上世纪的华语乐坛陈淑桦曾是一颗极为耀眼的歌星,承载着无数人的青春记忆,那一首首经典之作,传唱度极高,随便哼起几句,都能唤起大众深深的共鸣。可谁能想到,曾经风光无限的她,后来竟被传出街头乞讨,这般巨大的人生落差,不禁让人疑惑,她究竟经历了什么?
陈淑桦1958年出生于中国台湾台北市。自幼,音乐天赋便在她身上展露无遗,三四岁时,只要有歌声传入她的耳朵,她便能跟着哼唱起来。8岁那年,她参加中广的“台湾歌谣比赛”,凭借《个个满足》一举夺冠,自此,“天才童星”的名号便伴随她左右。此后,她陆续加入天使、五虎唱片,以尤萍的艺名,正式踏入歌坛,开启了她音乐之路的序章 。
1973年,15岁的陈淑桦发行个人首张专辑《爱的太阳》,标志着她正式成为一名职业歌手。然而,初期她尝试的民歌风格,并未在乐坛激起太大的水花。直到1982年,专辑《夕阳伴我归》发行,采用快慢歌结合的创新制作模式,让她一夜成名,同名主打歌更是将她推向实力歌手的行列,也成功吸引了国际唱片公司EMI百代的目光,与之签约 。 1984年,《无尽的爱》专辑发行,这张主打展现都市男女情爱纠葛、曲风极具现代感的专辑,让陈淑桦的事业更上一层楼。1985年,她凭借这张专辑荣获第20届台湾电视金钟奖年度“最佳女歌星演员奖”,成为华语乐坛金钟、金曲双料歌后,在乐坛站稳脚跟 。
1986年底,在百代和滚石两家公司的共同推动下,陈淑桦出版专辑,其中《等待风起》的同名主打歌迅速传唱,一时间大街小巷都飘荡着她的歌声,她的人气也随之急剧攀升。1988年发行的《女人心》专辑,大多数词曲由李宗盛操刀,二人的合作堪称天作之合,进一步巩固了陈淑桦在华语流行歌坛的地位 。 1989年,陈淑桦转签滚石唱片,这一决定成为她音乐生涯的又一高光时刻。发行的专辑《跟你说听你说》销量惊人,成为台湾音乐史上第一张破百万销量的专辑唱片,主打歌曲《梦醒时分》更是火遍两岸三地,入选多个金曲榜单,成为国语歌经典金曲之一。陈淑桦也凭借此曲荣获1991年度香港TVB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国语歌曲奖金奖” ,至此,她达到了事业的巅峰。 此后,陈淑桦佳作频出。《一生守候》专辑中的《情关》被选为电影《末代儿女情》主题曲,她凭借该专辑荣获1992年第3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女演唱人奖”;与罗大佑合唱的《滚滚红尘》提名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 ;《聪明糊涂心》专辑中的多首歌曲成为电影、电视剧主题曲;与成龙合作的《明明白白我的心》传唱度极高;为电影《青蛇》演唱的主题曲《流光飞舞》、为《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演唱的插曲《笑红尘》,更是成为武侠音乐的经典,深受歌迷喜爱 。 事业上顺风顺水的陈淑桦,在感情生活中却波折不断。几段感情都因母亲的反对或过度干涉而无疾而终。母亲对她的过度保护,在事业上或许是助力,但在生活中却让她过度依赖,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 。 1997年,陈淑桦的母亲突然离世,这成为她人生的重大转折点。生活上,长期被母亲照顾的她,连基本的生活事务都难以处理,看不懂演出合同,不会订机票,独自出门都充满恐惧;事业上,失去母亲这个坚实后盾,她在财务规划、商业合作等事务上越发迟疑。种种因素交织,使得她在1998年发行最后一张专辑《失乐园》后,逐渐淡出歌坛,深居简出 。 淡出歌坛后的陈淑桦,生活逐渐变得低调神秘。有传闻称她患上了抑郁症,精神状态不佳;甚至有传出她流落街头乞讨的视频。据了解,陈淑桦在母亲去世后,卖掉豪宅和名车,与父亲在台北远郊购置旧公寓,过起了隐居生活 。 或许,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陈淑桦更渴望内心的宁静。她的经历也让我们看到,明星光环背后,也有普通人的脆弱与无奈,以及家庭对一个人深远的影响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