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华语乐坛40年大热单曲分析第7️⃣篇文章。上篇文章给出了3300多首热单中,作曲数量从0到最高的排名。
一旦考虑歌手创作能力,排行将巨变
本篇文章同样只考虑作曲层面。
歌手写的歌只有两种,要么自己唱,要么给别人写。这里是给别人写热单最多的歌手。(名字后面是数量)
李宗盛,罗大佑和周杰伦是为他人创作热单数量最多的几个歌手。即使把不唱歌的算上,也是如此。(注意,我们的数据只包含1983年之后,因此某些年龄较大的作者数量偏少)
剩下的就是歌手写给自己的。不妨考虑一个指标叫歌手的自创率,也就是歌手唱过的热单中,有多少是自己写的。同样只考虑有5首以上热单的歌手。名字后面是百分比。比如张国荣是19%。
能达到七成以上的已经相当厉害了。100%的有22个,怀疑这帮人有创作洁癖,我给你写歌可以,你给我写歌不行。
另外,周杰伦是99%,我查了下,由一首叫《画沙》的歌,由袁咏琳作曲,大概是邀请周杰伦合唱的。周杰伦92首热单,91首自己写的,上一张图提到,给其他人写了19首,正好110首,是不是算的没错。
或许你注意到了,往往是老牌歌手的自创率比较低。不妨考察一下每一年的自创率,如下图:
上面的数字是具体比例(%)。很明显,最近40年的自创率保持上升趋势。80年代的自创率甚至只有10%。大家听了那么多经典,结果一查全是翻唱日本和欧美,一种亲子鉴定失败的感觉。这可能也是自创率低的一个侧面体现。(关于翻唱,后面单独发文讨论)
90年前后,有几年短暂的上升,主要是由于beyond的作用。2000年之后,又有上升的趋势,这主要是周杰伦等人的作用。10年之后,许嵩,汪苏泷等所谓网络歌手的出现,对自创比例保持稳定有着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自创率从80年代的10%出头,上升到现在的接近半数,还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当然,总会有人问,歌手只要会唱歌就行了,为什么要会创作。这个确实没法回答。不过从比较成熟和历史较久的欧美乐坛来看,能够在历史留名的,基本都是能够进行创作的类型。
下篇再见。
数据来源于B站SavageTurely榜单和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