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打独斗”到“品牌远航” ——郓城县侯咽集镇八里湾村现代农业示范园采访见闻

发布时间:2025-07-06 11:26

日前,记者走进郓城县侯咽集镇八里湾村现代农业示范园采访时,村民谭月建正在大棚里采摘成熟的甜瓜,他随手掰开一个递过来说:“尝尝,这个瓜熟透了!”金黄色的瓜瓤在日光下泛着光泽。大棚外,满载蔬菜的货车往来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旺季时,每天大概有十万斤蔬菜发往十多个市县,济南、郑州、青岛的大型商超都设有‘八里湾’专柜。”八里湾村党支部书记于加征言语间满是自豪。

时光回溯到1983年,谭月建率先尝试在半亩土地上种植黄瓜。为抢占市场卖个好价钱,他提前半个多月播种,却遭遇霜冻。“那时还没有大棚,为了防止霜冻,每晚都用自制的泥碗把每一棵幼苗盖上,还用玉米秆为它们挡风。”谭月建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次种植黄瓜就获得了成功,一算账,收入是种麦子的10倍。

看到谭月建发了财,村民们也跟着种起了黄瓜。第三年,村里引进小拱棚黄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逐步走上正轨。但传统种菜模式费时费力、收益有限,如何实现高效增收?村民们一直在探索。从过去相互压价的无序竞争到2007年成立郓城县富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抱团闯市场,再到2015年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八里湾村村民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

“近年来,我们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还经常邀请专家现场指导。”于加征介绍。

放眼望去,千余亩标准化示范园里数百个大棚整齐排列。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合作社采取“市场批发、农超对接”的经营模式,积极与“好郓来”等本土优秀平台合作发展电子商务,依托现有的2处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大力实施优质瓜果蔬菜产品“走出去”战略,生产的黄瓜、笋瓜、芹菜、番茄、葡萄等“八里湾”牌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走俏市场。目前,合作社社员已超300户,亩均增收5000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去年,阳光玫瑰葡萄挣了这个数!”村民于国庆伸出两根黝黑的手指,难掩喜悦地说。合作社成立以来,他已经更换了三辆运输车。

近年来,“八里湾”商标搭乘电商快车走向全国。包装车间内,20多名妇女正熟练地将甜瓜装入礼盒,基地的产品通过“基地+合作社+农户+市场+商超”的产销模式直供城市。凌晨采摘的黄瓜,中午就能出现在各大商超的生鲜货架上。

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的产业带动效应,八里湾村先后获评菏泽市“一村一品”十大明星村、山东省“一村一品”省级示范村、山东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成功注册“八里湾”蔬菜商标;荣获菏泽市示范合作社、菏泽市十大明星合作社、山东省示范合作社、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和山东省优秀农产品知名品牌等称号。

采访结束时已是中午时分,谭月建又从瓜棚里摘下一个西瓜切开,鲜红的瓜瓤、脆甜的口感,品质上乘。在八里湾村,田垄间长出的香甜瓜果,映照出村民们甜蜜的生活。

菏泽日报记者 张慧

网址:从“单打独斗”到“品牌远航” ——郓城县侯咽集镇八里湾村现代农业示范园采访见闻 https://mxgxt.com/news/view/1546417

相关内容

郓城名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南赵楼镇商业街中段路北邮政编码274705)
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扎实推进农产品品牌化,乡村产业特色化
「独家揭秘」广东农产品推介会:“明星团组”名单大曝光
吴淼|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城镇差异化发展模式分析
郓城及时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唐塔街道北门街北段路西邮政编码274799)
钟雪琴到仁义镇调研高标准农田和粮食园区示范点建设情况
关于命名表彰农村党组织科技致富示范基地和农村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的决定(二)
来自峨边的一线调研:“八县村”成明星村
寿县百万元“明星村”成长记:①小甸镇杨圩村
府谷县三道沟镇:村庄清洁百日行动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