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滑板鞋》演唱者庞麦郎复出,本人回应现场仅9位观众惹争议
2025年3月15日,贵阳一场小型演出场地内,庞麦郎站在舞台上,完成了复出后的首场个人专场演出。这位因《我的滑板鞋》在2014年爆红的“草根偶像”,再次以争议与唏嘘交织的方式回归公众视野。这是庞麦郎宣布复出后的首场演出,也是他时隔多年重返舞台的“破冰之旅”。这位曾以“摩擦摩擦”掀起网络风暴的歌手,面对仅有的9名观众,依然坚持为每位到场的歌迷送上签名照,并称“这场演出算得上成功”。
庞麦郎的成名与跌落,始终伴随着戏剧性。庞麦郎本名庞明涛,1979年生于陕西汉中宁强县。2014年,《我的滑板鞋》以魔性旋律和荒诞歌词席卷全网,这个自称“约瑟翰·庞麦郎”、虚构“90后”“台湾出生”身份的陕南青年,成为现象级网红。然而,虚假身份争议、唱功质疑以及经纪纠纷,令他的事业迅速跌入低谷。此后多年,他辗转于各地Livehouse,观众数量逐年减少,甚至一度因精神分裂症入院治疗。
尽管经历种种挫折,庞麦郎始终未放弃音乐。2021年出院后,他持续创作新歌,并通过直播、婚庆演出等方式维持生计,家人也从最初的劝阻转为支持其追求。2025年,他宣布启动“中国巡演”,计划完成上百场演出,首站选在贵阳——一个他曾两次登台、自认“熟悉且有机会”的城市。
为筹备这场演出,庞麦郎倾注了全部心血:他拍摄新海报、创作新曲目,独自背负几十斤重的行李(包括12件演出服和两双鞋),乘火车辗转至贵阳。这份简朴与执着,与当年虚构的“国际巨星”形象形成荒诞对照。然而现实却显残酷——预售票仅售出10张,最终到场观众仅9人,其中一位甚至专程从深圳赶来。
在空荡的场馆里,深圳歌迷小李的到场颇具象征意义。十几年前因《打吊针》鬼畜视频关注庞麦郎的他,专程赶来支持:“他的歌词能触动我,做自己最重要。”另一位观众则坦言:“唱功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坚持。”这种“用行动投票”的支持,与庞麦郎的自我认知形成微妙共鸣。他始终认为“时间会给我答案”,即便在最黑暗的2021年,仍在休养期间创作新歌,为复出蓄力。
面对冷清场面,庞麦郎展现出令人意外的从容。他不仅为每位观众送上签名照,更在演出后表示:“这场演出算得上成功,未来还有机会。” 这种态度与场地方负责人王劲的评价形成微妙呼应。王劲认为,庞麦郎的故事能激励年轻人追逐梦想,但其唱功短板仍需改进。而观众则更看重他“真实表达自我”的创作态度,一位深圳歌迷直言:“用心感受音乐比唱功更重要。”
庞麦郎的复出,本质是一场与自我和解的漫长战役。他曾坦言,2014年的爆红是“最理想的状态”,但随后的舆论反噬与健康危机让他陷入低谷。即便如此,他仍坚持创作,甚至在精神病院治疗期间也未停止写歌。这种近乎偏执的坚持,既是他对抗命运的方式,也折射出草根艺人在流量时代生存的困境——当“网红”标签褪去后,如何以音乐本身重新赢得认可?
尽管首演遇冷,庞麦郎仍计划继续巡演。他坦言,复出是因为“喜欢音乐、渴望舞台”,而演出收入已成为其主要生活来源。这种“以演养梦”的模式能否持续,尚存疑问。但从更宏大的视角看,庞麦郎的坚持或许提供了一种样本:当大众娱乐趋向精致工业化时,粗糙却真实的表达是否仍有一席之地?
贵阳之夜的9位观众,或许正是庞麦郎音乐生命力的缩影:他们未必能撑起票房,却用行动证明——在流量至上的时代,仍有人愿意为纯粹的热爱买单。正如网友所言:“他不是在卖唱,而是在进行一场行为艺术。”
9位观众的掌声,或许无法定义一场演出的成败。对庞麦郎而言,这场演出更像是一场自我证明的仪式——他用行动诠释了“热爱”二字的分量,即便这种热爱注定与争议同行。正如他在歌词中所写:“时间会给我答案。” 时间未必能带来世俗意义的成功,但至少,舞台上的他仍在与自己的滑板鞋一起,摩擦着属于他的那条路。
#庞麦郎回应复出巡演仅9名观众#
网址:《我的滑板鞋》演唱者庞麦郎复出,本人回应现场仅9位观众惹争议 https://mxgxt.com/news/view/1545889
相关内容
《我的滑板鞋》演唱者庞麦郎复出,本人回应现场仅9位观众惹争议庞麦郎回应复出巡演仅9名观众
《我的滑板鞋》演唱者庞麦郎回应演出从只有9个观众到现场爆满:目前演出邀约已排到9月份,打算今年结婚
“我的滑板鞋”又回来了 庞麦郎:想要被肯定
从9人到场到演出票售罄,庞麦郎能复刻刀郎奇迹吗?
庞麦郎的再次崛起与背后的争议:从“滑板鞋”到精神院
《我的滑板鞋》原唱者庞麦郎,从一夜爆红到无人问津,其现状如何
庞麦郎南宁演唱会火了,观众从质疑到沸腾,滑板鞋火爆全网
庞麦郎听了华晨宇的滑板鞋
庞麦郎:曾因唱《我的滑板鞋》出名,如今被诊断出“精神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