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听不厌!民国金嗓子周璇
百年也难得遇到一个周璇
——张爱玲
笔者近期发现一些专业从事声乐教学的网站、公众号推出“金嗓子”周璇的合集歌曲,居然把民族歌手新秀的“周旋”的歌曲当为“金嗓子”周璇“的歌曲来推送,这是非常不负责的,误导听众耳朵。
同为声乐老师,我真不想贬低或批评同行的意思,毕竟大家都很辛苦,但我敢说,这些老师能教好学生是不可能的,说的不好听一点,连最基本的音乐知识都不懂,怎么来教育别人或学生呢?
我认为从如下几点,一听就知道不是同一样“周璇”:
第一
只要有一点音乐知识就知道,这两个“周璇”的音乐根本就是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不用听歌唱,仅一打开音乐就可以断定出不同,因为民国时的“周璇”唱的是年代流行曲,而民族唱法新秀的“周璇”唱的是民族歌曲。
第二
如果是声乐专业的,一听到歌唱声音就有天壤之别,且一听民族唱法新秀的“周璇”一开口就是“学院派”唱法。
第三
如果是音乐爱好者,仅听觉上就知道不同,因为民国时的音乐录音和现代的新秀的“周璇”录音,根本上听觉上就有天壤之别。
第四
即使普通听众也听出不同来,但不敢肯定是不同的两位歌手吧了,因为有了专业人士的推荐给误导了!为什么说普通听众也都听出不同呢,因为伴奏音乐差别太大了,现代的伴奏大都运用了乐团或大乐队伴奏,且还有伴唱等,且过去在录音条件上也没有现在这么多修饰的,简单说,就是现在拍一张照片都要P过,过去可无这样的技术,大多是自然的东西,伴奏也没有这么大型和丰富,再就是现在大多运用的是数字技术,过去黑胶时代运用的是磁带或LP,几乎接近人声,自然而真实。不过要说得清清楚楚的是,现在网络上播放的当然是转化了的数字,跟听真正的CD或LP还是有区别的。
周璇简介
周璇(1920-1957年),江苏常州人,1930年代至1940年代著名歌星、影星。
当时上海霞飞路上的霓虹灯通宵不灭,上海滩到处都在播放周璇的歌。
周璇原名苏璞,出生在知识家庭,但从小被寄养在舅舅家跟着外婆生活,后被舅舅偷偷给王姓人家,改名叫王小红。11岁时站在干果摊前,跟着旁边的留声机唱歌。清脆、稚气的歌声吸引了一众人围观,这其中就包括明月歌舞社的钢琴师。因此被张锦文推荐,加入了黎锦晖创办的明月歌舞团。
在歌剧《野玫瑰》的主题曲中,她唱到歌词中“与敌人周旋于沙场之上”一句,站在台下的黎锦晖心有所感,笑称:“你这句歌词唱得好,你恰好姓周,改名为周璇吧。”
周璇成为我国近代史上流行音乐领军人物。
《月下的祷》
《相思的滋味》
《诉衷情》
她是最有名的“金嗓子”,是老唱片最华美的音符;她也是一块弥久纯真的香玉,她的风姿陶醉了几代人。
她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一副名副其实的好歌喉,不仅音色甜美、音质细腻,而且吐字清晰,经过麦克风传将出来更是委婉动人,就是不爱听国语流行歌曲的人,也会对她燕语莺声一般的歌喉留下难忘印象。
她在艺术上是成功者,但生活上的坎坷经历,却如一支哀婉凄楚的歌。1957年,她过早地唱完了这支生活哀歌——一颗明星陨落了!
然而,"金嗓子"的歌声是不会消失的。今天特地把周璇最经典的老歌曲整理出来,让大家再欣赏当年"金嗓子"所唱的流行歌曲。
《讨厌的早晨》
《龙华的桃花》
《不要唱吧》
周旋1931因演唱歌曲《民族之光》而受到关注。1932年发行个人首张唱片《特别快车》 。1934年凭借歌曲《五月的花》成名 ;同年她在上海《大晚报》举办的“广播歌星竞选”中名列第二 。1935年进入电影圈。1937年主演的剧情片《马路天使》成为其表演生涯的代表作,而她演唱的影片插曲《天涯歌女》、《四季歌》亦在华人地区流行 。1938年签约上海国华影业公司。1941年《上海日报》举办“电影皇后”评选,周璇在当选后婉拒了“电影皇后”的荣誉。
题后话
青年歌唱家,民族唱法新秀周旋又名(周咏旋),浙江杭州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香港国际音乐交流促进会会长,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客座教授 ,被称之为“新一代金嗓子”。主要演唱歌曲有《人间西湖》《雪花》《天路》《忆江南》《人民的祝愿》等。
《忆江南》
作者:张芳准
网址:百听不厌!民国金嗓子周璇 https://mxgxt.com/news/view/1545654
相关内容
民国“金嗓子”周璇的养生秘诀“金嗓子”周璇: 风情万种,更风骨峭峻
周璇素有“金嗓子”的称号。
金嗓子周璇:两栖巨星永存的歌声
金嗓子周璇哪里人
“金嗓子”是指歌唱得好?才女周璇告诉你何谓“一嗓值千金”
周璇:金嗓子背后的苦涩人生
周璇:金嗓子歌后陨落,37岁离世
金嗓子周璇:未加修饰的美与哀愁
金嗓子周璇有多美?五官精致,肌肤白皙,仙气十足,令人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