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在跳舞,而是在走访文化:杨柳的田野之路

发布时间:2025-07-05 14:56

在很多人眼中,传统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是舞台上华丽的灯光与服装,是节日庆典时的一段热闹。然而,对杨柳来说,它是一条路,是一个个真实村落里的身体记忆,是藏在庙宇、家庭、山林之间的文化心跳。

杨柳,湖南常德人,现为中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博士后、舞蹈研究与社会行为科学双博士背景学者,同时也是活跃于国际舞台的跨文化研究者。她走过40多个国家,在湘西、马六甲、巴厘岛等地开展长期田野调查,专注研究传统舞蹈的身体语言与文化根脉。在她的镜头和笔记中,非遗舞蹈不再是静态展演的“遗产”,而是一种活着的文化,是人民生活与信仰的一部分。

从湘西出发,走入田野深处

“我不想只是写一篇论文,而是想去触摸它,感受它。” 杨柳说。

她的田野之路,始于湘西苗族鼓舞。那里,老人们将对祖先的敬意、对自然的敬畏,都交托给了鼓声与舞步。孩子们从小在鼓点中长大,舞蹈并非才艺,而是一种文化身份的练习。

接着,她把脚步延伸至海外。在印尼巴厘岛乌布,她住在传统舞者的村落,参与庙会演出,记录当地儿童从庙门开始学习雷贡舞的全过程。她说:“那里的人不会说‘我去学跳舞’,他们说‘我要去庙里做功课’,舞蹈是生活的信仰实践。”

图:观察赶去庙里表演雷贡舞的孩子们

图:与巴厘岛民间舞蹈艺人Cok

图:在印尼巴厘岛乌布民间艺人Cok家里练习雷贡舞

对杨柳来说,舞蹈不只是动作,更是身体里的文化语言。“一个动作的节奏、方向、甚至脚步的轻重,其实都与文化的价值观、伦理体系有关。”她举例,在马来西亚的扎宾舞中,不同族裔共舞一曲,展现的是多元文化下的身体沟通;而在中国的汉族丧礼舞蹈“老子舞”中,踏步与挥袖是一种对灵魂的安慰。这些舞蹈未必上过舞台,却是村落社会维系情感、信仰与身份的重要纽带。杨柳走入这些传统,既是观察者,也是参与者。她说:“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在田野里、在身体中继续活着的东西。”

图:与马来文化村当地村民孩子

让世界听见传统舞蹈的声音

作为一位学术型实践者,杨柳不仅做研究,也积极进行传播。她在多个国际期刊发表论文,也在微信公众号《舞蹈哲学与旅行》中,用诗性语言与照片记录舞蹈田野的片段。她策划舞蹈研学营、国际交流项目,搭建中国与东南亚传统文化对话的桥梁。

“我不想让舞蹈研究止步于象牙塔,我想让更多人知道,这些舞蹈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她的研究,不仅有身体的沉浸,也有跨文化的思考。

她不是在跳舞,而是在走访文化

正如这篇报道的标题所言,杨柳的舞蹈不是在表演某段历史,而是在走访活着的文化。她用脚丈量每一寸土地,用身体感应每一个节奏,用思想回望每一个文化的根系。

这条田野之路,对她而言,是一条回到文化、信仰与人的路。未来,她还将继续走下去,在更多村落、更多舞者的故事中,寻找传统舞蹈的生活智慧,也找寻关于“我们从哪里来”的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网址:她不是在跳舞,而是在走访文化:杨柳的田野之路 https://mxgxt.com/news/view/1543475

相关内容

任志宏丨诗人走在田野上 文/雨果声音免费在线播放
杨紫跳舞竟成文旅宣传片,路人缘70万粉丝暴涨,这才是真顶流!
野田访美强化同盟关系 两国在经济上意见不一
管晨辰再发声:我怼吴柳芳是我个人行为!我跳的舞和她跳的舞有本质区别
管晨辰再发声:我跳的舞和她跳的舞有本质区别,评论吴柳芳“擦边”是个人行为
田小野的国籍,田小野是哪里人
矢志田野,传承薪火 ——杨善华教授访谈录
柳岩躺在椅子上跳舞,穿搭清爽舞姿曼妙,好气质都写在了脸上
校园篇之我在台下欣赏她在台上跳我教她的舞
管晨辰拒绝道歉:我跳舞没问题,吴柳芳就是擦边,不配当我师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