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遭网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近日,著名科幻作家郝景芳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均被禁言。这位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或许终于明白了“饭圈”表面繁荣的背后,有着多少纠缠的利益和骇人的真相。 本文无意于追根溯源这次网络事件的始末,那不过是又一番的搬弄是非罢了。我们更想探讨的是其所折射出的艺人和作家的生存环境问题。 首先,艺人的生存环境没有其表面展示的那样光鲜。中国有一套成熟的造星产业,艺人从学校、社会等渠道中被选拔出来,进行系统培训教育和“包装”后,向公众展现出阳光向上的一面。很多年轻艺人刚刚崭露头角就能获得不错的“资源”、出演热门综艺剧目,在其个人天赋与努力的背后,更多的是资本的力量在主宰推动。为了让自己公司旗下的艺人永葆正面形象、维持网络热度,一大批自发非自发的、专业半专业的“水军”在各大网络平台开展控评运动。这种带有强烈个人好恶色彩的运动,逐渐发展成为对自家明星艺人的无限偏袒、和对其他构成竞争或敌对关系的明星及评论家的人身攻击。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除了少部分铁杆粉丝是不计成本地自愿“参战”外,绝大部分参与者其实都是在利益驱使下投入到这些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来的。正因网络舆论是如此容易被某些个人或组织以利益收割、带动和影响,所以人们往往只能看见事情的结果,却无法真正了解其中真正的缘由和经过。很多网络事件的当事人和表面上的对立冲突者,也都被裹胁在“身不由己”的困境之中。 其次,现今作家的生存环境也不容乐观。和受资本控制和支持的艺人相比,作家大多是“单枪匹马”。这是因为作家的粉丝和受众大多集中在线下,作家与读者间的交流平台天然地就只有书本和文字。作家所吸引的人群多是凝聚力较为松散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作家圈子狭小而封闭。从莫言直至获诺奖才被大众知晓一例,就可得知作家要想“出圈”,其实是很困难的。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作家的作品通常拥有较高的欣赏门槛。看一部剧打开手机就可以了,大多不用花费一分钱。大多数影视作品为了缩短上映时间而被迫选择粗制滥造的剧本,能把故事讲好的实属少数。而优秀作家精心打磨一部作品少则数月、多则数年,其作品质量和思想深度都“更上一层楼”。但也正因如此,其受众门槛就会变得很高。你得先花钱买书、再几天时间来读书、思考和体会,才能对一部作品有所领悟。这一过程可比点开手机看剧来得漫长而“痛苦”得多。所以作家和艺人面向的其实是完全不同的受众,说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为过。 由于作家和艺人两个圈子之间有着如此巨大的鸿沟,所以作家一般都很“识趣”,不会主动去“招惹”明星及其饭圈。这里面其实有着很深的智慧。《孟子》尽心篇中有一段话,大意是“君子不立于危墙”,旨在劝诫君子要远离是非之地、以保全自身。对于很多作家(如王小波、卡夫卡)来说,他们的作品往往要等到死后才能得到真正关注和广泛认可,这也就要求他们要在自己的创作生涯中尽可能多地、花费长久时间来打磨精品,而非哗众取宠、昙花一现般地只求一时的关注度。很多作家不是没有才华,而是由于过多地陷入了人事纠纷中而分散了宝贵的创作精力,最终导致一事无成。要知道,作家自古以来就是要坐冷板凳的,司马迁如是,柳永亦如是。作家最重要的就是过一种稳定而隐忍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长久、安全地来创作自己的毕生作品。 每当我们看到曾经的天才作家日渐“江郎才尽”,都会不禁为之“伤仲永”。作家群体本该是为人类提供精神养料的精英,本该是“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般的所在,却往往因为卷入这样或那样的人事斗争而悄然陨落,多么地可惜啊!所以我们衷心地希望青年作家们可以“蛰伏”“守拙”、可以“卧薪尝胆”“韬光养晦”。毕竟那真正可以见血封喉的宝剑,从来都不屑于与草芥作战,他们永远“藏之名山”。
© 本文版权归作者 绮玛蓝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
网址:郝景芳遭网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https://mxgxt.com/news/view/1542286
相关内容
郝劭文:自己被“网暴”,女儿遭霸凌,转型之路的心酸探索《熟年》开播,郝蕾刘奕君遇中年危机闹离婚,演员阵容超级强大
郝劭文的继女每年学费20万,却遭同学欺凌,施暴者父亲是大网红
郝劭文遭网暴,女儿校园霸凌,转型路上的心酸人生
曾拒绝亲梅艳芳,被父母败光身家的郝劭文,凭什么冲上带货榜第一
背景墙网红图片免费下载
李景亮不忍了!李景亮警告网络喷子:别再黑我了,我是正人君子
十大网红背景墙图片(独一无二的抖音背景图)
网红墙背景图片免费下载
教授纠错遭网暴:饭圈文化该刹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