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癌》的前世今生谈谈华晨宇的音乐探索之路
华晨宇现在作品里的很多元素都不是空穴来风,或多或少都能在他以往的表演中找到根源,他的音乐自有一套成长体系。本文以下内容是1. 由《癌》这一人声实验音乐引出的其前世今生,以及《癌》中出现过的元素在华晨宇现在音乐中的应用。2. 以此思路归纳的另一古典与现代音乐结合的探索之路。总体而言华晨宇玩的是Fusion(下文也会提到),玩到现在最粗壮的一条story line是Progressive Rock,当然也发展了很多支线剧情。
一、2013快男城堡弹唱《小星星前奏曲》
开头就不谈海选的无字歌了,毕竟已经被提过太多次。这首无字歌改编自尚雯婕的《小星星》,用前奏发展了一首无字歌,《假行僧》中的砸琴、循环结构已在此显现。至于他是不是乱唱?第一遍结束之后他又来了一遍一模一样的。可见是一首考虑过段落结构的“作品”,而非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的“即兴”。当然了,要是我有这个“即兴”水平,那我简直梦里都能笑出声。
华晨宇弹唱小星星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二、2014火星演唱会《差不多先生+小星星前奏曲》
没错,他把这个作品搬上了万人演唱会。值得一提的是《差不多先生》也是用这个小星星前奏曲作为伴奏演唱的噢,钢琴弹唱rap噢。整个作品非常哥特、迷幻。
虽然花的奶音介绍真的有点出戏哈哈哈哈,太软了
2014歌手华晨宇的疯魔音乐现场《差不多先生》+《小星星前传》无字歌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三、2014-2015《癌》
摘自微博:
这首歌最早是在2014年12月3日,天娱十年盛典暨“明天的派对”艺术展上出现的。 当天,@华晨宇yu 与艺术家合作了一个有关“癌宝宝”的录像作品。同时在现场,华晨宇表演了一段令人惊喜的人声实验。这段表演现场反响强烈,体现了华晨宇当时自己对于“癌”独特的思考:“我并不觉得癌症是色彩缤纷、很可爱的样子。” 2015年4月13日,在第15届音乐风云榜颁奖典礼的现场,华晨宇正式把这段表演完整地,也是第一次搬上了舞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2015年4月27日,《癌》作为录音室作品全网发表。此后也成为每年演唱会的曲目之一。 《癌》受到诸多乐评人重视,肯定其向主流歌迷普及先锋艺术价值的同时,也在广大歌迷群体中受到热烈欢迎。它不仅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音乐形式和听觉体验,同时使每一位观赏者最直观地感受到病魔给人带来的痛苦,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的可贵。正如华晨宇2018年鸟巢演唱会,最近一次《癌》的表演现场所说:“希望大家能通过这样的表演形式,好好珍惜自己的身体。”
贴一个耳帝的评论:
这首歌要说会让人不适的也就“烈马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烈马音,但是我也不知道怎么称呼中间的唱法,先沿用这个词,但是不要出去科普说是烈马音!)吧?仔细听旋律,写得非常优美丝滑(?)。声乐技巧更是难得一批,大量的咽音、大滑音、要求气息稳定的长线条旋律、如乐器演奏般的渐弱渐强控制以及高潮烈马音的爆发力和控制力……我看很多尬黑的人开头咽音部分都唱不出来——哦不对,是“叫”不出来呢
【华晨宇】无字歌《癌》多机位混剪DARK版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更不用提2018躺着唱的难度了噢。对声乐有兴趣的可以听一下2018他开头咽音部分音色的控制、强弱线条处理的细致程度、每句尾音的撕裂音细节处理,进步不是一点半点。华晨宇果然每年都在吊打自己
【华晨宇《癌》】【单机位/双机位剪辑版】【高清近镜饭拍】20180909 北京鸟巢火星演唱会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四、2018歌手《假行僧》
我说是2018歌手舞台中的艺术性之最没人反对吧?
这首歌你可以看到《小星星前奏曲》的自弹自唱、砸琴疯狂;《癌》的长线条乐器式演唱、撕裂和人声实验;自弹自唱同时还在自演。我进一步讲一下其中的难度吧:维持节奏稳定的演奏,处理变化繁多的演唱细节已经很耗精力,同时还要扮演这个角色——“假行僧”,一心三用。手下的琴是他的表演道具,也是他的另一个嗓子。极致的爆发后又能收束回来唱最后一段比开头甚至还要虚无的结尾,控制力惊人。据说现场只加了大量的delay。观众一开始还以为歌曲中的各种音色变化、邪笑、撕裂音等等是加的effect,后来才发现是华晨宇自己的口技。声压和超长音带给他们极强烈的窒息感,这正是华晨宇在这首歌里想要给人的感觉。所以如果你听得不舒服,那恰好证明了华晨宇对作品的执行度、实现度极高。
【实验音乐】我只要你爱我,不问其他。渴望被爱却害怕被爱,这是我的自我救赎。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五、2019《七重人格》
华晨宇的集大成之作。
借用呆若木一的评论:
这首歌的演唱难度、声乐技巧需求之大不用我讲了吧?当然比起声乐更不可思议的是作曲,奇异的分裂又统一,天马行空又真实存在。
【华晨宇 七重人格】九机位强音质演唱会live剪辑!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再贴一个曾在北京现代音乐学院任职的尤教授对《七重人格》的解读以供参考,虽然对歌曲表达的人格每个人有不同的解读,但对于歌曲本身的一些解读还是很有意思的:
尤静波教授深度解读:华晨宇《七重人格》我在歌里听到了七种音乐风格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以上全部乐评,基本基于技术入手。歌曲内涵、触动的人文方面基本没有涉及。华晨宇的歌可入手的点太多了,每个人听后的感触又不一样,比较主观,此处不表。
以下归纳华晨宇另一条音乐探索路。
如上文所提,华晨宇一直在致力于做Fusion,包括他本人也说过“这个时代的音乐是很融合的”。所以你可以看到他玩各种rap、古典、摇滚、电子、雷鬼、迷幻等等元素的混搭,又以摇滚为主,非要总结,只能落到Progressive的定义上。
我个人觉得,他不局限于一个genre,而是从不同元素能营造的感觉、情绪、“色彩”出发,挑选有效的元素有机结合。不像是为了做某种风格,而用某种风格的元素。
他的各种元素结合里出现比较多次、能梳理出脉络的,除了上文提到的,就是下文要讲的:尝试把古典和流行乐结合。当然我说的这种结合不是引用某些古典名作、或在古典名作基础上延伸创作,而更像在作曲的时候就把手法、元素“编织”进了作品本身,融在了里面。最初他也有写过一些纯古典的作品,比如《卡西莫多的礼物》、无字歌《蜡烛》(切分音还有点爵士味),包括去年的《与火星的孩子对话》也挺有古典钢琴小品味道,尤其高潮时进行曲式的节奏,以及ABA的段落结构安排,都挺古典。但更明显的是他一直在实验一种融合式的古典现代结合音乐。
一、2016《Here we are》
这可能是我能想到的最早的结合例子,古典+说唱。不过这个古典味其实没有后来的几首明显,听感上更流行一些。放个我心中最佳版本。
华晨宇--《Here We Are》超燃超炸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补:评论提到的《齐天》也是中西结合,但是这首歌专业分析都太少,无法给出一个较全面的总结。我个人听出的是:主歌旋律写得非常西方,rap部分加的小锣(当当~当当~)属中国传统戏曲伴奏乐器中的“武场”,又有六字真言超低音(不止一轨)铺底增加厚重感,歌曲结构也实属少见。写rap当副歌恐怕也就他想的出来还敢这么做……对比一下常规的说唱歌曲,都是写旋律做hook的。
【高能开场】华晨宇《齐天》最强版本!(入江苏音乐专业统考曲库)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二、2017《白痴》
运用了复调的作曲手法写了一个二声部与帮唱对象的旋律交织,把整首歌的编曲重做得古典、悬疑、哥特。这应该是我第一次发现原来还能这样用古典手法,虽然说对位法写和声并不少见,一般都是两条有词旋律交织;但是这种非常西方宗教的音乐表现方式——无字美声吟唱去铺二声部,我还是第一次在国内看到。尤其这不是一个原创,而是改编一首已经非常饱满完整的歌。听过风格强烈的原曲,还能另辟蹊径地剥去皮肉、抽出骨架,用古典手法去二度创作,我只能说这是天才。而且他不拘泥于知识框架、又同时保留学院派式的优美,真·活学活用。
贴一个耳帝的评论:
华晨宇 马璐《白痴》[1080P]【二声部作曲:华晨宇】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三、2018《斗牛》、《降临》
2017年底在改编作品中运用了复调手法之后,我们很快就在他的原创作品中看到了运用——2018鸟巢演唱会首唱的《斗牛》。在Bridge段落他预录了一个美声吟唱轨,和“野性袒露着灵魂纯粹”交织,用古典把前面的摇滚part和D段暴风rap衔接起来。注意,就这么一段bridge,也层次鲜明且丰富。进入bridge只有钢琴,第二句加上了复调人声,第三句华晨宇开始演唱、两条人声旋律交织,第四句军鼓进来了,然后大合唱和其他的乐器一起加入,宛如一个精神领袖带动了群众跟他一起呼喊……
这首“卧槽”之歌能被歌迷们宠爱一年多,可讨论之处当然不止这些。开头的超低音rap一张口就让所有人都“卧槽”,是此前从未听过的音域音色。全曲居然写了ABCD四个大段落,这在现在的流行音乐里是少见的结构复杂。按理说一般人会另外写一个Bridge,没想到他却用C段的变体……作曲十分非常规。但由于还没正式发行,十分期待一些专业乐评发掘我未发掘的特别之处。
ps他后来的几次live,编曲还在不断优化更新中,先放一个歌迷看到的“最初的样子”。
华晨宇【斗牛】新歌首唱音质加强版180908鸟巢演唱会Live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降临》有点像支线。之前的古典都是西方古典,《降临》却更多地古典在了国风元素上。比如开头那个类编钟(无录音室版无法确定,先加个“类”)的音色就非常古典,但你又能听到诸如电吉他之类的现代乐器,时空的混乱感让人觉得很“不现实”,非常适合讲述“创世”这种有神话气息的题材。很多人以为这首歌是五声调式,“国风”在这点上,NONONO!即使调式众说纷纭没个定论,但唯一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不是五声调式。光听曲调我甚至觉得非常西方古典。所以调式是争论点之一,有人觉得是民乐调式有人觉得是中古调式,期待更专业的定论。这也非常有“穿越时空”感。这种角度的“古典现代结合”和前面几例有稍许不同。
ps华晨宇2019年甚至开发了新角度,写了个题材上与《降临》阴阳对立的“末世”题材——《神树》,脑洞太大了太大了……
个人其实更喜欢滴水湖那个编曲update版,增加了一个如鸟鸣一般的电吉他,特别有天地初来万物初生的感觉,但由于是音乐节,很遗憾没找到合适的杂音少的单曲版本。
华晨宇【降临】新歌首唱音质加强版180908鸟巢演唱会Live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四、2019年初烎潮音《声希》
华晨宇与获得过多项国际荣誉、曾担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画卷》篇编导的国际知名艺术家沈伟老师在2019烎潮音发布夜上的跨界合作。声希源于老子的道德经,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越好的音乐越悠远潜低,越好的形象越缥缈宏远,以似越大的成就越穿越悠远,越大气度的往往越包容万物。两位艺术家跨越古今,将人类最纯粹的处世道德观用宏大的舞蹈层次,至简至纯的吟唱融合碰撞,蔚为大观。
这支舞蹈是沈伟老师的代表作,华晨宇为其全新创作了“无字歌”。此处须说明:这支舞蹈如诵经一般的音乐,本身就是有的,华晨宇基于这个伴奏创作了他唱的那部分人声旋律。就像《变相怪杰》一样,其他三个人决定好了节奏、和声(应该是指和弦进行)等等,等于一个beats已经做好了,华晨宇想的旋律。不要觉得这就不算是创作了,同样的和弦进行+节奏给不同的人完全能唱出不一样的旋律。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明日之子3教选手们创作那段,他弹同样的4个和弦,不同人哼出的旋律是完全不一样的。
早在18年的年中,就透露过私底下常听格里高利圣咏等中世纪教会音乐。《声希》的人声吟唱就非常有教会音乐味道,包括唱法也是用的美声唱法。这不是非常“穿越时空”吗?超现代舞蹈与中世纪教会音乐结合、诵经的声音切片和道教思想等东方宗教与西方宗教音乐碰撞……完成了时间空间的碰撞。
沈伟老师对这次合作的评价:“他是非常有进取心的一个歌手。他自己创作,很有创造性。声音条件非常好。他在发展自己未来的时候,在寻找新的方向,探讨他的艺术性、创造性和价值。”
贴木一和耳帝的评论作补充理解:
艺术家沈伟与歌手华晨宇合作《声希》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五、2019年底《疯人院》
古典与雷鬼说唱的结合。编曲极简,基本只有钢琴、吉他、电贝斯、鼓、人声和声(还是他自己唱的),吉他反拍扫弦做Reggae节奏、钢琴基本承担了主旋律、rap部分的旋律就靠bass line和高音吉他加花,但是听感一点不贫瘠,甚至还让人觉得层次丰富。可以说是音乐做减法做得很功力深厚了。古典→雷鬼→古典→循环开头(是的没错,又见循环)。能想到把古典和雷鬼结合已经令人惊奇,又能在极简编曲的情况下,有机利用各音乐风格的特点,使歌曲融合又新奇,同时非常洗脑抓耳,实在厉害。私心觉得华晨宇的创作真的被低估了。
具体曲式分析有兴趣的可以看这篇论文: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4523111
【独家】华晨宇《疯人院》《好想爱这个世界啊》现场版首发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再贴个高音质版本
【华晨宇】疯人院 全网最完整版 降噪立体环绕效果 2020单曲循环 高品内场饭拍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网址:由《癌》的前世今生谈谈华晨宇的音乐探索之路 https://mxgxt.com/news/view/1541571
相关内容
华晨宇:音乐世界中的创新探索者华晨宇的音乐探索之旅
华晨宇:新生代天王的音乐风格与创作之路
华晨宇:音乐道路上的探索与成就
华晨宇《不重逢》MV引争议,音乐探索之路究竟走向何方?
华晨宇在网易云音乐的多元化音乐探索
华晨宇的音乐探索之旅:摇滚、时尚与生活的多重碰撞
华晨宇的音乐宇宙:突破偏见,探索无限可能
华晨宇的音乐探索与“法师”标签的文化意义
惊艳的音乐才华!探访华晨宇的花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