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的微风拂过剑桥古老的石板路,孙俪大概正蹲在女儿旁边,轻声跟她聊着什么有趣的小事。镜头定格下的母女笑脸,仿佛是每个普通家庭相册中都会出现的温馨一幕——可谁能想到,这张看似平凡的合影,竟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一场关于“移民”的大讨论?这就像老话说的:“树大招风”,站在聚光灯下的人,连影子都难逃被放大镜放大,何况是带着浓浓烟火气息的生活片段呢?
还记得去年夏天吗?孙俪在温网赛场上,举着相机追着孩子跑,画面看起来简直像我们小区里那些拍孩子毕业照的家长:遮阳帽歪了,她轻轻扶一扶,发梢因为汗水而粘在一起,她不时用手捋一捋。那种温馨的画面,放在任何家庭群里都能收获一堆“爱心”表情。可今年五月,当她再次踏上英伦的土地时,一切似乎都变了味。
新剧热播时,那几天的“消失”引发了网友们的焦急,评论区里“娘娘去哪了?”的疑问几乎没有停过。大家还以为她去哪里度假了,结果人家是陪着女儿去参加国际舞蹈比赛!赛场边,她的紧张程度比参赛的小孩还要高,手心出汗,但她笑着比心;女儿在领奖台上蹦蹦跳跳,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比奖杯还亮的光芒。不是普通的妈妈也会这样陪孩子吗?孩子参加个钢琴考级都要陪,何况是国际比赛?
但某些人偏要把这件事解读为“移民前的准备”,连她错过个研讨会都成了“铁证”。更有甚者,竟然传出了各种传言,说她在伦敦的豪宅“比皇宫还气派”,孩子就读的私校“学费能买辆小汽车”。这些话是真是假暂且不论,但谁不想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呢?就像咱小时候,爸妈省吃俭用也愿意送我们去学个才艺、参加个夏令营,目的都是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未来,不是吗?
她回国的那天,恰好是《甄嬛传》里甄嬛的生日,她在微博上调皮地写道:“今儿个嬛嬛寿辰,能赏块蛋糕不?”邓超秒留言:“娘娘赏块甜的呗。”这一来一往的幽默调侃,像极了我们夫妻间的小拌嘴,充满了温馨的烟火气。更重要的是,微博的IP地址明明显示的是“上海”,家里的狗狗“土豆”还在镜头前跑来跑去,哪儿像是准备远离家乡的模样?
至于为孩子选国际学校,娱乐圈这种事其实非常普遍。就像我们普通家长拼尽全力为孩子挑选好学校,明星们有条件为孩子提供一个更开阔的成长环境,这本是情理之中的事。可偏偏孙俪一做,便被说成了“预谋移民”的证据。有些人还说她“十年前就开始布局”了,从在香港生女、拿身份,到让孩子上国际学校、频繁去英国,什么都被串成了“移居链条”。
但仔细想想,这不就是普通父母的心态吗?就拿我表姐来说,她为了让外甥学好英语,每周开车一小时送他去国际补习班,寒暑假还送他去美国游学。你能说她想移民吗?她只是希望孩子将来有更好的发展而已。孙俪这些年,雷打不动地回家做饭,推掉了多少应酬,只为陪孩子吃饭、聊天,这样的妈妈,心里装的可是真正的家庭烟火气。
在荧幕上,她是威风凛凛的“甄嬛”,眼神中透着千军万马的气场;在生活中,她却是那个会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种菜心得、和老公互相调侃的小女人。有一次采访时,她说:“最坏的打算,不做演员了呗。”听起来似乎很佛系,但其实透着一种底气——对她来说,家庭才是最坚实的基础,事业只是点缀,固然美好,但根基得稳固。
娱乐圈,这个大舞台上,有人看戏,有人评戏,台上演员如何演绎,都是他们的选择。孙俪这些年,从29岁生孩子赶上《辣妈正传》播出,到如今儿女双全事业红火,始终活得清清楚楚。与那些明星忙着参加晚宴、炒绯闻不同,她反倒带着女儿去剧组探班,和“娘娘们”合影就走,从不做过多的炫耀和折腾。接受采访时,她总是三句话不离作品,再加一句逗逗孩子,始终不拿私生活博取眼球。
这次“移民”风波闹得沸沸扬扬,她硬是五天没吭声。直到前两天,她发了一条微博,晒出一盘新鲜的杨梅和桑葚,还有一张她拿着抹茶面包的照片,旁边的狗狗“土豆”正眼巴巴地盯着她的食物,那眼神简直跟咱家的毛孩子看到零食时一样。她就写了简短的几个字:“我的快乐来了。”这一条微博,比千言万语更有力量——你看,她在上海的家里,吃着应季水果,逗着撒娇的狗狗,哪儿像是准备“移民”?
明星也是普通人,只不过他们的生活总被放大镜照着。就像邻里间的事,传来传去就会变了样,更何况是隔着屏幕的明星呢?看剧时,我们会为她们演的角色流泪;但剧散了,也该给她们留一块安静过日子的地方,别总把她们的日常当故事来猜测。
看到孙俪的微博,忽然想起了胡同里的王阿姨。她儿子在国外工作,每年寒暑假都接她去住两个月,回来时带点洋水果,讲讲外头的新鲜事儿,街坊邻居们都夸她“有出息”。可是到了明星这儿,带孩子看个比赛、出个游,居然就变成了“移民”了,真是让人无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