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菲没去白玉兰颁奖礼,咋就成热搜第一了?离谱!
这两天刷手机,满屏都是“刘亦菲白玉兰”。按理说颁奖礼最该火的是得奖的人,结果没到场的刘亦菲直接被顶上热搜榜一,比拿奖的动静还大。
关键是有个“白玉兰组委会”的朋友圈截图疯传,写着“尊重规则,方获同行尊重”。这话说得模棱两可,偏偏卡在刘亦菲没到场的热度上,想不让人联想都难。
朋友圈回应?这算哪门子官方说法?
紧接着又冒出来一个“白玉兰组委会官方”的朋友圈,就俩字“打假”。可问题是,组委会官微到现在都没发过一条正式声明,全靠朋友圈截图在网上飘着。网友翻遍认证信息——有的账号简介写着“非官方”,有的干脆没认证,这算真还是假?
有个匿名账号最近一直在扒颁奖礼领奖规则的“潜台词”,说什么“不去现场就是不尊重”“得罪资本才被挂热搜”。可扒了半天,既没甩出合同条款,也没拿出聊天记录,全靠“我听说”“我朋友说”撑着。
资本背锅侠,网友最擅长。
说白了,大家对“资本操作”的敏感度早被养起来了。明星没动静突然上热搜、官方装聋作哑不回应、爆料全靠匿名账号——这一套组合拳下来,谁能不往“背后有人搞事”上想?就像之前某顶流没出席活动被骂耍大牌,后来才知道是行程冲突,结果谣言早传了十万八千里。
但话说回来,要真是“打假”,官方该直接发个声明盖个章啊。朋友圈这种私人社交平台,截图能P、账号能仿,普通网友哪分得清真假?去年某电影节也闹过类似的“朋友圈辟谣”,最后证实是粉丝自导自演,闹得组委会连夜发公告澄清。
现在最尴尬的是刘亦菲这边,从颁奖礼结束到现在,团队连条“行程冲突”的说明都没发。粉丝急得跳脚,路人看得迷糊,只剩营销号在评论区带节奏:“不去就是耍大牌”“背后肯定有事”。
咱就说,娱乐圈的事本来就没那么多“非黑即白”。明星有行程冲突很正常,组委会有规则要遵守也能理解,但两边都闷着不说话,最后受伤的是吃瓜群众——信吧,怕被当枪使;不信吧,又怕错过真相。
截至发稿前,#刘亦菲白玉兰#还挂在热搜榜第二,阅读量已经破8亿。评论区吵成一锅粥:有人骂“蹭热度没底线”,有人喊“官方快出来说话”,还有人翻出刘亦菲往年颁奖礼视频,说“她从来没耍过大牌”。
这事儿最后会咋收场?要么组委会官微发个正式声明,把“尊重规则”和“打假”说清楚;要么刘亦菲团队出来解释缺席原因。再这么耗着,热度倒是上去了,口碑可就该掉了。
你觉得这波热搜是意外,还是有人故意搞事?评论区聊聊。
声明:本文中信息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完全正确无误,仅供参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