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的品德教育研究2篇

发布时间:2025-07-04 13:56

导语:音乐课的品德教育研究2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音乐课的品德教育研究2篇

第一篇

一、让动听的音符来美丽校园,激发德育教育

学生听着音乐越跑越有劲头,这种劲头便会不自觉转移到学习中;大课间时,可以放一些动感的舞曲,如拉丁舞曲、华尔兹等,舒缓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作文课上,可以用优雅的古典纯音乐来开拓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如《高山流水》、《汉宫秋月》、《春江花月夜》等;要熄灯睡觉了,可以让轻柔舒缓的钢琴曲伴着大家入眠,如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献给爱丽丝》、《夜曲》等。在美妙音符的熏陶下,学生便不自觉受到感染,享受这个舒适的校园环境,更加爱学习,从而激起爱生活、爱助人、有责任心、爱家乡、爱祖国等优秀的思想品质。

二、通过音乐传达正确的思想、道德、政治观念

高中时期是一个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黄金时期。通过音乐教育,可以把那些理性的思想道德观、社会责任、爱国精神等,简单直观地表现出来,其效果要比教师说教好得多。学生通过歌词与旋律强烈感受到了音乐的听觉魅力,同时又深刻理解了表达的思想内容,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从而使思想境界变得崇高。

三、感受音乐之美,丰富情感体验,深化德育思想

音乐之美,一方面是旋律的优美,带给人们舒服愉快的听觉享受,另一方面是情感之美,带给人们心灵的触动,从而使精神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性格和品德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获得了真、善、美的体验。例如,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流传久远,是最为生动感人的民间神话传说之一,黄梅戏《天仙配》中的《路遇》选段便讲述了董永为了葬父,卖身给傅员外家做长工,受尽苦累。董永的勤劳善良感动了天庭中王母娘娘的第七个女儿,七仙女非常向往人间自由的生活和纯真美好的爱情,便来到人间与董永结亲。该音乐作品通过通俗易懂的艺术语言和美妙动听的唱腔,把古老的戏剧赋予浓郁清新的生活气息,歌颂了董永孝顺、勤劳、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弘扬了七仙女向往自由、渴望摆脱封建礼教的新思想,更主要的是歌颂了忠贞纯洁的爱情这一永恒不变的话题,给听者以真、善、美的情感体验和品德熏陶。

四、联系现实问题,融入品德教育

音乐作品中体现的品德教育,在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时,更能明显地体现,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的共鸣。2008年四川发生特大地震后,两岸三地众多明星一起深情献唱《承诺》,表示对灾区的慰问。“你们背后还有我,未来就是崎岖也会陪你过,纵然山摇地破,也要安然渡过……”当音乐的旋律环绕在人们的耳边,相信每个人都会被打动,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帮助灾民重建家园,恢复生活秩序,这就是音乐的号召力。带动着每个炎黄子孙的内心都充满了爱祖国、爱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思想,学生更加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更加珍惜眼前安定的生活。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音乐教育中渗透的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在课堂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引领,让音乐之美来熏陶学生的思想品德,用音乐之情塑造学生优秀的人格和道德情操,这也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作者:花荣工作单位:江苏建湖高级中学

第二篇

一、音乐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的优势

音乐是一门公众性的艺术,换言之,就是每一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都是不同的。通过音乐欣赏活动,能够使每个人都获得属于自己的启示和感悟。这种针对性特征是普通思想品德教育所不具备的。举例来说,对舒伯特音乐欣赏,有着学生被舒伯特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精神所感染,尽管生活十分贫穷,但是却对音乐充满了热情;有的学生则侧重于作品,感受到了浪漫主义风格所带来的情感熏陶。期间并不需要教师对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品质素进行分门别类的规划,一切都是学生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状态下所完成的。

二、将音乐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的措施

1、在音乐欣赏中进行两者的结合

音乐欣赏是理解和感受音乐的最佳形式,而且其对客观条件没有太高的要求,只需要一个安静的场所,一个质量较好的播放设备就能完成。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整个欣赏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比如在欣赏一部作品之前,教师应该对作品的信息做全面介绍,包含该作品创作时代背景、作曲家的个人情况和作品所主要表现的内容等,从而为下一步的欣赏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欣赏过程中,则要结合具体的音乐表现对一些关键点做一些具体的说明,而在欣赏结束后,则要以讨论或文字的形式,要求学生写出感想。以《黄河大合唱》为例,这是一部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开始前,教师要向学生全面介绍这部作品。其词作者是著名的词作家光未然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光未然不幸受伤,跟随部队渡过黄河的时候,为黄河万马齐奔的气势所震撼,继而萌发了创作欲望。来到延安后,冼星海对这首长诗爱不释手,仅用三天时间就谱成了全曲。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通过各类信息的介绍,让学生对准备欣赏的作品有初步的了解。在具体欣赏中,则要再对每一个章节进行解读,如《黄水谣》中,采用了女生独唱与合唱的方式,以对比的方式,唱出了日寇到来前后黄河两岸的巨大变化,将其中的关键点向学生指明,帮助他们更好的欣赏。而欣赏完之后,则要师生一起,对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和精神进行总结。《黄河大合唱》真正唱出了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炎黄子孙的自豪和骄傲。通过音乐鉴赏的形式,既避免了单纯思想品德教育的枯燥,又能让学生接受艺术的熏陶,可谓是一举双得。

2、在音乐活动中进行两者的结合

音乐活动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形式,能够让学会通过亲身的参与,感受到音乐的巨大魅力。作为思想品德教育来说,整个音乐活动中,有很多思想品德教育资源,其已经不再是教师告诉学生们应该怎样去做的问题,而是学生主动按照良好思想品德的要求去实践,从而达到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终极目的。如合唱活动,这是一门集体的、合作的艺术,一个合唱队伍,要按照声部、性别的不同划分为若干个声部。每一个学生都是这个大集体和小集体中的一员,他们的声音也是整体歌唱声音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各司其职,什么时候唱,怎样唱,唱出什么效果,都要按着严格的标准来进行,只有每一个学生都发挥到最佳状态的时候,才能获得整体的完美。这也在无形之中给了学生一种压力,需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与他人进行了紧密的配合。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将个人融入到集体中,才能够使个人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这不就是一次生动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吗?如一场音乐会,涉及到演出计划、演出实施、人员选定、技术支持等多个过程和环节,需要所有演职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如果某一个环节不到位,那么将会使整个演出受到影响。所以说,各种音乐活动的大力开展,既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充分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也营造出了一个团结的氛围,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让他们认识到了合作与团队的重要性,从而逐步树立起一种合作的意识。其在超越文本的课堂中使学生成为思想教育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是思想品德教育落实到基层的标准。

综上所述,音乐从来都不是单独存在,其并不是简单的音符堆砌,而是一种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音乐艺术的这种内涵逐渐的丰富,其所承载的思想道德价值也越来越突出,为今天音乐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结合打下了基础。音乐内容和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在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挑战的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的手段,拓展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空间和渠道。能否成功利用这一崭新的工具,为我所用,将成为衡量新时期思想品德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参考标准。本文结合实践,对这种结合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除了希望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之外,还有一种呼吁,那就是音乐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结合,从客观上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对音乐和思想品德两者,都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感悟,才能够为两者的有机结合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作者:夏京工作单位:江西省德兴市教育体育局电教站

网址:音乐课的品德教育研究2篇 https://mxgxt.com/news/view/1539714

相关内容

音乐情感教育研究.docx
高中体育课堂中体育明星崇拜的德育教育功能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音乐教育研究导论
初期音乐教育国内外研究情况
当代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音乐课题研究论文(五篇):音乐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现存问题探析…(29页)
高校声乐教学与音乐教育研究
研究近年来的音乐教育学
音乐专业之:美国研究生音乐教育专业全解析
教育研究员的家风作文(热门17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