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初中家长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家里孩子过度自负的情况呀?真的是,初中阶段这孩子身心发展那叫一个快,有些娃就开始飘了,过度自负起来。这可不得了,不仅影响和别人交往,还会阻碍个人成长呢!那到底咋给这些过度自负的初中生做心理疏导呢?
咱得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搭起沟通的桥梁。这些娃呀,就像把自己关进了一个自以为是的小盒子里,别人说啥都听不进去。咱可以找个轻松的地儿,比如去公园散散步,或者一起吃个甜品的时候,跟他们唠唠嗑。千万别一上来就说人家自负,先聊聊他们感兴趣的事儿,像喜欢的明星、爱玩的游戏或者爱搞的运动。聊着聊着,慢慢引导他们说出心里话。你知道吗,有时候他们过度自负,其实是心里缺乏安全感,想用这招保护自己。通过聊天,咱就能钻进他们心里,知道为啥会这样,为后面疏导打下基础。
然后呢,可以借助实际案例,引导他们自我反思。光给这些过度自负的娃讲道理,那简直就是对牛弹琴,他们根本听不进去。这时候就得拿出实际案例,找一些因为自负失败的故事,像历史上那些名将因为骄傲轻敌战败的事儿,或者身边同学因为自负考试考砸的例子。讲完案例,跟他们一起分析为啥失败,再引导他们想想自己的行为。问问他们生活里有没有类似自负的表现,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等他们意识到问题,就会开始反思自己,这可是心理疏导很关键的一步。
还有哦,要鼓励他们参与活动,培养团队意识。这些过度自负的娃,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完全没有团队意识。咱可以鼓励他们多参加团队活动,像学校的运动会、文艺演出或者小组竞赛啥的。在团队活动里,他们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想要成功就得大家一起使劲儿。等他们在活动里遇到困难,就知道自己不是万能的,得靠团队成员帮忙。这样就能让他们慢慢放下自负,学会尊重别人、欣赏别人的优点。而且在团队活动里取得成功,那获得的成就感可比自负带来的虚假自信靠谱多了。
要给予适度批评,促进他们正确认知。对这些过度自负的娃,适度批评是必须的,但批评可得注意方式方法,不能一味指责谩骂。当他们做出自负的行为,要及时指出问题,不过得用平和的语气跟他们说。比如说,他们在课堂上老打断老师和同学发言,显摆自己厉害,课后可以找他们,先夸夸他们的能力,再指出行为不对。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利,尊重别人发言是基本礼貌。通过适度批评,让他们慢慢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调整行为,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
给过度自负的初中生做心理疏导,得有耐心和爱心。通过沟通、案例引导、鼓励参加团队活动和适度批评这些办法,帮助他们放下自负,健康快乐地成长。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主讲人:北京知名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郭利方,国家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具有心理学、社会学、家庭教育等专业背景,接受过我国多位著名的心理学家的教学、指导。自2008年大学攻读心理学以来,一直全身心地致力于心理学及心理咨询的学习与深造。不断地进行自己成长与完善,并定期地接受专业的督导,心理咨询多年,具有较丰富的咨询经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