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偶像剧拍成抒情纪录片的《嫣语赋》,评分给5.9,太高了吧?
现在评判一部影视剧有没有火起来,不能看它上了多少热搜,因为热搜榜可以买,也不能看有多少人在讨论它,因为部分明星的粉丝极度疯狂,他们可以不分昼夜的到处给偶像刷好评。
现在我们要看某部影视剧是不是火,只能通过一些旁枝末节的渠道了,例如还未被重视起来的“豆瓣出评分时间”,就是一项不错的标准。
其实豆瓣及大多数影评平台的评分早已被水军全部攻克了,控评的浩然大军无处不在,可是至少现阶段,那些评分的幕后操盘者只把目光放在单个评价的内容倾向上,而没有做出铺量且有差异化的评价,再加上豆瓣等平台官方会利用技术手段消除一些疑似刷量的机械评价带来的影响,所以就出现了一种现象:不同影视剧出评分所需的时间相差极大。
一些真正火爆,播放数据实在,国民度较高的电视剧,往往开播几日便能得到一个综合的豆瓣评分,例如前两个月大爆了一波的《开端》,1月11号开播,1月15号豆瓣开分就出来了。
这种开分速度就预示着《开端》必定能成为一部现象级的大热门剧,果不其然,在后续播出的两到三周内,《开端》的内容及演员相关的话题就没跌出过我们的视线。
而一些从表面看起来很多人追捧,实际上数据却十分空虚的电视剧,可能到了大结局时,都赚不到一个豆瓣评分。
例如同样前一段时间刚刚播过的《王牌部队》,由于有流量艺人参与演出,这部电视剧从开播前一直到播完的一个月时间内,始终占据着各大娱乐区域最显眼的内容板块,不明所以的人可能会以为,此剧应该十分火爆。
但实际上,直到现在,这部剧在豆瓣上的评分还没有出来,它的热播热议中到底藏着多少猫腻,恐怕只有幕后操控的人才最清楚。
而居于实在好看和虚捧上位之间,还有一部分可以看,但却没那么精彩的电视剧,乔欣、徐正溪主演的《嫣语赋》就是其中之一。
前几天《嫣语赋》刚刚大结局,这两天它的豆瓣评分就出来了,5.9分,差了0.1不到及格线。
并且有意思的是,大家的评价方向出奇一致,几乎都是在明指,《嫣语赋》开头还能看,但到了结尾几集就开始拉跨了,以至于最终毁了这部电视剧。
在我看来,后面一些剧情何止是拉跨,简直就是把偶像剧做成了抒情纪录片的节奏好嘛!
《嫣语赋》这部古偶剧,虽然女主形象不古典,剧中许多细节也不考究,但是因为男女主人设还算讨喜,所以多少是有点下饭的。
至少在看开头几集时,会认为秋嫣这样的姑娘,身处古代社会代表着一种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整体设定还蛮不落俗套的。
她一路升级杀怪,与男主爱恨纠缠,虽然少不了主角光环加身,但至少个人能力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可是到了后期,尤其是男女主互相确定心思后,剧情走向就开始迷幻起来。
不知是不是为了拖延时长,每有一个重要情节发生甚至每说一句煽情的话,紧接而来的便是配了音乐的回忆桥段(也就是过往剧情的剪辑插叙),难道不加点回忆,到了结尾阶段就不能讲故事了吗?
并且最后几集煽情都煽到有些墨迹了,其中仅仅27-28集,女主就哭了好几次,知道妹妹受欺负,要趴男主怀里哭一回,爹爹死了,再趴男主怀里哭一回,紧接着男主遇刺,那便哭的更厉害了,请问,这和故事开头时那个心机手段以及心智坚韧度都一流的秋嫣还是一个人吗?
不过说偶像剧《嫣语赋》到了后期做成了抒情纪录片还不是因为这没完没了的插叙和煽情,而是最后几集的剧情,几乎都没有逻辑和连续性可言了。
前半集男主遇刺,女主哭着送他就医救了回来,然后就是男主病情恢复期的各种故意秀恩爱,没有任何铺垫或装饰,就是男女主赤裸裸的眼神接触、肢体接触、互表衷肠。
而当观众正好奇这种太过刻意的发糖剧情目的为何时,女主突然要外出求学,大喊着“没什么能束缚住我”就离男主而去了,男主一边说着“你想要的我都会给你”,一边在女主离开后哭成了狗。
一是你俩都心甘情愿,二是又并非生离死别,搞得这么痛苦,莫非写剧本的编剧脑袋真的进水了?
为了甜宠情节故意卿卿我我,为了虐心又故意人为制造分离,这种剧情设定用“智商欠缺”来形容都不过分吧?
更别说,这部电视剧还有一个被人诟病的强行be了的大结局了,真让人完全压抑不住自己的吐槽欲。
所以,《嫣语赋》5.9分的评分,你们真不觉得给高了吗?
网址:把偶像剧拍成抒情纪录片的《嫣语赋》,评分给5.9,太高了吧? https://mxgxt.com/news/view/1532073
相关内容
《制作人》—把电视剧演成纪录片的高水准“翻译官”把行业剧拍成了偶像剧?真正法语高翻日薪过万
评分最高的十部偶像电视剧 口碑最好的偶像剧 豆瓣高分偶像剧推荐
辩护人卢武铉:我没有敌人,但你们为什么把我的纪录片拍成了演唱会?
如何评价中国独立纪录片与国外的纪录片的差别
私生饭倒逼偶像经纪人辞职,网络暴力演化成行动,这部剧太敢拍了
专访《种地吧》总导演杨长岭:像拍纪录片般拍综艺,让真人秀回归真实
纪录片评论
纪录片《京剧》:影像解读200年梨园变迁
8部高分人物传记纪录片,让孩子汲取榜样的成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