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15日,刘亦菲在上海国际节的宝格丽纪录片《永恒符号》首映礼上现身,她身着一套黑色开叉西装裙,气场强大,不禁令人赞叹。作为过去数十年间备受瞩目的演员,刘亦菲从“神仙姐姐”一路走来,如今已成为全球奢侈品牌的代言人。然而,她的国籍问题却一直以来引发了不少争议。
许多明星在更换国籍后,往往会面临口碑的急剧下滑,但刘亦菲却恰好相反。虽然她选择了美国国籍,却依然赢得了外交部的认可和好评。对于她的成功,不少人不禁好奇:难道仅仅凭借一张美丽的面容吗?不,接下来便会揭示她真正的底气何在。
2008年,年仅19岁刘亦菲刚因电视剧《神雕侠侣》崭露头角,当时她的片酬也仅有百万,但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好莱坞的片约,选择带着100万元捐款积极参与灾后救援,成立专业搜救队。她深入灾区,与救援人员并肩作战,协作救援工作。她的助理记录下了她徒手搬运钢筋、背着年长者转移的感人瞬间。
在2025年日喀则地震中,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公示了她为灾民捐赠的50万元,这笔款项被精准分配,变成了730个温暖的炉具,给无数受灾群众送去了希望。与某些明星名义上捐赠的行动相比,刘亦菲的善举无疑是在积极有效地帮助他人。总结她多年来的捐款,她的善心可谓广泛,曾多次投入:玉树地震捐款20万,九寨沟50万,武汉疫情捐款70万......据不完全统计,她的捐赠和物资价值已超过千万。
但刘亦菲的成就并不止于此。2020年,迪士尼在全球范围内海选《花木兰》的主演时,她从众多演员中脱颖而出。为展现出色的表演,她在拍摄《梦华录》前,提前三个月专注于茶艺课程,力求做到专业执着。无论是在《功夫之王》的紧张拍摄中险些出意外,还是在配音时对中文坚持的执着,刘亦菲对工作的投入和热情都丝毫不逊色。
虽然在舆论面前难免会有争议,尤其是在公众对明星国籍的偏见根深蒂固的背景下,但官方评价她的标准依然是她的实际贡献,不能一概而论所有改国籍的明星都缺乏爱国情怀。在好莱坞接受采访时,她始终坚持用中文表达,尽管翻译催促,依旧毫不妥协。为了表达她的坚持,她甚至为此支付了违约金,但随后又将这笔款项慷慨捐赠给希望工程。
正是因为这种坚韧不拔、充满温情又强韧的个性,刘亦菲才获得了外交部发言人的高度认可,并在2020年9月11日的记者会上被赞誉为当代花木兰。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真正的中华儿女形象,值得大家的点赞与赞美。
无可否认,刘亦菲在娱乐圈二十年的荣耀时光,铸就了她的不凡历程。抛开国籍标签,她所做的慈善和文化传承在更深层次上超越了简单的国籍定义。对西藏的灾民来说,冬日收到的暖炉不仅带去温暖;而对外界观众而言,木兰的故事激发出的情感共鸣,早已说清楚了她在心中占据的位置。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