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的名字在商业界的价值到底有多高?我向AI提出了这个问题,得到的回答是:“刘德华的商业价值来源于其国民知名度、持久的职业生涯、多元化的业务发展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换句话说,刘德华是人人皆知的明星。当记者提问刘德华用自己的名字来进行投资时,是否会有助益,刘德华的回答却是“一点点”。那么,这个商业价值高得惊人的刘德华,为何在谈及投资时却显得力量有限呢?
我们必须明白,刘德华凭借其170多部电影作品,累计票房超过200亿,成为了宁浩的《疯狂石头》等经典投资案例中的佼佼者。而到2025年,刘德华的2024年演唱会门票瞬间被抢购一空,黄牛手中的票价飙升至无法想象的水平,粉丝群体也从60后一直延续到00后,甚至10后都可能成为他的追随者。
即便如此,投资者依然需要综合市场环境来做出决策,并考虑刘德华的形象和具体角色。如果投资者觉得某角色不合适或难以吸引观众,投资就会受到影响。因此,讨论投资时存在好坏两面的评估。
投资者评估刘德华的演技,不仅取决于他的外形,还要看他过往出演的角色。比如,在《失孤》中,刘德华饰演的农民角色表现出色,当年甚至因此获奖。那么,还有哪些角色是刘德华无法胜任的呢?近年来他的表现无可挑剔,如在《流浪地球2》中成功塑造科学家形象,在《焚城》中演绎核辐射专家,又在《拆弹专家》中担任爆破专家,可谓无所不能。
然而,老板们总是关注能否盈利,他们常常会对市场状况感到担忧,在经济寒冬中,他们不敢轻易承担投资风险,期待的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哪怕有一点风险,他们都会敏感反应。
尽管如此,刘德华近年的电影几乎都自主监制,成为老板之一,这是个积极的开始,因为他可以掌控话语权。刘德华的片酬在2000万到3000万之间,如果选择自己收回三分之一,剩余的资金可以为投资提供支持。例如,一部预算为1亿的电影,去掉所有演员的酬劳,剩下的6000万制作费中再加上刘德华的2000万,便能增加创作的资金,从而让电影有更好的质量。
电影上映后若盈利,还会有分红;若亏损,作为演员也会拿到片酬,自然也不会白费力气。这种做法有效地分散了投资风险,不会把风险集中在一个领域,从而降低了整体风险。
不过,作为“老板”的刘德华也面临行业的偏见,正如他所说:“每位演员都会遭遇这样的困境。”无论是谁,只要老板认可,那么他就会被看好;反之,即使观众不看好,只要有大金主支持,仍旧可以持续露脸。我想到内地的一些流量明星,他们的演技尚可,却常常凭借金主的支持而走红,充分证明了金主的强大。
但刘德华本身已经很优秀,他所遇见的人也都与他共享频率,若是频率不同的人,则必然会被命运拉开距离,保持应有的界限。
作者:龚翔
视频:龚翔
图片:网络/龚翔
编辑:龚翔
审核:龚翔
字数:1100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