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的凌晨三点,依然喧嚣无眠。当虞书欣爷爷的15亿词条以每分钟10万的阅读量攀升至热搜榜首时,手机屏幕瞬间被这串数字点亮。网友们纷纷翻出三年前的《中餐厅》片段——虞书欣当时笑着指着远处的厂房,说:“爸爸的公司比这个剧组还大。”如今,这句似乎无心的“凡尔赛”发言,被网友们用放大镜细细审视,细节成了舆论的新焦点。
作为《青春有你2》中走出的“人间小作精”,虞书欣的资源飞升之路可谓魔幻。2018年,她因参演《下一站是幸福》初露锋芒,2021年凭借《苍兰诀》跃升为95花顶流,而正午阳光的最新剧集《永夜星河》也为她预留了女主角的位置。她曾在采访中表示,家人是她最坚实的后盾,但这层“后盾”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带有“钢铁烙印”的秘密——虞书欣的祖父虞锡元曾担任新余钢铁集团的董事兼工会主席,父亲虞建成的上海华尚矿业,则与新钢集团进行了为期五年的15亿交易。
有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无法忽视:华尚矿业成立于2007年,次年新钢矿业也紧随其后。2014年国企反腐风暴前夕,华尚矿业突然注销,而虞书欣则在2015年才正式进入娱乐圈。这个精准到年的时间线,简直像是事先编排好的“商业剧本”。更令人玩味的是,《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规定》明确规定,离职后的三年内,领导干部的亲属不得从事关联交易,而虞父的公司运营期,刚好与这一“缓冲期”重合。
网友们开始深入扒查新钢集团2008至2014年的财报,15亿的资金流向逐渐浮出水面:华尚矿业以“铁矿石供应链合作”的名义向新钢集团下属公司提供原料,且价格比市场价高出12%。有财经博主做了算式,这意味着每年额外支出3000万,足够支付1000名钢铁工人的年薪。“退休领导的儿子利用国企订单赚差价,这不就是《人民的名义》里的丁义珍式交易吗?”一条获得20万点赞的评论直指核心。
更具戏剧性的是,这一切与人脉网的崩塌紧密相关:2010年,三位政界人士曾出席华尚矿业的揭牌仪式,而这三人都在2014年反腐行动中先后落马。更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虞书欣2018年获得的某卫视综艺资源,恰恰是这几位落马官员曾分管的领域。“难道‘小作精’的剧本,十年前就在官场与商场同步写好了?”网友的这一调侃,将这一事件从商业争议升级为对“权力闭环”的全民质疑。
在这场舆论海啸中,虞家选择了“沉默”。唯一的回应来自虞父的律师声明,强调“所有交易合法合规”,但对《廉洁从业规定》中关于亲属从业限制的条款则选择避而不谈。这种“精准沉默”反而引发了更多人的深挖——有法学博主翻出2013年发布的国企监管细则,明确指出,退休领导的近亲属参与关联交易时,需向监事会提交专项说明,而新钢集团的年报中并未对此做出披露。
这场争议正在重新定义娱乐圈的“资源叙事”。过去,粉丝常常用“哥哥姐姐靠自己”来回应“资源咖”质疑,但当虞书欣的影视资源爆发期与家族企业注销后的“安全缓冲期”重合,再加上她在《王牌对王牌》中佩戴的百万珠宝,瞬间让观众意识到:“逆天资源”背后或许并非个人奋斗,而是资本与权力在规则边缘的默契合作。
至今,这场风波仍未平息。评论区的声音对立:一方呼吁“严查国有资产流失”,另一方则理性表示“疑罪从无,等待官方调查”。不论最终结果如何,这场全民参与的“扒瓜行动”,撕开了娱乐圈“豪门滤镜”的一角。明星们在镜头前的“比心卖萌”,是否背后有着家族的另一番算盘?当“资源开挂”的背后是错综复杂的利益链条,观众为角色买单的钱,是否间接成为了某些灰色交易的附加成本?
正如某媒体的评论所说:“虞书欣家族的争议,本质是对‘公平感’的质疑。那些辛辛苦苦工作一辈子也攒不下的15亿,如何能在资本与权力交界处,以‘商业合作’的名义轻松流转?”这种对规则公平性的集体焦虑,迅速将单纯的“明星八卦”升华为社会话题。
截至目前,新余钢铁集团尚未就“退休高管亲属从业限制”的执行情况做出回应,虞书欣工作室的最新动态仍停留在三天前的品牌代言。然而,网友们早已开始24小时守候在超话中,期待着这场现实版《人民的名义》究竟是资本博弈的露馅,还是商业版图的误伤。正如评论区的高赞所言:“我们不怕瓜大,怕的是瓜里藏着的那些,普通人永远够不着的规则盲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