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17周:美妆行业周度市场观察
美妆丨市场观察
本周看点:
-国货香水大战白热化:仿香、比价、下沉;
-2025一季度美妆“战报”出炉,线上美妆榜“换血”?
-护肤高增长!谁在银发赛道偷偷赚钱?
行业环境
1.国货香水大战白热化:仿香、比价、下沉
关键词:香水香氛,高端商业展会,供需错位,性价比,仿香
概要:气味上海香水香氛展吸引200多个品牌参展,中国香水市场年复合增长率14.73%,高于全球水平。但国货香水多为“小而美”,面临规模限制,“仿香”和低价策略虽降低门槛却限制原创力。线下渠道成品牌价值构建关键,高端品牌融入非遗技艺。尽管一二线城市为主战场,三四线市场潜力显现。中国供应链接近国际标准,但在品牌塑造上需提升,个性化需求推动行业多元化发展。
2.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快把美国化妆品行业“打死”了
关键词:关税,化妆品行业,贸易逆差,供应链,制造业回流
概要:2025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征收“对等关税”,对主要贸易伙伴加征超20%关税,引发美国化妆品行业剧烈震荡。该行业高度依赖全球化供应链,尤其从中国、韩国和法国进口原料与包材。高额关税导致成本激增,韩妆品牌受冲击严重,本土企业也面临困境,可能引发涨价潮、裁员潮及新兴品牌退出市场。此关税政策正重塑美国化妆品行业格局。
3.2025一季度美妆“战报”出炉,线上美妆榜“换血”?
关键词:美妆市场,国货品牌,面部精华,低价竞争,线上交易
概要:2025年一季度美妆市场零售额与线上交易额创新高,化妆品零售额达1149亿元,同比增长3.2%,线上交易额超1528.85亿元,增长14.68%。面部精华、底妆等细分品类增长显著,身体护理和清洁品类量价齐跌。国际大牌稳居前列,国货品牌在中腰部市场表现强劲。美容护肤占最大市场份额,洗发护发增速最快,香水市场反弹。“卷低价”趋势影响利润空间,高利润潜力品类如面部精华、眼部护理值得关注。口腔护理国货突出,但香水和洗发护发领域外资仍主导,品牌需差异化策略和高端化升级。
4.关税战催生美妆原料变局
关键词:供应链主权,技术实力,关税影响,原料成本,价格上涨
概要:供应链主权竞争加剧,技术成核心壁垒。受关税影响,国际美妆原料商如奇华顿、陶氏化学涨价应对成本上升,亚太地区成重要市场。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全球美妆供应链震荡,美欧均受影响,日妆品牌已调价。国内短期内涨价压力可控,长期或推动本土化研发与创新。国产化妆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中国成分”崛起,如华熙生物实现透明质酸国产替代。未来五年,中国美妆产业关键在于原料端技术突破与价值重构。
5.护肤高增长!谁在银发赛道偷偷赚钱?
关键词:银发群体,美妆市场,抗衰产品,人口老龄化,美丽消费
概要: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银发经济成美妆市场新蓝海。截至2024年末,50岁以上人口达3.1亿,阿里巴巴平台银发经济美妆GMV达441.38亿元,但市场产品多聚焦“抗皱”,忽视保湿、舒缓等功能需求。品牌营销过度强调“冻龄”,缺乏对银发群体价值表达。国货品牌如百雀羚受青睐,日本资生堂通过社交化服务满足多元需求。政策支持银发经济发展,预计2035年占GDP比重达9%。美妆行业需从适老化产品和情感共鸣入手,抓住新增长机遇。
6.国际美妆巨头们自救,都做了同一件事
关键词:旅游零售,架构调整,价格体系,品牌价值,渠道管理
概要:资生堂重组中国与旅游零售业务为新板块,原中国区CEO梅津利信出任新板块CEO。2024年财报显示,旅游零售营收下跌24%,主因海南和韩国市场下滑,虽日本本土增长60%,但核污水事件影响中国市场表现。藤原健太郎表示将优化品牌价值,整合产品开发与定价策略,减少代理商依赖。业内称,国际美妆品牌如雅诗兰黛也面临价格体系混乱等问题,需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重塑竞争格局与品牌认知。
7.今年一季度,这些国际美妆败退中国!
关键词:外资美妆,国货崛起,市场变迁,消费主权,品牌撤退
概要:德国护肤品牌恩滋宝宣布关闭天猫海外旗舰店,成为今年至少12个退出中国市场的外资美妆品牌之一。这一现象反映中国美妆市场变化:2023年化妆品进口总额下降15.2%,国货品牌崛起,凭借本地化优势和灵活策略占据主导,线上市场占比超60%。外资品牌撤退源于中国市场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博弈,消费者更理性,国货竞争力提升,未来市场将由国货主导。
8.倒春寒!进口美妆同比大跌9.4%
关键词:进口化妆品,关税大战,国际贸易,消费需求,经济下行
概要:进口美妆行业遇冷,2025年3月化妆品进口量同比下降1.6%,金额大跌9.4%。一季度整体增长乏力,数量微增7.7%,金额下降2.0%。自2021年起,进口化妆品数据波动下滑。国际品牌因经济下行、贸易摩擦、国货崛起及需求变化承压,已有7品牌退出中国市场。相比之下,国货表现强劲。尽管如此,雅诗兰黛、欧莱雅等仍看好中国市场潜力,但行业发展困局亟需策略调整以应对挑战。
头部品牌动态
9.珀莱雅首位CDO上任,国货美妆龙头重注数字化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首席数字官,智能决策平台,全域知识平台,模块化能力中台
概要:珀莱雅任命胡宁波为首位CDO,推动数字化转型从“局部”迈向“全局”。胡宁波提出借助AI、全域数据库及人才建设,优化营销、研发与供应链。公司2023年营收89亿元,线上占比超93%,智能决策平台助力精准营销。未来将探索生成式AI配方模型与能力中台,加速国货美妆龙头的数字化突破。
10.欧莱雅“中国式创新”:三大前沿科技再造美妆
关键词:美妆市场,科技创新,研发实力,消费者需求,可持续发展
概要:欧莱雅将科技创新视为增长核心引擎,其在中国建立的科研生态成为本土化优势与全球创新支点。20年来,通过洞察需求、整合资源和开放共创,实现全链路布局,推出玻色因、重组胶原蛋白等成果,并践行可持续发展。面对多元化需求,欧莱雅深化本土化战略,聚焦生物科技、数智美妆体验等领域,结合中国文化定制创新。通过平台孵化项目,融入中国创新圈并辐射全球,致力于“中国智造,世界灵感”,推动中国成为全球美妆科技策源地。
11.3天20万盒售罄,面膜界又杀出一匹“橘色烈马”
关键词:面膜销量,明星效应,产品品质,用户参与,内容营销
概要:FanBeautyDiary新品VC大桔美白面膜上市表现优异,24小时销量达6万盒。范冰冰通过美妆品牌实现商业重生,将个人IP与品牌深度绑定,复购率超40%。品牌以内容生态和用户共创巩固粘性,拓展全品类矩阵,融合科学护肤与情绪价值。但面临科学争议、定价悖论等挑战,其“内容-直播-私域”模式或成美妆行业新标杆,未来市场表现待验证。
12.平价“美白黄金”狂割00后,国货美妆又支棱起来了?
关键词:国货美妆,平价策略,线上销售,美白产品,渠道布局
概要:国货美妆品牌谷雨近期启动上市辅导,2021年至2024年销售额从10亿增长至50亿。品牌以平价美白产品为主,主打植物成分,借助抖音、快手等平台流量崛起,营销模式类似韩束但品牌感知力较弱。虽发展迅速,但面临单一产品依赖、高端化遇冷等问题。资本方包括金鼎资本等,未来需提升复购率以维持增长,其上市表现或受益于新消费品牌回暖趋势。
13.纳入雅诗兰黛前高管,开云集团在美妆赛道狂奔
关键词:美妆业务,人才招揽,高端香水,增长策略,自主经营
概要:开云集团正搭建自营美妆业务体系,任命多名高端美妆管理人才,并通过收购重启品牌扩大香水阵容。尽管主力品牌业绩下滑,成立不足三年的开云美妆2024年营收达3.23亿欧元,表现强劲。然而,奢侈品行业遇冷,集团盈利能力承压,自营美妆业务面临研发、供应链及品牌建设等高成本挑战。未来需克服代理模式依赖,优化成本结构,发展DTC模式以实现可持续增长。
14.从"千店计划"到"心智革命":美国最大美妆零售商为何主动刹车?
关键词:美妆零售,渠道策略,消费者价值,数字化转型,实体店运营
概要:Ulta Beauty在美妆市场竞争中调整战略,暂停800家“店中店”扩张计划,聚焦核心价值。其竞争力在于涵盖600多个品牌的“无断层品牌光谱”和“一站式美容生态”,结合沙龙服务、数字化工具与会员体系。为应对边际效益递减和外部竞争,推出“Ulta Beauty Unleashed”计划,集中资源于电商升级、会员运营及国际市场拓展,标志着从“规模优先”向“价值深耕”的转型,强调效率与长期消费者价值。
15.瑞士百年护肤革新,与皇室公主合作推新品牌
关键词:品牌重塑,天然护肤,家庭护肤,人智学理念,可持续发展
概要:瑞士护肤品牌Weleda,拥有百年历史,正通过全面品牌重塑与市场拓展实现革新。基于人智学理念创立的Weleda,以天然成分为核心,此次更新包括全新视觉形象与标语“瑞士自然科学”,强化高端定位并吸引年轻消费者。品牌还与瑞典玛德琳公主合作推出子品牌MinLen,聚焦婴幼儿、儿童及青少年护肤,解决年轻群体滥用活性成分的问题。MinLen将于2025年9月在德国、奥地利、瑞士和瑞典首发,随后拓展国际市场,产品主打天然成分,售价10至30欧元。Weleda的此次转型不仅传承创始人Ita Wegman和Rudolf Steiner的理念,还通过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进一步巩固其行业地位。
免费查看及下载PDF高清完整版周报
网址:2025年第17周:美妆行业周度市场观察 https://mxgxt.com/news/view/1528762
相关内容
2025年第11周:美妆行业周度市场观察美妆行业周度市场观察2025年第11周
2024年第7周:美妆行业周度市场观察
2024年第14周:美妆行业周度市场观察
2023年第20周:美妆行业周度市场观察
美妆行业周度市场观察第9周
美妆行业周度市场观察第23周
2024年第53周:服装行业周度市场观察
美妆行业周观察:品牌增长新策略与市场动态
2024年第6周:服装行业周度市场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