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圈】艺海人生、勇攀高峰——追忆扬琴一代宗师项祖华先生

发布时间:2025-07-01 04:44

艺海人生勇攀高峰

——追忆扬琴一代宗师项祖华先生

2017年7月16日晚19时16分,中国民族音乐界的一颗璀璨巨星陨落,著名扬琴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国际扬琴学会(CWA)副主席,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文化部艺术团体考评委员会委员,中国扬琴学会主席,日本华乐团艺术指导,中国香港扬琴协会名誉顾问,中国台湾艺术大学特聘教授,世界扬琴界及全国扬琴爱好者所敬重、敬爱、敬仰的艺术家项祖华先生离开了我们。惊闻噩耗,大家的内心万分悲痛,泣不成声。几天来,中国音乐学院收到来自国内各大专业音乐学院、音乐团体、音乐协会等国家单位及世界扬琴友人们纷纷发来吊唁、悼词和纪念文章,如中国各大专业音乐学院、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世界扬琴协会(CWA)、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各地扬琴协会、中国扬琴网/扬琴圈、人民音乐出版社、各地民族乐器厂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扬琴师生们,深切缅怀项老仙逝,回忆他对中国扬琴艺术事业、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巨大贡献,追忆他对年轻扬琴演奏者的培养、指点和提携,怀念他亲自深入到全国各地及世界各国讲学、交流、帮助和支持。

项祖华生于1934年,自幼在苏州音乐之家长大,其父项印石是一位传统音乐爱好者,于1929年创办了久负盛名的吴平音乐团。乐团成立之初,排练地址选其家中,先后聘请了国乐大师陆修棠、张季让、王沛伦、卫仲乐、杨荫浏等为艺术指导,进行排练演出,项祖华自幼在耳濡目染的音乐氛围中熏陶着、深得名家授艺。幼时,项祖华跟从陆修棠学习二胡,跟从任悔初学习扬琴;20世纪40年代便随卫仲乐、陆修棠、杨荫浏等在江苏、上海举行音乐会演出;50年代,调入上海民族乐团并任上海音乐学院扬琴导师;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一直任教于中国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

项祖华教授从艺生涯已近半个多世纪,作为新中国第一代扬琴艺术家和第一位扬琴艺术硕士生导师,他继承中国扬琴传统流派之精华,吸收世界扬琴艺术及民族音乐姊妹艺术之长处,海纳百川、兼收并蓄、贯通古今、大胆创新,丰富和完善扬琴舞台艺术表现力,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演艺风格——“细致入微、跌宕多变、刚柔兼济、韵味隽永”。

演艺精湛

他曾多次参加国际、国内重大音乐会演,其演奏与创作在全国音乐比赛中最早获奖;多年来,频频出访欧洲、美洲、亚洲等数十个国家演出讲学,蜚声国际,深受美赞。1991年他应邀参加匈牙利第一届世界扬琴大会并当选“国际扬琴协会”副主席;1993年、1997年参加在捷克、白俄罗斯举行的第二届、第四届世界扬琴大会和德国国际扬琴音乐节演出再获成功,被誉赞“集演奏、创作、教学、科研四位一体的扬琴艺术大师”“为中国扬琴艺术独树一帜,走向世界,开宗立派,居功至伟。”

佳作琳琅

他注重音乐表达和创作应以人为本、自然和谐、生命情怀、人文精神的至善至美,至高境界,其扬琴套曲《国魂篇》——《屈原祭江》《苏武牧羊》《昭君和番》《林冲夜奔》;扬琴组曲《芳季篇》——《春·兰》《夏·莲》《秋·菊》《冬·梅》;扬琴协奏曲《台湾篇》——《海峡音诗》(宝岛、思念、喜庆);扬琴独奏曲《竹林涌翠》《丝路掠影》《神山圣水》《弹词三六》《将军令》;双扬琴奏鸣曲《梁祝——蝴蝶琴韵》《伟人的丰碑》;扬琴合奏南腔北调《弹词三六》《风华京韵》等作品成为当代扬琴作品之经典,将众多作品录制成唱片、光盘专辑流传海内外,享誉世界。

琴论立著

他将扬琴演奏技法、表情术语、记谱方式规范统一,形成科学化、系统化、艺术化为一体的综合扬琴理论大系,《琴诀》(自创)《扬琴弹奏技艺》(我国第一部扬琴艺术理论巨著)《民族乐器传统独奏曲选集——扬琴专辑》《项祖华扬琴考级》(VCD)《全国考级扬琴曲集》等书,并在海内外发表以“扬琴艺术为主的琴论”数十篇,具有卓著资深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他始终秉承勤奋刻苦、脚踏实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具有超前理论探索思维,潜心研究,开创“国际扬琴学”的学术成果,最先提出“世界扬琴三大体系”——欧洲扬琴、西亚—南亚扬琴和中国扬琴,奠定了中国扬琴体系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现中国扬琴艺术具有前所未有的活力与魅力,为新型学科理论的创新构想奠定了不可估量的理论依据和专业学术研究价值,荣获国务院的最高表彰和国家级奖励,同时,被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列入“世界音乐名人”,美国国际杰出人物中心列入“国际杰出艺术家”及“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等辞书,被誉为影响中国的一百位艺术家之一。

桃李芬芳

项老师六十多年教学严谨认真、勤勤恳恳、用爱心传道授业解惑,硕果累累,其教授学生广博天下,人才辈出,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扬琴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教授、硕士等,如海外的袁黎、周德明(美国)、徐平心、洪圣茂(加拿大)、程燕娟、山本敦子(日本)、瞿建青、李银珠(韩国)、庄莉娜(马来西亚)等;国内著名扬琴艺术家、演奏家分别是黄河、李玲玲、刘月宁、许学东、朱连熹、王文礼、成海华、谌向阳、李萍、罗媛、熊俊杰、马欢、陈思予、林佩娟等,十步芳草,宗脉传承,辉煌卓著。

难忘

近一个月里,恩师的音容笑貌总是萦绕在我们的脑海中,那样亲切、慈爱、宽容、可爱,一幕幕大学期间上课时的场景时常闪烁在眼前,开启了艺术求学攀登之路。在项老师耐心细致、谆谆教导下,自己对扬琴艺术演奏、技法、教学、创作、民族音乐文化、艺术美学、世界扬琴未来发展等方面有了更深更广的认识和思考。项老师在教学中治学严谨,艺术创新意识超前,追求完美。平日学琴中在学习弹奏扬琴时,高标准严要求,不仅仅强调音乐基本四要素(音准、节奏、音色、力度),而且更注重扬琴特殊技法的实践与创新、曲式结构梳理与分析、乐曲情绪感悟与调动、作品背景了解与熟悉、音乐表演二度创作与发挥、民乐作曲技术的研究与创作等方面,细致入微,精耕细作。

项老与学生王珍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有幸师从项祖华大师拜师研学扬琴的精湛技艺,今生无憾!项老师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看到我不能很快领悟并达到老师要求而愁眉苦脸时,老师常常用随和温暖的语调说:“慢慢来,别着急!慢工出细活!”老师为了让我真正理解作品的意境,也会与我讲起他自己创作时的感受,“我每天写曲子很辛苦的,但我还是要不断地去写······只有创作,扬琴艺术才能发展和振兴,我写的每个作品都有背后的故事······”听老师讲故事是一件特别有趣之事,我可以体会到每首作品的真实内涵和情感,身临其境地演奏和表达音乐。另外,老师在生活中也平易近人,时常对我阶段性学习目标给与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并提出更高的演奏技艺要求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乐山登攀勤为径,曲海无漄苦做舟。”

项祖华教授从艺六十余春,执教五十余春,始终不渝为自己热爱的扬琴事业兢兢业业,做精教学与实践,做专研究与创作,艺放光彩,曲动人心,著书丰盈,桃李竞芳,为新中国扬琴艺术事业发展奉献一生、奋斗一生、光辉一生,创新一生,并将中国扬琴艺术高度推向了世界舞台艺术之林,向世界人民昭示中国扬琴理念——“中国、中国人、中国音乐、中国情,做一个有民族骨气的中国扬琴艺术家”,百川归海,有容乃大,勇攀高峰。

项老师,我永远的老师,永远的榜样!

我们将永远铭记他、纪念他,把中国扬琴事业发扬光大,以慰藉他的在天之灵。

学生王珍写于二零一七年八月十七日晚

人民音乐出版社

主编:琴天助 / 编辑:王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扬琴圈】艺海人生、勇攀高峰——追忆扬琴一代宗师项祖华先生 https://mxgxt.com/news/view/1527677

相关内容

灵璧扬琴老艺人“高小眼”:怕祖宗的好东西失传
活动预告 |中国音乐学院将举办 “项祖华扬琴艺术周”活动
古琴师
以琴对话,让艺术与生活融合共生!与中外青年扬琴家面对面在即墨古城精彩上演
【扬州文化名人访谈录】马维衡:广陵传雅曲 匠心巧斫琴
斫琴师
唱起扬琴戏 他是大慈寺社区的“明星艺术家”
祖国至上 中国竞技体育勇攀高峰
苏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苏州著名古琴家汪铎逝世
沪剧人生|这个上海“小开”不一般,会拉琴、能对戏,人称“开口傢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