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曾经作为首位以中国独立设计师品牌出现在巴塞尔国际珠宝钟表展上的国际知名设计师,两度参展都备受业界关注,在参展的过程中您最大的感受和收获是什么?
几次参加珠宝展观察,首先从珠宝市场角度看,感觉到珠宝市场明显比去年疲软,是整个珠宝市场的氛围,进入一个调整阶段;从行业发展角度看,珠宝设计机构、相关推广或设计组织出现的比以往多,例如机构的展位,第三方组织的推广等,为设计师提供越来越多的平台;从展会组织来看,展会活动设置更具开放性——设计师直接面对市场,鼓励设计师直接参与,和展会客户面对面交流。 今年这次参展比较特殊的地方,是我自己身份的改变,以赫美集团珠宝设计总监的身份参展;赫美集团以扶植民族品牌和中国自己的独立设计力量为目的来协助珠宝行业发展,让中国珠宝设计师可以更好地走向国际化,我很乐于参与这样的合作。 持续受邀参与巴塞尔展和其他国际珠宝展的一个收获就是能感受到国际市场对自己的设计、自己的产品的认可,能感受到欧美市场直接的关注,很多的客人直接来到展位,表示有合作意向,迅速地沟通合作订单等;对于坚持做设计、做有特色的设计,坚持自己风格的珠宝设计师来说,市场的肯定是很大的鼓舞。不仅说明设计的力量,也反映出国际市场对中国设计的兴趣,对精工工艺的接受。
了解到,您的身份在今年有所转变,从独立设计师转为赫美集团珠宝创意总监,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你有了这次转变?
珠宝设计师这个身份,在之前的中国珠宝市场中是很难体现价值的。在上一阶段的中国珠宝市场,除了后期进入的国际珠宝品牌,大部分的销售都是材质的交易。对于设计、设计的价值,都还没有孕育出好的市场环境。现在已经慢慢地发生了变化,服装、生活商品都有很多的买手店,精品店、小众市场的发展,让设计价值得到了认可和凸显。珠宝市场也会在这一趋势下发展,这个是必然的方向。 珠宝设计师这个身份,要求设计师对于文化、自身的积累、专业设计能力、珠宝材质的知识、工艺专业信息的了解都要不停的学习和发展,所以珠宝设计师的成长,需要一系列的环境来支持:有稳定的市场曝光来了解市场反馈,有好的工艺工匠来实现作品,有好的平台来交流等等。赫美想要做的这个事业,也是珠宝设计师梦寐以求的。我很愿意来一起推动。来见证更多的中国独立珠宝设计师、独立珠宝设计品牌成长。
您现在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和独立设计师的工作模式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对于未来发展的规划有哪些?
和独立设计师的工作模式相比,我现在的主要工作需要去观察和了解不同形式、不同领域的设计师的设计风格,去感受不同的设计的表达形式,从中了解到创意设计更多共通的地方。我们未来的规划是能够搭建更多的渠道,让不同领域的设计师能在相互碰撞中不断成长。
此前,赫美集团旗下设计师品牌集合店ARTORIZ与国际珠宝设计师平台PLUKKA携手打造的艺术珠宝Pop-up Store在纽约开业时,您的珐琅珠宝一经展出便引起了当红博主的追捧,您对此有何感受,您觉得中国传统珠宝设计如何才能迎合更多年轻人的审美和喜好?
中国传统的珠宝设计其实很难刻意迎合年轻人的审美,每个设计师的设计风格、设计背后的灵感和表达方式都是设计师自己擅长的,也是他所在的时代赋予的。做自己擅长的设计,多开拓眼界,多进行不同领域的、国际化的交流,运用现当代的新颖手法做设计,其实这也是对每个设计师成长的要求。只要坚持自己对设计的独特表达,在市场上一定能找到具有相应审美,能够互相理解、欣赏的人。
作为一名资深的珠宝设计师,您认为现在中国整体的珠宝设计行业环境如何?中国珠宝设计行业在全球处于一个什么位置或者水平?
国人开始为设计买单,意识到创意拉动经济的现象,这对中国珠宝设计行业来说是个很好的时机;中国珠宝设计行业在全球是往上、越来越好的趋势,我对中国设计持看好态度。
此前,很多国际品牌将中国元素融入设计理念,比如龙图腾等,在您看来这种挖掘中国文化的趋势,对于本土设计师来讲会产生哪些影响?
中国元素走向国际的趋势,给了中国本土设计师很多的信心,让我们更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成长的这片土地。影响着本土设计师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理念,能够得到国际的认可,有其发展和成长的沃土,这让中国本土设计师更有动力用擅长的表达方式做自己真正想做的设计。
现在国内很多消费者都开始愿意为设计买单,而整个大环境也在倡导“中国设计”,在您看来这会给中国本土设计师带来哪些新的机会?
国际上对于中国设计的认可其实只是刚刚起步,也仅限于部分中国设计,以及对设计表达方式的理解层面上。他们目前还是用国际的审美来看中国设计,并认可一些国际审美标准可以接受的中国设计。中国本土设计师的机会在于他们终于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表达自己的设计,他们可以做自己非常熟悉的文化元素,非常熟悉的故事或者一个生活片段,这是本土设计师一个很好的创作机会。另外,他们也能和更多国际的设计师相互分享、碰撞和学习,这也会是一个很好的成长机会。
在您看来您觉得目前中国珠宝设计师的发展还存在哪些难处或者壁垒,如何才能可以更好地走向国际化?
中国珠宝设计成长的难处在于沉下心来做设计,还有坚持做好的设计。国际上非常领先的日本设计、德国设计甚至是在奢侈品及消费行业享誉盛名的法国设计,他们都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有一大批产业来支持设计师和他们的创作,有一个非常安静和纯粹的创作氛围,让设计师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化、表达创意。中国也需要一个能让设计师很单纯地沉浸于创作的环境,以支持他们在这个领域的更多投入和突破。另外,如何将市场化和创作分开,真正地培育纯粹的设计师,也是中国珠宝设计发展的难处。
您在设计之路上一直秉持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在设计过程中您最享受的是哪一部分?
前期的设计主要迎合欧洲市场,目的是要销售,要畅销。慢慢的在自己品牌的延续中梳理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在迎合市场的设计之后,开始找到自己最舒服、最擅长的设计方向,后期的积累、与不同艺术家的沟通中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特点:中国文化为内涵,用丰富的色彩结合中西擅长的工艺、结构设计来演绎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和元素,让作品成为有生命力的经典。 设计过程中,我最享受的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以内,更多地去碰撞一些不同的思路,然后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去表达这些不同的思路,不断地让自己尝试新鲜的东西。这是目前我感觉最有意思,也是最得心应手的地方。做自己最擅长的表达,我觉得是我这么多年来摸索到的比较好的一种创作的方式。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