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高端名流,探求智慧光芒 ——杨澜与《杨澜访谈录》

发布时间:2024-12-11 08:40

踏访高端名流,探求智慧光芒 ——杨澜与《杨澜访谈录》

 踏访高端名流,探求智慧光芒

——杨澜与《杨澜访谈录》

 周 牧

(北京现代音乐学院)

【摘要】杨澜决不仅仅是个一般意义上的主持人,她更是集知性、才学、干练、机智、杰出于一体的女性主持人。她创办并亲自主持的《杨澜访谈录》是国内最早推出的高端访谈电视节目,从节目开办以来,杨澜已经带领观众们先后与五百多位“重量级”的嘉宾坐而论道。并在一次次有亲和力的、知性的沟通访问中,树立起了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

【关键词】杨澜 知性 杨澜访谈录

Yang Lan and Program of YangLan One on One

Zhou Mu

 BeijingInstitute of Modern Music

Abstract: Yang Lan is not just a hostess in the general sense, but aknowledgeable, competence, resourcefulness and outstanding complex. Yang Lan Oneon One founded by her is the first high-end television interview TV program.Since the beginning till now , she has interviewed more than 500 famoussuccessful guests and therefore established their own unique brand image.

Keywords: Yang Lan, Intellectual, Yang Lan One on One

白岩松曾说中国缺少成熟的女主持人,而杨澜却算做一个。杨澜决不仅仅是个一般意义上的美女主持人,她更是集知性、才学、干练、机智、杰出于一体的女性主持人。1990年杨澜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就成为了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的节目主持人,随后在94年就获得了中国首届主持人“金话筒奖”,1996年制作《杨澜视线》节目,1997年加盟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并在98年推出访谈节目《杨澜工作室》担任制片人兼主持人,2000年担任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有限公司主席,创办阳光卫视,2001年推出了以采访世界各地名人为特色的《杨澜访谈录》……她取得了的这一个个令人瞩目的骄人成绩正是她人生经历中的一笔巨大的财富,也是作为一位节目主持人难得的经验财富。

一、杨澜成熟洒脱的主持风格

主持人风格的形成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就说杨澜,她丰厚的文化底蕴加上多年的主持经验带给观众的是成熟、洒脱且充满智慧的知性美。曾经有评论把杨澜比作是中国的华莱士,但杨澜却认为华莱士的风格“有些生硬”。作为一名女性主持人,她要找寻的是理性与感性的互补,深刻与温和的相融,利用女性特有的优势又不乏深度和厚重感。

1、知性优雅的女性魅力

女性的形象、声音、情感、韵味中都包涵着与生俱来的天然魅力,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女性主持人的这种天然魅力使其占有很多优势。杨澜正是通过对个人良好气质因素的适度外化,成功的显现出了自己的文化气质优势,因此,她无疑也就成了理性且气质优雅的知识女性的代表,并在与嘉宾对话时展现出她机智的思辨能力。看似不露锋芒的杨澜,却使得节目在她女性的特质中显得动情而深刻。

每个人都崇尚美的事物,尤其是电视这一很大程度上依靠视觉作为传播手段的媒体,女性独有的魅力也成为节目吸引受众的一大亮点,并成为节目争夺受众注意力的重要砝码。可以说,在这种“注意力经济媒体时代”,杨澜不仅以独特的个人魅力作为节目的招牌,更以自身的实力吸引了更多观众的注意力。

2、厚积薄发的智慧风采

杨澜不仅有比较坚实和丰厚的知识结构,多年的国外生活也让她阅历丰富、视野开阔,她更凭借着流利的英语对许多国外知名人士展开了采访。她的双语主持风格也因此吸引了很多年轻观众的关注。就像2009年2月22日,刚上任不久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接受了她在访华期间唯一的一个电视专访,她就把这个专访的机会给了杨澜和她的《杨澜访谈录》。这也正说明了杨澜的实力和魅力以及她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

不论是在早期的《正大综艺》,还是后期的《杨澜访谈录》中,杨澜都清楚的知道与现场嘉宾互动沟通的重要性。而主持人的倾听则是这种互动的基础,只有全心投入其中、认真倾听,只有边听边思考,才可能在交流中闪现智慧的灵光。节目中的杨澜一直是一个专注而理性的倾听者,特别是在采访的过程中,杨澜总会坐得很端庄,双眼注视嘉宾,时而微笑,时而点头,会一直与嘉宾保持平视、自然的眼神交流,以表示赞许和尊敬。其实,这些目光、眼神和动作都是对嘉宾所说内容的回应,这在无形中也向嘉宾传递了一个信息:我很认真的在听你说话,你说得很好,很有意思,我还想继续听下去……这会让嘉宾有被肯定的感觉,从而激发他继续讲述的热情和动力。

一次成功的采访,除了倾听,最重要的当然还有理性思考后的恰当提问,要让对方知道,你明白了他在说什么,绝不能把一个问题扔给嘉宾,得到答案后再接着问采访提纲上列好的另一个问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过后,杨澜采访了导演张艺谋。张艺谋在解释了奥运会开场节目中用大量的演员造成的一种气势恢宏的、类似于仪式化的效果后,杨澜却将话锋一转,将北京奥运会和四年前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节目作对比,就为什么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段却都能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展开讨论。杨澜的这种提问并非吹毛求疵,而是试图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发张艺谋对于中西方文化、审美差异的个人阐述。作为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一个代表人物,作为奥运会开幕式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使者,观众们希望听到的当然不是一些无关痛痒的话语,而是他对审美、对文化独特的见解。于是,杨澜理性的思辨,促使两人在对话中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观众也在对话中感受着高端访谈智慧的魅力。

3、温和而深刻的定位体现

杨澜的温和,体现在她的平常心态。她会把自己和嘉宾及观众都放在同等地位上,以平等的视角真诚的与每位嘉宾对话,努力营造出一个亲切、适度的交流环境,并且发自内心的关注和倾听。因为主持人采访嘉宾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互相沟通、影响的过程,心态的平和、平等能使嘉宾在面对镜头时放开某些刻意维护的自身形象,信任地,愉悦地,放松地,坦诚相见。

“作为生命的创造者,女性最早体验了人类最原始的情感——母性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刻痕作为一种原型,经过世世代代女性的重复和遗传被保存下来,并且衍变出不同的情感形态,从而构成了女性文化的情感性特征。”[1]女性的自然潜质是崇尚情感的,基于这种情感,杨澜在节目中也会融入自己的感觉和爱憎,细腻又极具感染力。

就如《杨澜访谈录》在北京奥运会后有一期采访蝉联柔道冠军的冼东妹。谈话过程中,冼东妹说到这一次为了奥运会的复出,断然离开了自己刚刚三个多月的孩子。同样作为母亲的杨澜,这时很自然地说到了自己相似的经历:“没错,都是当妈的,我也记得我第一次出远门,孩子一岁左右,我大概离家两个星期左右,哎呦,她那个委屈,冤枉极了。”杨澜在对话中将自己放在冼东妹的情绪与遭遇里,并且以自己当母亲的经验对她表示出极大的同情和理解,并且用这种同情和理解感染着冼东妹以及广大观众。冼东妹也在杨澜的感染下进一步和杨澜探讨了家庭与亲情的问题,让我们看到了世界冠军背后那个对自己的家庭和亲人充满歉疚与自责的冼东妹。

杨澜的深刻,体现在她会深入挖掘能够反映嘉宾特点或是价值的独到之处,使他个性化的风格能够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她提出的问题具体贴切,更喜欢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使话题逐层深入,并得以发展。话题的生动明晰常能引发嘉宾的深度思考。但杨澜绝不刻意追求深刻,她会适度的引导或是刺激,控制与嘉宾对话间的张力,精彩自然显现。

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她更善于调节采访时的现场气氛,比如在对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采访时,因为杨澜早在1998年克林顿总统来华访问时就见过身为第一夫人的希拉里,这次再见她,作为采访前的热身,她对希拉里说:“你现在显得比以前轻松了。”迅速拉近距离,表明我们之前并不陌生。希拉里也风趣的笑着回应:“是啊,也许是年纪大了的缘故吧。”这时杨澜也笑了,她快速补上一句:“我觉得是更自信了。”双方都愉快的笑容是好的采访氛围的开始。

二、《杨澜访谈录》——聚光灯下的传奇人生

2001年,《杨澜访谈录》由杨澜创办并亲自主持,是阳光文化的品牌产品,也是国内最早推出的高端访谈电视节目。节目定位锐意求新,突出人文和国际化理念,首期节目访问的是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迄今为止10年的时间已经访问了包括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和奥尔布赖特,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国际传媒大亨默多克,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著名作家李敖,航天英雄杨利伟等数百位国内外各界精英,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艺术……几乎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每一位嘉宾在他们自己所处的领域里都是十分杰出的人物,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和社会代表性,都是名副其实的高端人物,都是公众投入众多注意力和目光的人物,所以也有人形象的把她的采访形容为“聚光灯式采访”。

杨澜采访这些高端人物,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名气,更多的是在那个时间段里他们具有一定的新闻性。而且她采访的内容也不只限于人物本身的新闻价值,更重在传播人物在那个特定时间段里的思考、认识,以及他们的新观点、新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构筑与嘉宾之间有内涵、有深度的思想交锋。因此《杨澜访谈录》具有新闻的性质,却又大大超越了新闻本身。

与一些制作环境固定在演播室里的访谈节目不同,《杨澜访谈录》是在世界各地范围内进行访问,采访地点是根据嘉宾所在地而设定,采访环境多半以一人一椅面对面交谈的方式组成,而且采访环境中也没有观众元素。这样的形式将访谈定位在一个较严肃严谨的位置上,与栏目采访名流的理念也相适应。与之相配和,主持人杨澜在采访问题设计上也是以“焦点性话题”为主,节奏感强,并且富有跳跃性。而这一点在主持人杨澜自身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各领域专业背景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得以成功的实现。在杨澜的引导与刺激下,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经常呈现出充满张力的对话以及激烈的观点碰撞,使得节目精彩纷呈。

1.充分的前期准备

谈话节目进行采访的前提应该是具有交流的必要和对公众传播的价值,从而去构筑一个开放的、公共的话语空间。而面对众多的高端人物,如果采访前不做充分的准备工作,问的问题没有专业水准,那肯定是很难调动起嘉宾的表达欲望和情绪的。杨澜也曾说过:“在我的采访中,大约有1/4的提问是临时发挥的,另3/4要靠严密、充分的背景准备,做功课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案前准备看上去是笨拙的办法,可能有人说:‘啊,你从事这个行业都是几年了,做功课还那么费劲。’但在我采访的那么多人里,绝大部分就是因为我做了详细的功课而对我的采访更加重视,更愿意说出他们真实和深层的见解。”[2]

我们下面就看看她采访围棋大师常昊时的开场白——“常昊是中国围棋界的一流国手,也被人称为‘神童’。他6岁开始下棋,8岁就获得了‘棋童杯’的冠军,10岁入选国家少年队。年仅25岁的他已经获得了多项全国冠军,现在就差一个世界冠军的头衔了。“

杨澜绝对是调动观众和嘉宾情绪的高手。凭着前期准备而对常昊的了解,短短3句话的开场白,就用了一连串的数字,凸显了常昊的优异成绩,将观众的兴趣和关注度一下子就带动了起来。所以,只有充分的案头准备,调动情绪才能找到突破口。

杨澜还根据她充分的前期准备,用不同色彩的词语形容不同的采访嘉宾,以期在与他们交流时取得亲近感和贴近感。比如在08年奥运会结束之后采访奥运体操冠军李小鹏,她用了充满艰辛意味的“守望奥运”为主题,就是因为她知道,李小鹏的这两枚金牌得来不易。04年的雅典奥运会的失利,加上06年治疗伤病漫长的恢复期,如今两枚金牌的成绩对于李小鹏来说确是整整晚到了4年。

而在采访著名影视明星成龙的时候,杨澜则以“中国名片”为主题,借以形容这位世界范围认知度最高的华人演员,2008年奥运会的形象大使。而成龙也正是一直以这样的姿态在要求自己,他同样回应杨澜说:“回归以后觉得自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了,好像有义务去为国家做点事情了。”

2.灵活的临场应变

杨澜之所以能在众多高端名流中做到“任凭风吹雨打,我自闲庭信步”,除了过硬的前期准备,还有着在节目中随机应变的反应能力。杨澜每次做节目前的准备时,并不是把一切都准备好,而是故意给自己留一定的临场发挥的小空间。她说:“有时,我们也会发现有的主持人在台上显得心不在焉,很难和节目融为一体,就是因为他们事先准备的太充分了,他们明确知道下一句要说什么,因此兴奋不起来。”杨澜在节目中给自己留下适当的临场发挥的空间,这样她在节目中就会始终处于一种创作状态,大脑始终受到刺激,因此注意力也就格外集中,谈话内容自然会十分精彩,引人入胜。

杨澜在对北京奥运会200米蝶泳冠军刘子歌进行采访时,就即兴问到了她的兴趣爱好,刘子歌说自己喜欢看书,而且爱看《论语》和《道德经》。于是,杨澜从刘子歌对《道德经》中“水”的理解谈到了刘子歌对游泳职业的感情,进一步引导她谈出了自己的价值观,也就是在成功与荣誉面前的心态。之后,杨澜又巧妙的把话题从职业转回到了刚才所谈的读书上,并对刘子歌的个性做出总结。这一段即兴的对话,杨澜把话题如同钓鱼线一样抛出,准确的寻找到了有价值的信息,并巧妙的收回。在此过程中,杨澜虽然没有任何前期准备,但她依靠自己敏捷的思维、纯熟的沟通能力和判断力,依然良好的掌控着话题的方向,使得谈话的内容自由灵活而不失方向,观众们也在精彩的对话中看到了刘子歌世界冠军背后儒雅文静的一面。

除此之外,在采访过程中,随着话题的展开、情绪的起伏,杨澜还会不时的调整自己的状态,始终用一种体贴的态度为嘉宾营造亲切的谈话氛围,无论面对的是谁,都以平等的眼光来看待,以平等的姿态来对话,既不诚惶诚恐也不居高临下,她所表现出的那份优雅和从容,往往能缓和嘉宾的戒备心理,使得谈话得以更顺畅的进行,也对节目的节奏和场面有很好的控制能力。

不怪乎杨澜自我剖析说:“我觉得当主持人最重要的是心态,应当有个健康的心态。这样,遇到大场面才不至于乱了手脚,也不至于盛气凌人。”

在众多访谈类节目中,《杨澜访谈录》的独树一帜之处不仅仅在于高端名流的嘉宾,更在于节目本身的气质,精致而不失温和,积极而不至于尖锐。杨澜的气质和形象能与观众的审美取向和观赏心理相投合,她的知识结构、品格修养以及主持风格也正与节目的内容、定位及形式相吻合,她不为当下众多媚俗、庸俗的浪潮所影响,在众多的电视谈话节目中树立起了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杨澜访谈录》的制片人郝亚兰曾经说过:“这个节目,实际上是对杨澜和被采访对象智慧的双重倚重,是杨澜和被采访对象智慧的碰撞交融。”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在《杨澜访谈录》中杨澜特有的魅力和风格,以及与嘉宾对话时的状态,甚至她的手势、眼神、坐姿、衣着、发型等等,都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节目构成元素,而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符号,被赋予特定的内涵,进而也成了众多谈话节目的女性主持人学习和借鉴的榜样。

参 考 文 献

1. 董天策. 传播学导论.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2. 高贵武. 解析主持传播.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3. 陈力峰,王晓娟,蔡莹. 女性媒体从业者优势与困境. 新闻前哨,2008(1).

4.翁佳. 杨澜访谈录——著名播音员主持人访谈录之十. 播音主持艺术6.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5. 杨澜. 杨澜访谈录——东方看奥运Ⅲ. 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

6.《杨澜访谈录》栏目简介

http://eladies.sina.com.cn/mt/2007/0720/1053494255.shtml

7. 张亿. 中国魅力女主播. 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7.


[1]禹燕. 女性人类学.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175页.

[2]翁佳. 杨澜访谈录——著名播音员主持人访谈录之十. 播音主持艺术6.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网址:踏访高端名流,探求智慧光芒 ——杨澜与《杨澜访谈录》 https://mxgxt.com/news/view/147977

上一篇:访谈录
下一篇:漓歌

相关内容

《杨澜访谈录》十五周年特展在北京798和众明星回首15年往事
杨澜曹可凡各有特点 名嘴揭露访谈节目背后心酸
电视访谈节目的主持风格比较研究——杨澜、许戈辉
电视上有哪些励志、创业、求职、成功名人访谈类的节目
杨澜
中国十大最好看的访谈节目(著名的访谈节目有哪些)
好看的访谈节目(有深度的访谈类节目)
访谈类节目有哪些
国内知名的访谈类节目有哪些?十大访谈类节目你喜欢哪个?
访谈节目观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