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招募丨如何找到自己的“偏激”?一起研读《认识平衡》吧!

发布时间:2025-05-28 12:20


作者/王中平

编辑/翀子 图片/稿定设计

文章源于书籍《认识平衡》由王中平老师授权发布

最近,我们开启了心平健康学《认识平衡》的读书会,《认识平衡》,是心平健康学创始人王中平老师所著。心平健康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生理和病理之间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而在这个5月,书中的第五章和第六章是研读的内容。本期我们来预习一下本书的第五章(下)。对读书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直接拉到文章末尾了解。

不受人尊崇,不被人戏弄

不受人尊崇。不要被人抬得太高了。自己觉得自己高了,后面就要出问题了。但这不等于不受人尊重。

当你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的时候,实际是已经有了自我尊崇、自我膨胀的感觉,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能量。人要知道自己的强项、弱项,要了解自己,不管别人怎么样,自己都要能把握。

不被人戏弄。有人戏弄你,实际上被戏弄的不是事,而是心。他那点伎俩你都看清楚了,也就当作是个乐儿。同时还要“不尊崇别人”,不要没有限度地相信别人,人就是人,他哪门知识强说明那是他的强项,他同时还有他的弱项。

一位学员的单位,组织老干部学习电脑打字,这个学员担心自己不会拼音,学不好,这就给自己排了不良程序。真到了学的时候,可能这批信号就显现出来了,会更加显得能力不足,更没信心,于是形成了不良循环。

如果把学电脑当成一个乐趣,把程序调整过来,去了以后,会与不会都长知识。这时你就给自己排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程序,这个程序对你的学习、身体都能起到正作用。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把格调降低一点,也能维持一种平衡。定位太高了,总觉得达不到的心理因素就多了。适当的把你的定位降低一点。

民间常说的“73岁、84岁是人的坎儿”,好像真对人有影响。其实是程序对人的影响,你要定位到那年得死,那年会来很多信号,你要消不了信号,可能就真死了。其实这里起的是如何调信号的作用,与人生活的自然度有关。


自己变了,周围就会变

用平衡论来反思自己,实际上是找自己偏激的观点和不辩证的行为。

对当年过激的地方,应该表示忏悔。但也有些人问,学这个就是忏悔吗?不是。它是一个自然法则,不是忏悔。但你就没做过错事吗?做错了,就应该忏悔。

你不能听天由命,但又不能跟命较劲,是通过你的努力,去改变命运。人们说要改变命运,这就说明是有命运的存在。人要活得有希望,去掉欲望;人要活得有追求,去掉苛求。随心变命,而不是强求。心修到那个程度,命运自然就会改变了。

同样一件事,你的心理定位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1996年万里行前,我们练车,8月20日从本溪到丹东的路上骑到边门那地方,有一座桥边有很多石头,前边有人,后边也有人,我回头跟人说话,没看见路,一下摔倒了,脸撞到石头上,眼睛上下两边都破了,鼻子也破了,下巴上磕掉了一块肉。

我想,摔我正合适,这就是需要,自然力是在磨炼我,在边门大队的门诊部,我对医生说:“我身上就带了20块钱,而且你还要给我留出回丹东的路费,能处理到哪儿就算哪儿。”医生给我缝了5针,并说:“我们这儿就这个条件,只能简单处理一下,你赶快去丹东医院治疗。”

我打了一个摩托车坐在后边,一路上流了很多血。在丹东的医院里,脸上三个部位需要手术,分别由外科、五官科、口腔科来做。我到五官科作手术时,麻药劲过了,大夫问我还打不打麻药?我问打麻药有什么影响?他告诉我说,手术时不疼,但恢复得慢。

想想9月5号我还要到大连参加第七届国际心身医学亚洲部学术大会,就没有同意打麻药。手术的感觉很明显,用手术刀刮沙子的声音能听得很清楚,血热呼呼地往下流。

当时我挺着,注意力放在体会心脏的跳动上,心脏偷停了一下,我体会到心脏偷停和“挺着”的心理有关,就告诉站在我旁边的学员:“你心脏偷停的毛病和挺着的心理有关。”那个学员听了很感动。医生把有沙子的肉弄下来,我让他放到下巴有洞的地方,后来长着长着就吸收了。

在做手术之前,我排的都是良性程序,我想摔我是什么原因,找我自己的信号。在做手术的时候,我出现了心脏偷停的感觉,注意力都放在了找偷停的原因上,因为没有怕的心理,疼就缓解了,承受力就强了。

几年后,我又见到那个医生。他说,手术太成功了,你不说都看不出来,当时认为会满脸疤瘌,脸一定特难看。我不求恢复到特别好,恢复到哪是哪,就是一个体会的过程,就想看看参信号管不管事儿。看了大夫的表情,就证明我比一般人恢复得好。

同一件事,心理定位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当时摔了我,我有能力调整过来,万里行的活动还能继续搞;如摔了一个学员,活动就不可能继续了。我想就应该摔我。

面对现实很坦然,相反好得倒快。正是你怕什么样就会是什么样,我不怕难看,这也是我历史上一个记录,万里行也有个纪念,长什么样都不痛苦,这就是我的定位。

学这套理论之前总认为自己绝对正确的人,现在可以重新想一想,该怎样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是否能改变自己很多处理问题的方法,改变自己对待事情的看法。没学心平健康学的时候,一般人认为,只有别人变了,自己才能变;现在可以发现,当自己变了,周围都在变。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授权在若道平台发布,欢迎转发,反对抄袭。

心平健康学内部学习资料《认识平衡》连载如下(未完):

第五章(上)

第五章(下)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上)

第十章(下)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下):

第十四章:

读书会介绍

研读会中,我们会跟随彦方老师的带领,精读认识平衡书中的十九章内容(可以查阅上面的链接),同时老师会加入《中庸》,《道德经》等一系列经典与大家一起分享心平健康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如何管理我们的情绪,如何用揉球的方式来释放。

每次研读会,还会提供一个案例分享,与大家一起读书-分享-释放,在研读会过程中看见自己的习性,认识自己的模式, 通过冥想揉球练习释放卡点,了悟自己,走上自我疗愈的道路。

老师介绍


张彦方


硕士,心理咨询师;心平健康学初级班、综合中级班、女性健康专项中级班、亲子关系专项中级班讲师,肾脏专项中级班讲师,并教授脏腑研究型课程,经典研读课程(中庸、道德经),断食课程,耐寒、耐热课程,物质平衡课程。

2017年初教授心平健康学系列课程,累积课时2000小时以上,个案咨询5000小时以上,主要擅长通过调整不平衡的情绪、感受、认知来改善躯体症状,尤其在女性因为情绪、感受等不平衡心理所导致的乳腺增生、卵巢囊肿、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上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在改善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方面有较多成功案例。

读书会信息介绍

研读会时间:5月28日 周二晚20:00-21:30

线上授课,提供回放

活动费用:100元(优惠价可联系李老师获取,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

报名咨询请联络李老师

《认识平衡》书籍介绍


《认识平衡》,是心平健康学创始人王中平老师所著。

心平健康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生理和病理之间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它以人体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帮助人们祛病强身,排除产生疾病的不良心理,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提高对恶劣环境及对来自社会各种压力的承受力,从而获得身心健康,使人们生活得更加轻松幸福。

心平健康学创造性地将心理学、中医学、西医学及哲学等多门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适合现实生活中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自我调治疾病的理论和方法。

心平健康学与现代医学治病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待病痛主要治的是“心”,找到得病的内在心理原因,并运用自然平衡理论使之心平,通过改变原来对事物的不平心理及错误理念,使生理病理发生质的变化,最终达到身心双重健康。

对心平健康学课程感兴趣?

点击下图查看内容

报名研读会直达入口

网址:读书会招募丨如何找到自己的“偏激”?一起研读《认识平衡》吧! https://mxgxt.com/news/view/1425252

相关内容

读书会招募丨什么是“观念”的转变?一起研读《认识平衡》吧!
痛苦来自何处?一起研读《认识平衡》吧!
《认识平衡》丨心平健康学:家庭是不断完善自我的地方
你找到自己的影子了吗?——再读《孔乙己》
读书五问丨新华深读
真人图书馆——“读书明星”读书分享会预告
世界读书日丨人均一年超10本!你达到上海平均阅读水平了吗
世界读书日丨通过书籍,他们与中国结缘
纸墨千年 阅读原乡④丨王泽应:青年人要读书 读中华经典之书
在“求同存异”中找到平衡点——专家支招如何化解婆媳矛盾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