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媒介时代,如何看待高校青年偶像崇拜的历史变迁与价值选择

发布时间:2024-12-11 03:47

在大众媒介时代,偶像在一定程度上演变为了极具商业价值的特殊“消费商品”,高校青年的偶像崇拜也呈现出娱乐化、世俗化和商业化倾向,表现出独有的个性主义和反叛主义。

01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高校青年的偶像崇拜现象在今天又表现出崇拜传统生产偶像的比重高于崇拜消费偶像、偶像崇拜行为趋于理性化以及偶像崇拜意识逐渐淡化等发展趋向。

尤其是当物质文明的极其丰富和精神文明的相对匮乏产生剧烈冲突时,高校青年开始呼唤偶像的精神文化关照,对原有偶像的新塑造以及新偶像的塑造成为新时代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自建国以来,中国高校青年的偶像崇拜几经变迁,从建国至改革开放前的“英雄偶像”崇拜到改革开放时期的“明星偶像”和“民星偶像”崇拜再到新时代的“多元化偶像”崇拜。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高校青年的偶像崇拜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质、思想观念和价值选择,崇拜对象的范围、偶像选择的自觉性以及崇拜者的身份呈现出鲜明的变化特征。

这一变迁过程从理论根源上而言是异化思想、物化批判理论和祛魅理论的发展所导致的。

从现实动因上来说是粉丝经济的异现、大众文化的发展、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传播媒介的革命性变革所推动的。

通过对高校青年偶像崇拜的历史变迁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偶像崇拜变迁始终与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以及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趋同。

同时,偶像崇拜也具有实现社会认同与资源整合、理论规训与教育感化、精神慰藉与价值重塑等重要价值,是提高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实现文化软约束的有效方式以及消解心理困惑的有效途径。

因此,要以偶像崇拜的发展规律为基本遵循积极彰显偶像崇拜的价值功能,积极发挥偶像崇拜的正向作用。

02

对高校青年偶像崇拜的历史变迁的全面考察,最终目的是要从理论回归到实践层面。

随着高校青年对精神文化需求的高涨,当前高校青年偶像崇拜仍面临着社会影响因素日趋复杂、信仰真空现象严重以及部分高校青年对偶像崇拜的认识存有局限性等现实困境。

因此,不仅要从理论上对高校青年偶像崇拜的历史变迁进行规律探寻和价值挖掘,更应从实践经验上对其进行深刻反思。

偶像崇拜所体现的价值取向、思想理念和道德准则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社会实践活动,就必然成为引导偶像崇拜现象的重要教育手段。

因此,要通过榜样教育积极发挥榜样示范的引领作用;通过社会监管加强社会网络环境的净化;通过学校教育强化学生的信仰教育;通过家庭教育营造正向的偶像崇拜氛围;通过自我教育深化对偶像崇拜的辩证认识。

在大众媒介时代,偶像在一定程度上演变为了极具商业价值的特殊“消费商品”,具有易变性、娱乐性、多元化和祛崇高性等特点。

高校青年的偶像崇拜也随之呈现出个性化、娱乐化、世俗化和商业化倾向,重塑偶像的精神功能和道德功能成为媒介时代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对高校青年偶像崇拜进行全面探赜是把握高校青年的心理发展特征和文化价值诉求的必然要求,是重构新时代偶像形象的基本前提。

高校青年偶像崇拜作为被大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在理论研究上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因此,必须要对高校青年偶像崇拜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进行深度剖析,才能发现其中不足并针对相关问题加以分析,进一步提升理论高度,并形成一定的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案。

03

研究背景

偶像崇拜是伴随着人类历史的产生而存在的,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和特殊的心理现象,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诉求和寻找精神寄托的表现。

在大众媒介时代, “人人都能成为偶像”成为普遍现实,偶像貌似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精神领袖”,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演变为了极具商业价值的特殊“消费商品”。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偶像崇拜也呈现出个性化、娱乐化、世俗化和商业化倾向,偶像的精神功能和道德功能逐渐被削弱,偶像崇拜悄然发生了严重“错位”。

传统偶像向现代偶像转型喻示着高校青年的价值观从“一元化”演变为“多元化”,个体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愈发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偶像的去政治化特征日益显现,这表明高校青年正趋向于独立价值观的确立。

从偶像转型的表征来看,理清高校青年偶像崇拜变迁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内在规律是对高校青年进行正确的偶像崇拜引导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切理论最终都要回到现实中去,通过高校青年偶像崇拜的历史变迁过程透视高校青年的价值观演变,有效把握高校青年的心理发展特征和文化选择倾向对于改变当下“泛偶像化”现象和强化现代偶像的道德功能和精神功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另一方面,研究人员发现当代高校青年的偶像崇拜出现了“回春”现象,部分高校青年在选择偶像时会更注重偶像的内在品质、人格魅力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程度。

这表明传统偶像逐渐趋于归正状态,部分高校青年的社会认同心理不断增强,社会价值追求步入正轨,初显偶像文化趋于成熟化和理性化的端倪。

但同时高校青年的偶像崇拜也存在着社会影响因素日趋复杂、信仰真空现象严重、家长老师对其心理需求的漠视以及部分高校青年对偶像崇拜的认识存有局限性等现实问题。

面对这一复杂的偶像崇拜现象,作为教育者必须要引起相当重视,及时采取强化措施不断加强高校青年偶像崇拜的正向引导。

树立正确的偶像崇拜观念,做好青少年的榜样示范,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崇拜观念。

04

此外,偶像崇拜作为重要的青少年亚文化,就青年亚文化在主流文化中的意识渗透和价值扩张而言,青年已成为主流文化的先行者,青年本位文化成为时代发展趋势。

高校青年作为国家发展强盛的主力军、民族复兴的主导力量、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是最有希望掌握话语权的青年一代。

因此,我们通过高校青年对偶像崇拜的认识及行为表现掌握他们的思想变化规律和精神文化需求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这是引导高校青年树立正确的偶像崇拜观念的基本前提,同时对于唤起当代高校青年的历史使命感和现实责任感也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偶像崇拜这一研究领域涉及众多学科领域,例如心理学、文化社会学、教育学和传播学等学科。

但关于偶像崇拜的历史变迁这一研究专题并非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现有研究多侧重于研究偶像崇拜的类型、现象和原因等内容,而对其发展趋向、特征表现和内在发展规律论述甚少。

理论意义

一方面,通过梳理我国高校青年偶像崇拜变迁的发展历程、特征表现、发展动因和内在规律,以研究数据为重要依据深入探究其发展趋向,试图实现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相耦合,构建当下高校青年偶像崇拜的综合性导向机制。

这一研究不仅丰富了关于偶像崇拜研究的理论参考素材,提供了新的理论研究视角。

而且对于不同时期高校青年的价值观变化、心理发展和文化选择有了新的认识与把握,在理论研究层面丰富了偶像崇拜的研究内容。

另一方面,在梳理高校青年偶像崇拜的演进逻辑过程中不断挖掘偶像崇拜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将其运用至思想政治教育中。

以高校青年偶像崇拜的历史变迁和价值彰显为切入点,实现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的有机耦合,将有效创新过去单纯以政治领袖、文化巨匠和道德楷模等为主要对象的榜样教育方法,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方法。

05

现实意义

一方面,偶像崇拜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生产发展而呈现持续变迁的自然状态,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不同时期高校青年的价值观变化、心理发展和文化选择倾向,同时也折射出时代进步和社会价值观变迁。

高校青年作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关键力量,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

研究高校青年的偶像崇拜心理和行为表现以及廓清其历史变迁的逻辑理路有助于直接有效地把握高校青年的价值观追求和心理变化规律,为构建高校青年的偶像崇拜导向机制提供了思考方向。

这对于引导高校青年树立正确的偶像崇拜观念、重塑当代偶像的优秀人格和优化偶像崇拜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价值。

另一方面,研究者分析高校青年偶像崇拜的现状及发展趋向,挖掘偶像崇拜发生巨大变迁的深层次原因,深刻反思偶像崇拜变迁的发展规律,肯定偶像崇拜的价值所在。

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引导对策,这对有效重构现代偶像的精神功能与道德功能,坚定高校青年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网址:在大众媒介时代,如何看待高校青年偶像崇拜的历史变迁与价值选择 https://mxgxt.com/news/view/141707

相关内容

透过偶像崇拜问题分析当代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社会变迁
“90后”青年偶像崇拜现象与价值观演变解析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学与社会学分析
偶像崇拜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高中生和中师生的偶像崇拜调查分析
娱乐明星偶像崇拜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
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的社会学分析.pdf
粉丝文化流变:媒介变迁背景下中国粉丝的成长简史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