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乐坛在逐渐被“商业化”,背后的推手到底是什么?选秀节目?
《我是歌手》是一档全国热度和质量最高的音乐比赛类型的综艺节目,经过《我是歌手》锻造的歌手都会名声大噪,在流行乐坛也极具影响力。
民谣歌手:赵雷
赵雷参加的是《歌手2017》第三期,作为踢馆歌手,演唱歌曲《成都》,获得第二名,踢馆成功。歌手舞台感动一时后,名气也渐渐地消散了变小。但像《歌手》这类节目也雷同选秀节目,也是需要迎合市场需求。大多数歌手会为了迎合市场而被“商业化”,而赵雷却是遵从内心不忘初心、逆流而上坚持自己对的音乐的态度。所以不被市场所接纳,结果是必然的。有人也许会说他不懂得顺应时代潮流,我觉得他是不想被这繁华浮躁的影响自己热爱追求音乐的初心。
网红歌手:刘宇宁
为什么《歌手》会邀请网红歌手来踢馆呢?原因当然是能够让节目商业最大化,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对网红歌手进行炒作,争取利益最大化。
网红歌手:冯提莫
《蒙面唱将猜猜猜》节目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吧?作为斗鱼直播大咖的冯提莫竟然也被邀请来了。作为导师的张艺兴本着负责的态度对她提出了质疑,直言不讳的表示她唱的很普通,而且还偏离了“原创”和“领军”的规则,二者一个都不沾。但为什么她能来到这个舞台呢?当然是幕后推手了,能把一个主播包装成歌手送上专业舞台,肯定是有大团队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乱象,当然是主播要挣名和利,公司要靠包装主播挣钱,背后是商业化推广,散发着金钱的铜臭味。
歌手:蒋敦豪
《中国好声音》大家都爱看吧?蒋敦豪就是第五届《中国好声音》的冠军。就在夺冠后就没了消息,为什么《中国好声音》的冠军就昙花一现呢?肯定是由于过度推销,被包装安排的“一路绿灯”。结果呢?是得了冠军,却没有过硬的本领,消失在大众的视线里,有的只是华丽的外表装饰。总之,还是被过度的“商业化”的结果。
虚拟歌手:赫兹
《明日之子》第一季,大家还记得吧?薛之谦力保毛不易,而华晨宇力荐赫兹。赫兹什么?虚拟合成的二次元产物,和洛天依差不多。选秀节目选的最起码是人吧?为什么拥有极高创作唱作能力的华晨宇会剑走偏锋选了赫兹呢?原因不言而喻,当然是节目组的安排。龙丹妮在《明日之子》第三季担任星推官时也曾这样说过:“我们选择的明日之子、明日之星要顺应潮流,顺应市场求,才会未来更好的发展。”在采访中说过:“毛不易是完完全全的素人,毛不易的成功是个意外。”本来也是,不是薛之谦的力保,还不惜和节目组闹翻,哪来今天的毛不易?也是为什么华晨宇是《明日之子》三季“元老”,薛之谦却不行,就是因为薛之谦耿直的热爱音乐,不希望选秀冠军是因为节目的商业效果而产生。
其实有时候很想静静的听一曲老歌,现在的华语流行乐坛太过浮躁,很多人都是奔着金钱名声去做音乐,音乐就变了味道了。好多歌手刚一出道就当导师,也不进行创作了。所以像许嵩、赵雷等好多认真做音乐的人真的不多了。“华语乐坛”真的该好好反思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了,不然80-90年代风靡一时的“摇滚时代”就是下场。
希望能有一众坚守内心,认真做音乐的人。不要被“商业化”,给这炒作浮躁的时代注入一眼清流。
网址:流行乐坛在逐渐被“商业化”,背后的推手到底是什么?选秀节目? https://mxgxt.com/news/view/1409219
相关内容
流行乐坛在逐渐被“商业化”,背后的推手到底是什么?选秀节目?选秀节目能不能过度商业化?商人赚到盆满钵满就是可惜了华语歌坛
流行音乐不“流行”的背后是什么 创作传播方式变化
选秀节目“秀”出了什么
文化舆情第031期 审丑盛宴风靡各界 选秀节目到底该怎么走?
龙丹妮从选秀教母到塌房教母,背后的偶像产业经历了什么?
选秀节目大肆流行,选秀艺人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真人秀节目火爆难挡, 明星靠什么转换商业价值?
“选秀节目特别策划”之“选手篇”:“业务能力”抵得住“大浪淘沙”
爆红的背后 东方甄选到底做对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