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STAR法则写简历/搞定面试?STAR法则个人简历模板

发布时间:2025-05-25 03:00

文章首发公众号:零的笔记社

这段时间是金三银四的求职高峰期,有很多同学找到我让我帮他们修改简历,我跟他们说到star法则的时候,他们和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

“零姐,你说的这个STAR法则到底是什么啊?”

“这个STAR法则我到底该怎么用?”


因为太多人会问这个问题了,所以我决定写一篇文章好好讲一下什么是STAR法则。

一、学会用STAR法则写简历

STAR法则,又被称作是「星星法则」,是情境(situation)、任务(task)、行动(action)、结果(result)四项的缩写。在求职阶段,它被普遍认为是面试官用来收集和筛选面试者的能力的工具。

对于求职者来说,它能够帮助我们把一件事重新梳理清楚逻辑,包含开头、经过和结尾 。

首先我们一个个拆解一下。

S,代表situation,情境。也就是描述你这个项目的背景、你加入这个公司的背景、你当时所面临的挑战是什么。比如说,在你进入这个公司的时候,你是否经历了一定的艰难险阻才被筛选加入进来;亦或者是,你做这个项目之前是不是从来没有做过类似的,并且公司没有先例可以参考。

T,代表task,任务。也就是你是如何明确你当时的任务的,也就是你的职责。比如,你在这个项目里担任的是组织者还是普通组员的角色,这项任务是你承担的吗,其他成员承担了什么样的任务。

A,代表action,动作。也就是为了完成这个指派下的任务,你为了解决问题采取了哪些步骤。注意,如果你当时呆在一个团队里面,你需要重点描述你到底做了什么,而不是整个团队做了什么。

R,代表result,结果。也就是在完成了一系列动作以后,你获得了什么成果,从中获取了什么能力。

为什么我们在简历中需要用到STAR法则?因为这是最直截了当的让HR从一页纸上看到你过往经历到底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看看你在过去是不是在划水,还是有真材实料。

我看了很多同学的简历,最多的情况就是,他们往往用几句话就概括完了自己的经历,有的同学甚至在简历里表现出自己的实习显然就是在「走马观花」。你都明明白白地向HR表明你过去都在摸鱼划水,怎么能指望HR在看完你的简历以后还会要你呢?

回到STAR法则,4个模块中R是最重要的部分,它能够帮助HR或者业务部门快速了解你所参与的工作的含金量或者难点。这时候就有人要问:零姐,我感觉我过去就是在走马观花啊,我也不知道我到底做了什么。

OK,这里就教3种呈现工作结果的方法:

a.数据呈现

学会挖掘你的成果的一些亮点,用数据表示,强化数据波动带来的优秀数据的展现。

比如说,你组织了一次活动,结果来的人比较少(可能只有八九个人),但是最终活动参与人数刚好和活动限制人数相符。这时候你可以说“活动参与率100%”,而不是直接了当地说“活动参与人数达到9人”。虽然两种表达方式描述的同一个成果,但是前者可以拔高你的工作能力。

b.物质呈现

有的人说,尽管我知道量化自己的结果很好,可是我没办法去量化,而且我也不太记得那些数据了怎么办?

如果你没办法用数据去表述,还可以用实质性的成果来展现。而物质性成果类型比较多,比如策划方案、项目方案、行业调研、小组报告行业研究报告等等,或者你在公司内部产出的文档和资料都可以说明你的工作成果。

再往下,这些实质性成果也是可以量化的,比如“输出了1份1w2k字的行业报告,受到领导好评”“产出了5个技术方案,均通过项目专利申请”。

c.能力呈现

最不理想的情况就是,你的过往经历既没有证据来量化输出,也没有实际物质呈现反映工作成果。

比如,像我昨天有修改到一份销售类型的岗位,同学的过往经历都以组织为主,这时候就要引导她挖掘她自身有哪些经历能突出自己的沟通能力强以及拥有拉客能力;如果是应聘管培生,学生社团的管理组织能力则非常重要。

二、用STAR法则应付面试

很多博主在涉及到STAR法则的时候,讲得最多的就是怎么将这一原则应用到简历中,却很少说怎么用STAR法则应付面试。

既然写简历能用,面试为什么不能用呢?我在开头的时候就讲到,STAR法则能够帮助我们重新梳理整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叙事逻辑。当你在回忆描述自己的经历的时候,你同样可以用这个框架去讲故事。

没有人不喜欢听故事,尤其是你怎么充当一个领导者的角色去引领重要项目的故事。在运用STAR法则准备面试的时候,可以提前准备一些你过去工作/实习经历中印象深刻的场景,用有逻辑的故事性叙述重新跟面试官讲解你在你是怎么解决问题的,比如你曾经努力准备过的竞赛、你曾经完成的极具挑战的实习任务、你曾经努力准备过的考研等等。

许多企业会用「宝洁八大问」作为面试的开放性题目,这里挑一个很常见的题目举例:

问:“举例说明你如何制定了一个很高的目标并且最终实现了它?”

答:在我实习期间,有个同事在它项目交付的前几天离职了,在此之前整个部门的人都不了解这个项目(situation)

我作为实习生,被要求在3天内完成这个任务,而我的空闲时间有限,完成这个任务需要看大量的行业研究报告和采访视频,项目任务艰巨(task)

为了完成任务,我不得不顶着完成自己工作和帮忙完成这份工作的压力,安排规划第一天看完xx份研究报告和xx个采访视频,在第二天初步撰写大纲、和负责人讨论研究,在第三天完成xx字项目调研方案报告(action)

最后我在3天内顺利完成了这项任务,并且这也让我对自己能在短时间内抵抗压力完成工作拥有很大的自信心(result)

三、总结

最后,我们来小小总结一下:

STAR法则能够帮助我们梳理逻辑,重新从结果导向的目的来叙述过往经历,主要包含situation、task、action、result4个部分。

当你用STAR法则重新解构自己的过往经历的同时,HR能够清晰地了解应聘者过往的行为和能力水平(例如写作能力、演讲能力、说服力、分析力等等),来预估未来在工作中的表现。

最后如果你还是不知道怎么写,我已经给你准备好了现成的个人简历模板。


随便截图,都是标准化的STAR法则案例,尤其对想进互联网行业、但是又写不好简历的小伙伴特别友好。

虽然很多大厂入职越来越卷,有的同学连自我介绍都是用PPT播放的,项目案例分析更是用思维导图写得仔仔细细的。但是这个模板无论在哪个求职场景下,也依然是通用的,不少大厂在面试时,也会要求你按照STAR法则对你做过的案例进行陈述。


某书上到处可见大厂面试中运用STAR法则的帖子

所以,这份个人简历模板看似用处很局限,但是你可以按照模板上STAR法则,简历上简要写自己的精力、重点写自己的成就,到了面试的时候,再用STAR法则详细叙述自己的项目和实习经历,就相当于同一份简历用了两次。

除此之外,我准备了word和pdf版本,方便你用自己的设备打开word是乱码时,还能用pdf查看正确的简历格式。


在word编辑完简历后,按照PDF格式导出即可。因为你的简历投递到HR的邮箱时,word的格式很可能乱掉,你在你的电脑上原本是1页的简历,到了对方电脑上反而变成两页,不整齐且难看。

领取方式:

文章首发公众号:零的笔记社

网址:怎么用STAR法则写简历/搞定面试?STAR法则个人简历模板 https://mxgxt.com/news/view/1400309

相关内容

怎么用STAR法则写简历搞定面试(大学生star法则模板)
STAR法则是什么 怎么运用star法则制作简历
使用STAR法则撰写简历
什么是STAR法则?如何在简历中运用STAR法则
如何使用STAR法则让你的简历俘获面试官的芳心(简历系列2/3)
star法则:教你简历撰写与面试应答
如何使用STAR法则写自己的简历
STAR法则在简历中的运用
【简历干货】如何用STAR法则写出优秀的实习简历?
一个有效的面试——善用STAR法则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