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传媒企业的审计风险及对策研究【7000字】》.docx
文档简介
影视传媒企业的审计风险及对策研究目录TOC\o"1-3"\h\u5749第1章引言第1章引言1.1研究背景我国整体经济水平随着改革开放发展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与重视。文化传媒作为大众服务领域重要的行业之一,能够使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多元化、促进文化繁荣的关键行业。自文化产业十三五规划启动以来,我国的影视制作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每年都有大量的电影电视剧产出,2015-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总体规模296.39增长至642.7亿元,电视剧的市场规模由2015年约736亿元增长至2019年约1340亿元。与之相对的是,影视行业的发展速度却在度过2015年的爆发期后不断放缓。影视制作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的投入占全年的营业成本的比重非常高,如果没有适当的风险控制机制,一个项目的失败就会导致整年度的业绩大幅下滑,所以,在此背景之下本文研究影视传媒企业的审计风险研究,希望对相关研究提供思路。1.2研究意义随着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审计研究应给予新兴行业一定关注。审计风险通常与其所在的行业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对影视行业相关审计风险的研究,应结合其行业特征进行。对影视行业审计风险的研究意义在于为注册会计师提供理论借鉴,尤其是对影视企业进行审计时,高效高质的对影视行业收入相关内容进行风险评估。因此,本文将收入相关内容审计与影视行业结合起来,分析收入项目审计的相关风险。一方面,有利于注册会计师结合影视行业的收入特点更高效的评判对审计造成的影响,帮助注册会计师更高质量的对影视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判断其风险高低,更有效的应对影视公司收入项目的审计风险。另一方面,影视公司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影视行业的收入项目进行研究,有利于投资者更理性的了解影视公司,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规避风险。1.3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国内外大量有关并购审计、审计风险、并购审计风险的文献资料,了解当前学术前沿对并购审计风险的研究,能够对行文有进一步的把控。对所阅读文献进行分析与整合,找出研究的线索和切入点。案例分析法:本文选用T影视公司进行分析,结合具体问题与具体数据,对审计风险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1.4审计风险的定义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对存在重大不实事项的财务报表执行了一系列审计程序后,仍未能发现问题,并发表了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这两个因素共同影响审计风险程度,构成审计风险模型。而检查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程序的过程中没有发现错报的可能性,它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和执行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与审计人员的工作密切相关。审计人员在执行相关审计程序的过程中,在审计风险模型的构架下,利用自身经验与专业知识对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做出合理判断。1.5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概念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存在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进行有效判断的因素的概率及可能造成的损失。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普遍认为包括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检查风险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是独立存在的,不受控制风险和固有风险影响,它取决于审计人员工作的有效性,是可以通过努力加以控制的风险。故对检查风险的识别与审计主体密切相关,一般可以从主体出发,对其进行分析。总体分为三个层次,即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方法。第2章T影视公司审计风险分析2.1T影视公司概况T影视公司公司成立于2006年,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四亿元人民币,实缴资本为一亿六千万元人民币。在2010年被选为优秀民营影视制作机构代表,2011年获得电视剧甲级资质认定,同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15年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登陆创业板,是国内较早实现IPO的影视公司。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公司的经营业务不断拓展,包括影视剧的投资制作、广告及后期制作、海外发行、电视综艺的投资制作、电影院线的投资管理、电影发行、娱乐整合营销、艺人经纪等多领域,并不断向游戏、动漫等泛娱乐产业延伸,业已成长为布局全产业链的影视标杆和国内影视内容生产的龙头企业之一。并且公司自成立起,逐渐与各演艺人员、导演及编剧达.成深度合作关系,成立多个明星工作室,并积极发展明星股东,于2011年起增资扩股,但2018年起,明星股东们纷纷减持,公司股东又逐渐走向去明星化,重新吸纳新股东。2.2T影视公司重大错报风险分析重大错报风险是公司审计前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注册会计师根据以往的审计经验和专业知识,以及事先掌握的公司数据资料,进行风险识别。在T影视公司公司的审计案例中,主要存在经营风险、内部控制建设薄弱、行业监管与竞争压力。2.2.1经营风险根据整体行业经营环境以及公司提供的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重点关注了T影视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因影视行业整体经济下行,影视市场价格发生变化。一方面,影视播出平台的影视剧采购价格已不复往年的高涨走势,对影视公司而言,其部分影视剧的销售价格逐渐下调,对公司营业收入造成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影视剧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易受社会大众主观看法的影响,作品被推出后,可能不被大众所接受。影视剧作为产品为公司带来经济收益,不仅是来源于播映版权的出售收入,还有播放后带来的持续性收益及衍生收益。这些都是因大众对所推出产品的接受程度高低而反映在关注度、视频点击率、收视率、票房收入、衍生产品的销售收入等指标上面的。据《电视剧内容管理规定》及《电影管理条例》规定,影视剧实行内容审查和发行许可制度,公司摄制的影视作品是要完全符合审查规定及政策导向的,一旦内容有违规之处、主创人员出现负面新闻或政策导向发生变化,影视作品都难以通过审核,作品无法按期进行制作或发行,对公司造成一定财务损失。注册会计师对相应政策及影视剧是否如期制作、发行,是否能收回投资的证明资料予以关注,这些关系着公司持续经营情况。2.2.2内部控制建设薄弱从控制环境看,T影视公司治理结构,与其他上市公司机构设置基本一致,没有明确体现出影视公司的特点,并从机构和人员设置上体现了对影视项目风险评估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足够专业的评估人员支撑,容易造成对项目风险预估不足,容易陷入困局。再就是从构成上看,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吴宏亮)持有T影视公司37.96%的股权,公司无其他持股在5%以上的股东,具有绝对控制权,任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任期自2011年08月起至今,同时其他董事李兰天兼任副总经理,郑敏鹏兼任副总经理和财务总监,古元峰兼任副总经理和董事会秘书,董事会与经理层人员重叠程度较高,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难以做到职权分离,对公司决策易多立足于自身经济利益,影响公司决策,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从而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如下图所示。序号姓名职务1吴宏亮董事长、总经理2赵健董事.3李兰天董事。副总经理4郑敏鹏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5古元峰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6王新独立董事7邬永东独立董事从整个行业来看,内部控制建设起步较晚,中小影视公司对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公司内部治理机构设置易浮于表面,实际发挥的作用是存在疑虑的。T影视公司每年出具的内部控制报告较为模式化,没有反映实际有用的信息,体现不出真实作用。这从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分析上也可以看出公司内部控制建设较为薄弱,对公司日常经营没有启到积极促进作用。并且内部控制建设也缺少与财务管理的紧密联系,影视公司的生产发展需要大量的现金流,又因公司财务人员观念及水平、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业务量大、成本核算复杂等原因,存在财务风险较高的问题,内部控制建设中是需要充分体现财务管理的。从管理人员的专业背景与员工构成,T影视公司的员工合计350人。而财务人员40人,硕士及以上学历背景的仅50人,具有财务专业背景的高级管理人员在高管中的比重大致为25%,并且大多非日常经营的管理人员,可以看出,公司管理层对财务不够重视,财务人员水平不够高。这些都说明了内部控制建设中不够重视财务风险。总的来说,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在制度层面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影视项目风险评估欠缺,缺乏与财务管理的联系,治理层与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责任划分不够明晰,在公司治理中的实际作用有限。2.2.3行业监管与竞争压力自影视行业中的税务风波、演员薪酬、流量造假、资本撤离等事件的爆发,影视行业的监管政策越来越严,逐渐进入强监管时代。严格把关网络节目的内容、导向、人员、片酬、审批等;对于演艺人员的薪酬方面加强管理,明确了制作成本的配置比例,严查企业、工作室与个人的偷税漏税情况,对于收视率造假问题,严禁签订收视对赌协议、收视率承诺,规范行业秩序。影视行业的政策监管趋严,对影视行业强化双向管控和逐渐规范市场,有利于企业进行项目的规范化管理,集中资源,提高产业效率,以及肃清行业不正之风,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就当前情况,由于行业监管政策变化,多项影视限制性条款出现,T影视公司公司投资摄制的影视剧集和拍摄计划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投入款项暂时难以收回。影视行业竞争激烈。影视行业逐渐进行电视剧-制播分离,民间资本逐渐进入市场,市场整体出现集中度低、市场份额分割严重,竞争度加强。与此同时,部分实力较弱的小微制作企业被逐渐淘汰。国内主营影视制作的A股上市公司中以华策影视、长城影视、华录百纳、华谊兄弟、幸福蓝海为例进行对比分析(如下表所示)。序号证券代码公司主要业务1300133华策影视影视娱乐内容提供、运营;产业战略布局22071长城影视影视业务:广告营销业务:实景娱乐业务3300291华录百纳影视业务;综艺业务;体育业务;营销业务4300027华谊兄弟影视娱乐板块;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板块;互联网娱乐板块;产业投资及产业相关的股权投资5300528幸福蓝海电视剧业务:电影全产业链业务这五家上市公司业务模块大多不拘泥于影视剧集和电影的投资制作业务,都向不同方向进行延伸拓展,特别是华策影视和华谊兄弟,向多元化、产业链化的方向发展,制定了较为详实的经营战略。同时在不同板块不可避免的出现重叠,相互竞争。而T影视公司的经营业务板块较为单一,也没有形成完备的产业链,容易遭受市场冲击。2.3检查风险因素检查风险与审计主体关系密切,审计人员的影视行业知识、审计经验、审计方法与程序的选用、程序操作等都会影响检查风险。检查风险是可以加以控制的,准确识别检查风险,总结经验教训,进行自我不断改进,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2.3.1审计人员缺乏行业专业知识审计人员的执行业务水平影响着审计风险,在重大错报风险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审计风险的有效办法就是降低检查的风险。我们传统的审计流程是审计的工作人员在审计时,被查单位需要将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会计凭证以及账簿和原始凭证资料,但影视公司不同,它除了上述所说的之外还需要结合影视行业的专业知识T影视公司审计的审计人员基本都是会计、审计专业人员,会计人员占绝大多数,对影视行业的特性与专业知识不够了解。而影视公司的专业知识,对于收入成本类科目、应收应付款项、存货、无形资产科目来说尤其重要,有利于在审计工作中设计执行更加合适的审计程序,充分把握审计风险点,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检查风险。2.3.2审计程序操作不到位对于这种规模的影视公司,以及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程序时,操作不到位,主要体现在审计业务的初始阶段上对审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由于是连续审计,没有完全按照要求执行风险评估程序,对部分程序进行了简化,大程度上是借鉴上一年度的底稿,省略了必要的审计程序。针对各科目与内部控制相关的测试和评估程序,也没有实施到位,多是仅反映在审计底稿的程序一栏,并没有实际执行。还有在对T影视公司的各子公司的审计时,审计程序就更为简化,这些都有可能导致风险加大。第3章T影视公司应对审计风险的对策3.1重视企业内部控制风险企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会对会计信息生成的过程进行监督,从而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企业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则难以保证,存在重大错报的风险。因此,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中需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完善。由于扩展业务范围的需要,影视制作企业往往会设立较多的上下游关联企业,治理层与管理层在公司内部或关联企业的兼任问题随之而生。这不仅导致权力集中下的舞弊行为,也会使监督人员缺乏独立性而发挥不到应有的作用。内部控制是公司的内部制度安排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目标,所以,注册会计师应该调查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了解企业实施的内部控制,避免有些员工越过企业直接虚报财务信息或者占用资产。注册会计师应重点关注由于其舞弊而可能造成的重大错报风险。3.2企业设计合理的审计程序在开始执行审计程序之前,审计人员应根据已经获取的审计资料,识别出的风险点,以及现实条件来设计合理有效的审计程序。尤其是针对影视行业,审计范围和内容越来越宽泛和复杂,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方位的综合考虑,设计更加合理的审计程序,做到对症下药。在数据时代,审计人员可以将计算机信息技术融入审计程序中,利用计算机实施数据挖掘和分析工作,全面剖析财务数据和非财务信息,定位风险点,并利用计算机程序,在审计关键点上设置风险提醒。公司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在数据网络化时代是至关重要的,影视公司的数据信息较为分散,需要充分利用电子证据,此时必须对公司执行控制测试,确定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由于项目的周期长,事务繁杂,对其执行审计程序时,为保证结论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综合运用多种审计手段进行审计,如对其项目成本进行审计时,库存盘点就不一定适用,需要综合原始资料的检查与函证程序相结合,并利用大数据,更好的核实成本,判断可变现净值的合理性。3.3提高审计人员的执业水平审计人员的执业水平是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关键。由于影视项目的独特性以及集团化、产业链化的发展趋势,使审计业务变得更加复杂,针对同类型的审计业务,事务所需要组建更加专业的审计小组,需要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事务所可以结合己有的审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影视企业会计核算等规范,联系具体审计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对影视类企业的具有针对性的审计行为规范及业务流程,不定期更新优化内容。会计师事务所组织人员进行规范化条文的学习,以及不定期的组织信息交流,进行案例式的讨论,互相学习对方优势,定期组织审计人员执业素养的培训以及进行不定期的考核,以提高审计人员的执业水平;对审计人员专业水平进行考核后的奖励制度也是对审计人员的一种激励,有利于促使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专业水平的良好风气的形成。3.4提高审计人员技术水平审计技术是审计人员执行审计工作的武器,良好的审计技术是提升审计工作效率与效果的关键,能有力防范审计风险。有效利用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加强信息化审计技术的运用,在审计工作中引入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扩宽审计范围。对于影视公司而言,强化信息与数据的共享与运用,充分利用以往的审计工作中获取的有效信息或数据,加强合作,形成一个影视文化数据库,简化数据信息的采集工作,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分析,辨析审计证据的真伪,以及扩大审计范围,在现场审计中运用电子数据审计、系统审计等数据化审计工具,找准审计风险点。重视对信息化审计人员的培养工作,做好技术培训工作,提升审计人员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以及数据综合分析能力。第4章总结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目前的审计模式主要采取的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审计风险模型的构建因素为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识别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确定审计方向,向审计重点领域分配审计资源,采取适当的审计程序,以保证审计质量。但是,由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不到位、审计证据不充分导致的审计失败频频发生。目前的风险导向审计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对一些诸如影视业的新兴行业缺少关注。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愈加需要提高对审计风险的重视程度,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本文分析了T影视企业的审计风险,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两方面出发,分析现状然后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建议,希望对企业有所帮助。参考文献:[1]刘明辉、高级审计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149-225.[2]FlintC,FraserIAM,HatherlyDJ.Businessriskauditing:Aregressiveevolution-Aresearchnote[J].AccountingForum,2008,V32:143-147.[3]FukukawaH,MockTJ,WrightA.AuditProgramsandAuditRisk:AStudyofJapanesePractice[J].InternationalJournal
网址:《影视传媒企业的审计风险及对策研究【7000字】》.docx https://mxgxt.com/news/view/1388393
相关内容
电影行业舆情风险及对策研究企业公关传播策略规划.docx
《电商直播背景下古井贡酒企业营销策略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7000字.doc
网络综艺节目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docx
新媒体社交平台内容创新及运营策略研究计划.doc
影视娱乐业多元化营销策略及内容制作研究.doc
电视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的传播策略及问题分析【11900字】.docx
论新媒体环境下娱乐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失范及对策【10700字】.docx
现代企业促销策略研究
财产保险行业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