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3 08:40:54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王杨林
李哲(左)在《十八罗汉收大鹏》中表演。福建京剧院供图
记者从福建省文联、福建京剧院获悉,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26届曹禺戏剧文学奖颁奖晚会前晚在上海举行。福建京剧武戏演员李哲携“武韵风华”折子戏成功“揽梅”,喜获梅花奖。他是福建省首位参评梅花奖的武戏演员。
精心打磨三折剧目
5月8日至21日的终评活动期间,来自11个戏曲剧种以及话剧、舞剧等不同艺术门类的17名入围演员齐聚上海,通过剧目现场展演角逐梅花奖。
5月13日下午,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李哲以《林冲夜奔》《十八罗汉收大鹏》及新编历史剧《江海风流》片段“南京之战”三折剧目登场,参加梅花奖终评竞演,向观众展示了深厚的京剧武戏功底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为备战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省文联、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及省戏剧家协会的指导与推荐下,福建京剧院创作团队历时数月,精心创作上述三折剧目。剧目历经十余次剧本研讨、排练修改、提升打磨,入选终评,以“小舞台见大乾坤”的折子戏形式,向全国观众展现京剧的行当之美、技艺之精。
晚报读者曾免费欣赏
今年4月26日、5月6日,“武韵风华”武生李哲京剧折子戏专场在福建凤凰剧院上演,为福州观众带来了上述三折剧目。本报“福晚大舞台”经与演出方协商,邀请晚报读者免费欣赏演出,反响热烈。
《林冲夜奔》这出戏的内容取材于《水浒传》,讲述的是林冲被高俅迫害之后投靠梁山的故事,李哲饰演林冲。这出戏中,李哲以“圆场如飞”“剑舞惊风”等程式化表演,配合昆曲“双调·新水令”套曲,将“走边”“摔叉”“鹞子翻身”等技巧融入表演,表达戏中人物的心境。
《十八罗汉收大鹏》这出戏说的是唐僧师徒四人途经狮驼岭,遇青狮、白象、大鹏阻路。孙悟空力降青狮、白象,却误中金翅大鹏之计,唐僧被掳走。后经过一番缠斗,金翅大鹏被降伏。李哲饰演金翅大鹏。这出戏亦庄亦谐,既有“打群架”的热闹场面,又暗藏禅意哲思。
《江海风流》讲述了南明时期郑成功与浙江张煌言联合抗清,却功败垂成的历史故事。李哲饰演的郑成功在戏剧舞台上是“武生应工”,打斗动作干净漂亮。他在表演中充分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发挥京剧行当的表演特性,赋予人物鲜明的艺术个性。
坚守武生情怀
李哲是福建京剧院武戏的第四代传人,一级演员,工武生。他是第六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首届中国京剧流派班学员。他师承李幼斌、梁斌、张幼麟、王全熹、杨少春、张四全等,常演剧目包括《林冲夜奔》《蜈蚣岭》《挑滑车》《三盗令》《大闹天宫》等。
李哲曾获第二届全国武戏武打比赛最佳表演奖、第29届福建省戏剧会演个人表演一等奖等。
李哲表示,他在11岁时开始接触京剧,当时就被武戏的刚劲利落深深吸引。在练功房翻跟头、耍枪棒的日子,是他童年最珍贵的记忆,武戏早已融入他的艺术生命。他坚守的是“戏台方寸、天地肝胆”的武生情怀。
20人21次获得梅花奖
梅花奖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据了解,福建是戏剧大省,至今已有20人21次获得梅花奖(含“二度梅”1朵)。福建戏剧人已有27部作品荣获曹禺戏剧文学奖。
5月17日,第26届曹禺戏剧文学奖在上海揭晓,5部获奖作品涵盖多剧种。其中由省文联会同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戏剧家协会推荐选送的闽剧《画网巾先生》(编剧:戴先良)位居榜首。
本届曹禺戏剧文学奖终评评委会还推选出5部提名作品。其中,福建省梨园戏《促织记》(编剧:林清华)名列提名榜单。(记者 王杨林)
【责任编辑:陈颖】
相关新闻
陈君恩等7位全国自强模范在榕宣讲 展现新时代残疾人的精神风貌(2025-05-23 07:53:57) 事关福建29116名考生!省教育考试院公示(2025-05-22 19:29:41) 著名画家吴东奋画展暨作品捐赠仪式在福建博物院举行(2025-05-22 16:10:04) 福建暴雨预警Ⅳ级!22~23日中北部地区有分散性暴雨(2025-05-22 10:58:30) 闽苑武韵绽芳华——写在福建京剧演员李哲摘得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之际(2025-05-22 09:25:05) “闽东之光 画说太姥”美术作品展开幕(2025-05-22 09:20:39) 2025年福建省未成年人主题活动周日启动(2025-05-22 09:20:39) 福建京剧武生李哲获中国戏剧梅花奖(2025-05-22 09:15:49) 福州市8家单位获评国家级学会创新驱动服务站(2025-05-22 08:29:34) 南铁发布蓝色预警 停运部分旅客列车(2025-05-22 08:22:16)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