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酬令”真的能限制明星天价片酬吗?那综艺节目应该怎么算

发布时间:2025-05-22 09:24

据《2017年中国名人收入榜》显示,上榜的100位高收入名人中,仅有林丹、朗朗两人不属于影视歌行业。

有媒体报道,一部制作费3亿元的电视剧,明星可拿走2亿。如果按月工资6000元算,明星们拍这样一部戏赚的钱,相当于一个普通人2700多年不吃不喝的所有收入。

日前,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演员委员会、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联合发布《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

《意见》指出,各会员单位及影视制作机构要把演员片酬比例限定在合理的制作成本范围内,全部演员的总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不超过总片酬的70%,其他演员不低于总片酬的30%。

但事实上,“限酬令”真的可以遏制天价片酬吗?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综艺节目片酬应该怎么算?

“限酬令”真的能抑制明星天价片酬吗?

坦言之,演员天价片酬的出现背后正折射出如今整个影视剧行业市场的不成熟、不规范。而有关明星天价片酬最多的吐槽就是它严重挤压了编剧、后期等其他方面的投入,最终导致影片质量上不去。

据相关资料显示,近些年确实有一些小成本制作的优秀影视剧获得过较好的反响,于是有人觉得影视剧的钱很好赚,大量的资本一窝蜂地往里投,导致整个圈子热钱太多、急功近利,都想快速获取高额回报。这就是天价片酬出现的市场机制。

有业内人士曾对媒体表示,演员圈内有句行话:“要么看戏,要么看钱”,不少影视剧质量差,没有内容优势,一味依赖明星。很多电视台、视频网站等根本不重视影视项目的剧本、制作和定位,只关注明星阵容,如果有某当红明星参与的剧目,就提高购剧价格,这样一来,片酬自然被提高。

此外,随着大量资本涌入影视娱乐行业,中国影视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多种电视剧品类呈现爆炸式增长。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知名演员参与的剧集更易吸引关注,拥有相对稳定的收视率。因此,资本与明星一拍即合,成为“天价片酬”的重要推手。

但“限酬令”出台以后,真的可以解决明星天价片酬的问题吗?央视发表评论员文章称,寄希望于“限酬令”就能让全行业药到病除,未免太过乐观。在影视剧行业,明星大腕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较大,甚至和影视投资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限酬令难免产生副作用甚至连锁效应。有些明星会秉持“拿多少钱干多少活儿”的态度,大幅削减工作量。甚至本该参加的剧本研讨、宣传推广等活动,也不愿再参与。

更重要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太多办法能够规避“限酬令”而使明星的利益不受影响。

例如,许多明星都拥有自己的制作公司或工作室,片酬可以换成各种名目进入工作室的账目,而不需直接落入明星演员的腰包。此外,明星还可以增加“制作人”“顾问”等各种头衔,心安理得地将降薪差额补齐。

明星上真人秀好像赚钱更快

本次“限酬令”围绕的重点在于影视行业,而众所周知目前国内的明星参与综艺节目的片酬,比参演电视剧、电影等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而跟演戏相比,明星上真人秀综艺似乎更加轻松,来钱也更快。

据新京报,2015年国内综艺节目215档,至2017年基本以每年两百多档的速度递增。综艺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有限明星资源的争抢,让节目制作预算的天平,倒向了艺人薪酬。

随着《奔跑吧》、《极限挑战3》、《中国新歌声2》以及网络综艺《中国有嘻哈》等综艺节目的热播,那些曾经只活跃在影视圈、音乐圈的明星——邓超、黄渤、那英、吴亦凡等逐渐走下“神坛”,圈粉无数,从而也吸引更多一线大咖投身综艺节目。

有媒体报道,去年9月,认证为“资深综艺节目制作人”的博主曾曝光明星参加真人秀的片酬:范冰冰以8000万元一季的片酬排在第一,徐峥的《食在囧途》单期片酬600万元,总片酬达到7500万元。

明星参加综艺增加曝光机会,也能进一步推动电视剧片酬增加。但综艺节目和影视剧又有很大的不同。大部分影视剧的更新密度和播出长度超过综艺节目,粉丝粘性更强,流量支撑更久。综艺节目更看重有趣和新颖,明星请得再多,内容老套,环节无趣,场面尴尬,观众可能看一集就会失去兴趣。

说到底,高片酬是综艺节目快速发展累积的畸形产物。财大气粗的广告商集中涌入,节目方在内容创意和团队素质方面无法跟上,于是纷纷引入“舶来品”,频频复制火爆节目,能做的就是用更多的钱请来更红的明星,“简单粗暴”地追求收视率和点击率。

这种套路在综艺发展初创期或许有效,但随着节目数量日益增多,平台竞争愈发激烈,这种“砸钱”的明星套路已显疲态。《挑战者联盟》天价邀请范冰冰、吴亦凡,依然收视惨淡,败就败在内容的乏味上,感觉是“跑男”的同台翻版。

据公开数据显示,去年综艺节目数量相较2015年翻了一倍,然而,面对近400档的综艺总数,观众表现出的却是审美疲劳与心理麻木,综艺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有限明星资源的争抢,导致明星片酬暴增。

某业内人士透露,健康的明星片酬跟制作费的比例是五比五,而现在一般是七比三,甚至高达八比二。“一档节目的出品方、出资方很多,包括冠名商、特约赞助,带着硬广,一季节目谈下来好几个亿。打个比方,一个亿的费用,7000万甚至8000万给明星。”

制作费用下降,质量难得保证。观众对节目本身兴趣寥寥,只为追逐大牌明星。资本哄抬明星片酬,由此进入恶性循环。

某电视评论人表示,很多时候,明星片酬是炒起来的。“其实一开始,一线明星不见得想来,但价格高到离谱时,比如市价2000万被抬到6000万,最后还是选择来吧。很多明星是通过抬高价格婉拒,但后来发现这些金主确实有钱,多高都出得起。”

天价片酬并非无解 日韩经验值得借鉴

结合日韩的经验来看,明星的天价片酬也并非无法可解。乐正传媒研发与咨询总监彭侃介绍,在海外,一般通过行业协会和电视台限定,乃至国家出台政策调控等多种方式来控制明星片酬。

以日本为例,各大广告代理机构以及各个电视台的选角部门会进行市场问卷调查,充分了解观众偏好后,结合历史数据制作出明星的潜在收视排行,再综合考虑明星的业内地位、知名度、演技等其他因素,给出不同的片酬标准。

在韩国,为了限制大牌艺人漫天要价,业内也制定出了“出场费标准”,按照艺人的资历、地位、演出的分量等分成大约18个档次,出场费逐层递加,到18级封顶。

日本目前综艺节目收入最高的艺人薪酬是300万日元(20万元人民币)一期,能拿到这个价格的都是王牌主持人。第二段位的是150万日元到300万日元,这样的是经常在电视节目上露脸、曝光机会较多的艺人。

再往下就是名气不大的搞笑艺人、杂志模特、性感女星等,一期节目能拿到50万日元到150万日元。“日本几大电视台目前都基本遵照这种标准执行。”彭侃说。

也许未来某天,很有可能出台关于明星参与综艺节目的“限酬令”。但无论如何,还是希望出品方、制片方以及明星们可以多给市场一些沉甸甸有分量的剧和节目,让人们记住的是作品本身的质量以及演员的演技,而不是高片酬。

毕竟快钱赚完了,一转身泡沫也就散了。

(资料来源:中新经纬客户端、澎湃新闻、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北京日报)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限酬令”真的能限制明星天价片酬吗?那综艺节目应该怎么算 https://mxgxt.com/news/view/1359122

相关内容

“限酬令”真的可以遏制天价片酬吗?媒体:明星拍综艺价更高
“限酬令”可以遏制天价片酬吗?媒体:明星拍综艺价更高
限酬令限制明星拍戏收入 但他们在综艺节目赚回来了
综艺天价片酬,再见!《极限挑战》《奔跑吧》等节目嘉宾被限薪
广电限薪令落地 “综艺咖”天价片酬要“凉凉”
艺人总片酬不能超过80万/期,来钱快的综艺行业也要被限酬了?
明星“天价片酬”梦碎?综艺片酬将严控
娱乐圈限薪令,明星演员能否再拿天价片酬
严令难限?“天价片酬”再上热搜
综艺限薪令最新消息:赵薇舒淇退4000万片酬,王菲退了9000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