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叶圣陶、季羡林等10位名人对“日记”理解

发布时间:2025-05-22 01:30

今天我们一起看看那些知名人物是如何理解日记的,从上百个名家语录中选些了10位供大家多视角来理解日记,其中涉及日记的价值、内容、方法等。为了不被它们的观点淹没,先说一下馆长自己的吧,哈哈

日记是我们生命最忠实的听众和记录者”

日记是我们生命最忠实的听众和记录者。你记或不记,它就在那里。记得越多,它就越丰盈,带给我们生命的滋润也就越充沛。

写日记(或者说记录)是个很底层的诉求,用来留住美好/痛苦/平淡。时间久了,它的价值就如老酒一样,历久弥香,越久越香(珍贵),这个酒可以自己喝,也可以和最亲近的人一起坐着摇椅慢慢品尝,或者留给后一代,都是极美好的。

——馆长说

《坚持写日记的好处》(One Advantage in Keeping a Diary):“在日记中你可以找到证据,证明人们曾在今天看来难以忍受的境况中生活过、环顾过,并且还把观察结果记载下来,也就是这只右手曾像今天这样动过。我们由于有可能回顾过去的情形而变得更加聪明,为此就更有理由不得不承认我们那时的奋斗所具有的勇气,尽管在奋斗中不免存在着非常肤浅的无知。”

——弗朗兹·卡夫卡

我写日记,有感即发,文不加点,速度极快,从文字上来看,有时难免有披头散发之感,却有一种真情流贯其中,与那种峨冠博带式的文章迥异其趣。我爱上了这些粗糙但却自然无雕饰的东西……

——季羡林《清华园日记》

日记是岁月的保险柜。如果你热爱人生,就一定会无比珍惜自己的经历……如果有日记作为依凭,即使许多年前的细节,也比较容易在记忆中唤醒。在这个意义上,日记使人拥有了一个更丰富的人生。

日记是灵魂的密室。人活在世上,不但要过外部生活,比如上学,和同学交往,而且要过内心生活。内心生活并不神秘,它实际上就是一个人与自己进行交谈……有的人只习惯于与别人共处,和别人说话,对自己却无话可说,一旦独处就难受得要命,这样的人终究是肤浅的。

日记是忠实的朋友……别的朋友总有忙于自己的事情而不能关心你的时候,而日记却随时听从你的召唤,永远不会拒绝倾听你的诉说。一个人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他仍会有寂寞的时光,但不会无法忍受,因为有日记陪伴他。

日记是作家的摇篮。要成为一个够格的作家,基本条件是有真情实感,并且善于用恰当的语言把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在这方面写日记是最好的训练,因为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一个人总不会把空洞虚假的东西献给自己。……

——周国平《写日记的习惯》

一个人活在世上,可能庸庸碌碌地过一辈子,然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就离开了尘世,因此我常鼓励别人写笔记,把生活、感受、思想记录下来,这样,

一则可以时时检视自己的生命痕迹;

二则透过静心写笔记的动作可以“吾日三省吾身”;

三则逐渐使自己的思想精明有体系。

一天写几页笔记不嫌多,一天写一句感言不嫌少,深刻的生命、思维就是这样成熟的,如果我们不能在急速流过的每一天,为生活留下一些什么,生活就会如海上的浮沤,一粒粒破灭,终至消失。

——林清玄《你还会每天写日记吗?》

故教小学生作文,只须教写日记;日记做得好,能小能大,能叙事、能描写、能发议论,论文可不写而能。”由此观之,只要写好了日记,叙事文、抒情文、议论文皆可写好。所以,写好日记,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

——林语堂

我喜欢我这块家园,我在此散步,我在此沉思,我在此独语,我在此休憩。每当在大雾弥天的阴冷气候中迷失了路途,我总要回到我这个温暖的家园擦拭我的双眼;每当从世俗的战场厮杀归来,我便在这块干净的家园舔干身上的血迹;我可能从不会在大庭广众中皱一丝眉头,可我完全有可能在自己的家园里失声痛哭;我假如在人生的旅途中尝到一盏美酒,我也一定要留下一两口让我在自己的家园里独斟独酌。因为这是我的家园,是我的,仅仅是属于我的。

——沙叶新《日记,我的精神家园》

日记每日须分三类写之:一、动止。又别为二:甲,为己之行为动作;乙,对人之言语、交际、应酬,皆须直直无隐,并自省其善恶是非。二、学问。凡读书、阅报、或听闻人言有关于学问之有参考者,皆书之;三、思想。凡读书偶有所得之新义或与人谈论而有新发现之道理,即记之。

——宋教仁

介绍最良的修养方法,介绍最良的求学方法,介绍最良的练习文字方法,请君从一月一日起作日记,今日为一月一日矣。详记反省,则志清明,不昏不怠;反省而未改过,莫自馁,且加倍责志;详记求学处事心得,则养成注意习惯,求学兴趣日有进益;详记则每日可藉人练习文字,文多作然自长进。详记则生趣味,每日至少记百字以上。定时记则成习惯,每日睡前半小时或一小时决作此用,莫因他事闲聊,莫待他日补记。与朋友相约同记,则彼此观摩,不敢懈怠。

——恽代英

我还是劝你们每天写一段日记。一来是考验自己坚持写作的毅力和恒心,二来是你们每天生活中绝不只是吃饭、上学、睡觉……你的周围可写的事情多得很!如风、霜、雨、雪的情景;父母老师、兄弟姐妹,同学的一句或一件使你永远不忘的话或事;课文或书籍中一段动人的文字,只要能在你头脑中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的,都可以写或记下来。这是练习作文的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希望你们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

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只要能把自己对这一天周围的一切事物的真情实感自由畅快地写下去,留下心泉流过的痕迹,就好。当然应人之请,也可以公开。这是我的一点意见。

——冰心

日记材料是个人每天的见闻、行为以及感想,包括起来说,就是整个生活。我们写日记,写作这件事就跟生活发生了最密切的联系。从这种联系逐渐发展,以至著书立说,述作等身,总不会违反现实,或者取那种不真诚不严肃的态度。我们从日记练习写作,这就跟现代语文教学同其步趋。由此锻炼得来的写作能力,必然深至着实,决不会是摇笔展纸写几句花言巧语的勾当。……因思古来贤者皆有日记,所以记每日所做所思所得种种,我于是亦敏之而作日记,而非敢以贤哲自比也。以今日为十七岁之第一日,故即以今日始。且我过失孔多,己而察之,志之日记,己而不察,人或告之,亦志之日记,庶以求不二过也。

——叶圣陶

网址:冰心、叶圣陶、季羡林等10位名人对“日记”理解 https://mxgxt.com/news/view/1353161

相关内容

季羡林先生未刊日记初探——尘封的记忆:季羡林先生的第一次泰山之旅
叶小沫忆爷爷叶圣陶二三事
三峡博物馆藏贝叶经 季羡林曾鉴定:颇为珍贵
季羡林日记中的人与事:真味只是淡 至人竟是常
季羡林散文《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记忆中的季羡林先生
郭羡妮和陶大宇是什么关系
“国学泰斗”季羡林逝世已有10年了,其子女现况如何?
李长之与季羡林的交往
河南作家孙全鹏获第六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