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时装周跻身“五大” 数读全球时尚地标活力

发布时间:2025-05-21 22:44

新华财经上海7月10日电 “全球时尚产业指数·时装周活力指数(2018)”10日在上海发布。与去年首次发布的指数报告相比,世界四大时装周依然保持前四名,上海时装周和中国国际时装周分别提升至第五名、第六名。时尚的感受存于每个人的心中,千人千面,时尚盛会的热度可否通过测量得出?通过媒体、消费者、时尚品牌与时装周的“互动”,考察其“参与”情况,指数尝试为各大时装周画出“热力地图”。

指数为时装周“测热度” 中国时装周排名提升

指数从全球主流时装周中,选取确定了十个时装周作为最终样本池。2018年度全球时装周活力指数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十大样本时装周梯队分布效应明显,四大时装周位列前四,形成第一梯队,平均得分为0.6885,与传统认知一致。上海时装周、中国国际时装周与东京时装周为第二梯队,其平均得分为0.2933。首尔时装周、俄罗斯时装周和孟买时装周紧随其后,居于第三梯队,分数均值为0.0989。与去年相比,米兰时装周排名由第二下降至第四,作为中国时装周的代表,上海时装周、中国国际时装周分别提升一位,至第五、第六位。

全球时尚产业指数·时装周活力指数(2018)排行榜

活力变幻的潮流世界,该如何衡量?指数设置了三个一级指标、十个二级指标,从“媒体传播度”“商圈辐射度”“要素聚集度”三个维度来看待一个时装周的活力值。指数意在通过上述指标,促进时装周从“秀场”转为“市场”,从“作品”向“消费品”价值转变,以求促进时装周平台和参展个体的双赢。

全球时尚产业指数·时装周活力指数评价模型

三个维度解读时装周 中国时装周“商圈辐射能力”尚待提升

从媒体传播度来看,巴黎时装周、纽约时装周、伦敦时装周和米兰时装周位居前四,传播范围广、力度大;上海时装周、中国国际时装周、东京时装周属于第二梯队,传播相对较强;首尔时装周、俄罗斯时装周、孟买时装周处于第三梯队,未来在媒体传播上的提升有很大空间。媒体传播度梯队布局和综合指数一致。从二级指标看,纽约时装周借助时尚达人、意见领袖社交媒体互动,扩大传播影响力,在网络媒体传播量上最高。上海时装周在搜索热度和内容话题布局上表现突出,中国受众对于上海时装周的关注日益上升,在微博内容话题分布上,上海时装周的“企业”“明星”“时装周本身”布局在十大时装周中最为均衡,有利于呈现更为全面、立体的时装周信息、形象。

媒体传播度综合评价

从商圈辐射度来看,巴黎、米兰时装周具有较大优势,表现出很强的消费带动力。时装周是设计师和时装品牌展示交易的重要平台,能够有力拉动所在商圈消费规模,并带动城市的多元时尚消费。首尔时装周在此项目中表现突出,跃升至第四位。究其原因,因其吸引了大比例的高收入水平和高消费自由度客群。从二级指标看,“商圈消费客单价”分项表现最突出的巴黎时装周客单价近2万元人民币,上海时装周客单价超过3000元人民币,与上一年相比客单价上涨1300元,在商圈消费上实现了较大涨幅。

商圈辐射度综合评价

参与品牌数量、时装发布与活动数量、知名国际品牌参与度构成了时装周的“要素”。从要素聚集度来看,三个梯度依然成立。时尚品牌嗅觉灵敏,从品牌参与时装周的情况看,巴黎时装周参展品牌数量最多,为500余个,上海时装周参展品牌近200个,仅次于四大时装周,位列第五。品牌与时装周的“互动”也体现出了特色。纽约时装周吸引了不少中国品牌,以2019春夏纽约时装周为例,19个华人品牌参与其中,“李宁”等品牌登上纽约秀场,体现了国产品牌在创新、创意上的提升和进军时尚领域的热情。上海时装周和首尔时装周的参展品牌数量呈上升趋势,体现了时装周承办水平的提升,也展现了亚洲时装市场的规模在扩大,越来越多的本土品牌在崛起,更多国际品牌也希望通过如上海时装周和中国国际时装周的途径来争取新兴时装市场。

要素聚集度综合评价

国内时装周各具特色 差异化发展寻找“自我”

指数还对中国国内的几个时装周进行了分析。上海时装周“亚洲最大订货季”角色凸显,并逐步向多元化服务平台延展;中国国际时装周强调扶持独立原创设计、传播优质生活方式;深圳时装周致力于设计创新和促进商业落地;大连时装周则以推进自主品牌建设和设计产业发展为重点;厦门时装周突破以传统走秀为主的规划,突出互动和产业深度研讨,重新定义时尚周;武汉时装周融入荆楚特色,时装周与城市文化紧密结合。

指数对中国国内时装周期间的相关商圈消费情况进行了研究。报告发现,在上述六个时装周中,有四个城市的数据显示,时装周期间的所在商圈消费额高于非时装周期间。时装周的举办,对于所在商圈餐饮、旅游住宿、时尚生活等产业的影响几何?指数显示,三个国内时装周,对餐饮住宿有明显推动作用。

除了商圈之外,指数还对六个国内时装周举办城市的时尚产业发展、时装周参展品牌消费情况进行了研究。

时尚产业与城市时装周的发展相互促进。2015-2018年,中国时尚产业年消费总额逐年增长,由32657亿元上升到53407亿元,但与去年相比占社会总消费比重有所下降,由7.5%下降至5.93%。在整体经济趋于稳定甚至增速放缓的前提下,2018年时尚产业增速也在放缓,但仍然是中国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全球时尚产业指数·时装周活力指数”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东方国际集团共同发布。该指数于去年3月首次发布,填补了时尚界量化分析的空白,向全球时尚界发出了“中国声音”。(张洁)

网址:上海时装周跻身“五大” 数读全球时尚地标活力 https://mxgxt.com/news/view/1351039

相关内容

上海时装周跻身“五大” 数读全球时尚地标活力
全球时尚产业指数· 时装周活力指数报告
时尚不掉线,秀场“云”上见 ——上海时装周携手天猫开启全球首个云上时装周
最新一期时装周活力指数发布,AIGC重塑传统时装周
全球时尚产业指数
永不停歇的盛宴 上海将举办世界时装周 引领全球时尚潮
海上观澜│上海时装周塑造时尚生态新引擎
连续9天全民时尚派对!上海时装周时尚周末登陆静安嘉里中心
2024上海宠物时装周圆满收官 Petstar全维展示人宠时尚生活
2023年巴黎时装周:全球焦点的时尚博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