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自我》:哈佛心理学教授“建构

发布时间:2025-05-21 15:27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文/石墨杨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的序言中写道:“精神永不停止,始终不断前进,不断赋予自己新的形式。”这种永不休止的前进,就是本书的主题。

《发展的自我:自我成长中的过程与问题》一书是哈佛心理学教授“建构 - 发展”心理学开山之作。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发展出全新的自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潜能。

罗伯特·凯根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是在我们追寻社会意义与生活意义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作者是美国罗伯特·凯根 Robert Kegan 罗伯特·凯根出生于1946年8月24日,系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佛教育研究生院心理学教授,麻省理工学院专业心理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马萨诸塞州贝尔蒙特临床—发展研究所所长。

凯根以其两大贡献著称国际心理学界。第一,他认为解决心理问题的手段不是咨询而是“自然疗法”,即在生活、学习、工作与关系中疗愈。 第二,他创立了“建构—发展”理论,由此确立了他在心理学界的学术地位。 这部《发展的自我:自我成长中的过程与问题》是凯根的代表作。

今天影响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各种人格心理学,可能都在以某种方式引导我们对心理学进行深入研究。书中说:我们这些专业人士对意义的建构有双重的参与:了解病患将自己和世界联系在一起的方式,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他的经历对他意味着什么,而这其中也包括他在咨询关系中与我们一起的经历。

“意义”具有相当宽泛的内涵,包括我们对他人、自己与关系的认识,包括我们的经历、当下与未来的预期,这也需要我们做出决断与取舍。

在追求意义的过程中,我们既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我们需要有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来维系内在世界与外在关系之间的平衡,当我们由一个发展阶段过渡到另一个发展阶段时,也会出现失衡的状态,这也是自我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动态失衡的过程中,我们会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文化、社会文化、同伴团体等,我们以“沉浸”的形式接受着文化。一旦我们接受的文化与我们的认知水平不相匹配时,便会出现冲突,这种冲突也正是发展的契机。

罗伯特·凯根把人一生的自我发展分为六个阶段的演化平衡,每个阶段我们都将面临不同的挑战,如果我们能从容应对它们,便能发挥自我的潜能。

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演化停滞,其中包括未被认识的让·皮亚杰的才华;道德意义构建的演化;自我的解构。第二部分是自我的自然“危机”,其中包含一体化自我的消长;冲动性自我的消失;唯我性自我的消长;人际性自我的消长;法规性自我的消长;自然疗法。

在过去的100年中,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和发展主义(develmentalism)这两大观点几乎已经影响了理智生活的各个方面。前者认为人或系统组成或构成现实,后者认为有机系统按照稳定和变化的规律性原则在各个时代进化。

这本书的主题是人,这里的“人”被理解成如同运动着的物体那样是活动着的人——一种不断进步,致力于赋予自己一种新的形式的运动。

文化、家庭、环境、经历、个体认知水平等因素,如何影响我们成为自己?我们如何在存在之虚无中找到人生的意义?在这本书中,我们能找到想要的答案。

正如临床心理学博士李松蔚所言:“凯根在这本书里为人生做了“剧透”,他用妙趣横生的手法,给我们成长的地图与如何意识到并突破限制的答案。”

墨杨世无双,赠君一枝梅!

网址:《发展的自我》:哈佛心理学教授“建构 https://mxgxt.com/news/view/1343937

相关内容

克劳迪娅·戈尔丁:哈佛大学第一位女性终身教授
哈佛大学教授戈尔丁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她揭示了男女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
书荐丨《八十本书环游地球》:哈佛大学教授的80堂文学课,不可错过的各大洲经典之作
专访哈佛教授:亲子互动,最关键的是什么?如何建立好的亲子关系?
程相占:哈佛访学与人生下半场
女性学者首次独享诺贝尔经济学奖,哈佛大学教授克劳迪娅·戈尔丁获奖
哈佛教授桑德尔北大演讲:金钱与公正孰更重要
机器时代的微观结构——康奈尔大学教授莫林·奥哈拉做客清华五道口
第三位女性得主诞生!哈佛教授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布!哈佛教授戈尔丁获奖,简历、成就速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