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角下的亲密关系沟通障碍:冷淡回应

看完新一期的综艺《再见爱人4》,心情蛮复杂的,透过麦琳和李行亮这对夫妻,我深深感受到了他们沟通的无力感——麦琳在说麦琳的,李行亮在说李行亮的;麦琳在给李行亮讲感情,李行亮在给麦琳讲“逻辑”。
看得出李行亮对麦琳有感情,且很深厚。俩人一起共度过人生最艰难的生死与悲欢离合,那种羁绊也让他俩每一次都坚定地说不想离。
但很多时候,一段亲密关系会在长达多年的吵架和冷战中慢慢消耗殆尽。甚至有的夫妻并不是因为彼此不够爱了,而是因为失去了耐心,失去了沟通的欲望,最终心灰意冷,不得不离开自己心爱的爱人。
在爱的世界里,沟通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金钥匙。这句话恰当地概括了亲密关系中沟通的重要性。确实,有效的沟通是维持一段关系健康和活力的关键。它不仅能够帮助亲密关系中的俩人理解彼此的需求和期望,还能够预防误解和冲突,促进更深的情感连接。
就像萨拉·罗赞图勒在《沟通的力量》一书中所写道的一般:“沟通不是简单的谈话,而是重获新生的入口。”
恋爱很简单,相处却很难,亲密关系的痛苦里,高频率出现的莫过于“我和对方沟通不了”。你想好好把问题说清楚,可另一半却想方设法逃避。或者俩人都很努力去沟通,但总是感觉讲不到点上。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假性亲密关系”。表面看上去关系挺好,实际上两颗孤独的心在自说自话,久久没有心的触碰。
正如约翰·格雷(John Gray)博士在他的著作《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一书中所写:“男女思维的差异性,正是因为双方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才给两性关系带来很多困扰和麻烦。”
男人女人在一起交流,就如同来自两个不同星球的人,听不懂对方在讲什么。且男人多数又不擅长表达情感和内心的想法,更偏逻辑理性思维。女人则习惯性倾诉情绪,期望能够得到另一半的回应。
因此,在女人看来,会觉得男人心里藏着很多心事却不讲,而在她需要安慰的时候,他给出的却总是缺乏人情味的分析和说教。反而这个时候,男人往往更会觉得女人矫情、过于敏感、想法太多、难以琢磨。总觉得女人对自己提了很多要求,感觉到被限制,从而总想要自由。
所以,不是女人不讲道理,而是道理是非对于她来说并非沟通的核心,更重要的是自己是否被另一半看见,理解并支持。因此,虽然男女思维有很大差异,但是两性关系出现裂痕的本质,还是沟通方式不当。
美国休斯顿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罗兰·米勒在其著作《亲密关系》一书中写道:“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如何有效沟通。”
人性的本质就是会为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挣扎,质疑自己是否被爱或被接受,因此,想要问你的另一半是否还像一开始那样爱自己,尤其是对未来感到不确定时。
也就是,当你需要隐匿内心的挣扎,搭出一个空壳,假装成另一个自己的时候,你会感到和另一半的距离感,感到不被看见和不真实。
其实,展露自己脆弱一面也是有风险的,有被拒绝的风险,有得不到你自己想要的回应的风险,有被辜负的风险。就像麦琳和李行亮,李行亮不想放弃麦琳,但他无法、也没有勇气说出自己对麦琳的不满(李行亮就在怕他自己展露后的这个风险);而麦琳,也感受得到李行亮对她的不满,但她既想证实,又害怕靠近那个真相,为此她后退。所以,李行亮的纠结,麦琳的拧巴,导致他俩总说吵不到一个点上,永远聊不明白。
另外,羞耻感的乱入更是让彼此打开自己变得难上加难。因为把自己的内心打开后却不能被另一半全盘接受,反而是被拒绝或者践踏,这可能是亲密关系上最可怕的事情之一了吧。


美国休斯顿大学的研究教授布雷内·布朗博士的研究课题就包括亲密关系中的羞耻感、脆弱性和同情心。根据她的观察,她认为:当女性感到没有被倾听或认可时,她们会感到羞愧,这会让她们诉诸于批评与挑衅中(如“为什么你就是做这么少”或“你老是做不对”)。反过来,当男性觉得自己不称职而受到批评时,他们会感到羞愧,从而表示沉默(导致女性更多地怨气和挑衅),要么带着愤怒卷土归来(Brown,2015,pp.104)。
顾名思义,难点来了,难在哪儿?难在与另一半分享自己的内心之前,我们必须得先认识自己的内心。
因为心理学家Jude Cassidy认为,亲密关系是分享自己最深层本性的行为,在与另一半分享内心世界的同时,接纳和容忍另一半的核心和内心世界。
因此,我们看到和知道,有些人终生都不会向其另一半分享自己真实的内心声音。但他们都渴望拥有一个真正亲密的关系,且亲密的依恋是人类生存的关键。
在我自己接触过的亲密关系伴侣的咨询案例中,经常会看到不能表达自己脆弱的一面为情感修复带来的障碍。因为TA预期另一半不会理解并放弃真实的交流,甚至听到负面反馈时,下意识的自我防卫或是愤怒反击——长期与自我情绪的隔离,过度专注于逻辑和思想、不讨论自己的情绪而为了对错争论不休。
这一切都像霉菌细菌一般,让亲密关系中俩人之间的隔阂持续发脓恶化。
罗兰·米勒教授在其著作《亲密关系》一书中说道:“在不幸福的婚姻中,夫妻双方都能更好地理解陌生人,却不能很好地理解彼此。显然苦闷的夫妻尽管有能力和其他人进行非言语交流,但彼此之间却存在沟通不良。”
比如周末,一对夫妇开车去购物中心。妻子开车,丈夫舒服地坐在副驾驶座上,玩着手机。突然,丈夫抬头一看,看到前方十字路口有一个红灯。
他立刻说:“嘿,前面有红灯。”
接到命令后,妻子说:“你在开车还是我在开车。”
于是,夫妇二人的争论正式开始了:
丈夫说:“我不是要提醒你安全吗。”
妻子则回应道:“我是不长眼睛吗,专心玩你的手机。”
亲密关系中伴侣的问题确实是老生常谈,但大多数围城内的夫妇总是说,他们听到了很多交流,但仍然无法过上好日子。就像上述开车去购物中心的夫妇情况一样,这显然是一件小事,但最终终于导致一种尴尬的局面,即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和半句好话。
其实,这些都是事实维度的表达。
夫妇往往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表达自己的需求,而另一半却没有理解TA的意思。这时候就会引发冲突。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夫妇二人一定要注意事实维度的表达,把自己内心的需求说清楚。
比如你想表达自己的感受,“我真的很生气”,而不是“我很难过。”
为什么生气?“因为你不分担家务、照顾孩子”(表达自己的需求)。这样的表达方式就会让另一半更容易理解你的意思。
也就是,亲密关系中的俩人在表达事实的时候,不是用抱怨和指责的语气来表达自己想法的话,而是能把自己内心想要说的话说出来,你们就会得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我曾看到过一对夫妇如何通过沟通加深他们亲密关系的温馨故事。夫妇二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相处后,他们发现,彼此之间的沟通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日常琐事,更是为了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亲密感。
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是什么让他们的沟通如此有效?原来,在他们相识之初,就共同确立了一个原则:在沟通中,他们的目标不是为了争论谁对谁错,而是为了真正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因为夫妇二人明白,争论中的“胜利”并不能带来关系的和谐,反而可能导致情感的疏离。
丈夫说,在过去的亲密关系中,他常常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而与伴侣产生冲突。但在这段亲密关系中,他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为此他发现,当他放下争论的固执,他们夫妻二人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也在不断增加。
他坦言,每当他们有分歧时,就会坐下来,平心静气地交流各自的看法和感受。这种开放而诚实的沟通方式,让他们能够真正听到另一半的声音,理解另一半的立场。
这样做,不仅增加了他们的理解,还让他们更加珍惜彼此。为此,他们也开始更加关注另一半的需求和感受,并愿意为了另一半做出调整和妥协。这种相互理解和支持的氛围,让他们的亲密关系更有空间、更加和谐。
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曾说:“使婚姻幸福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幸福的已婚夫妇无须比其他人更聪明、更富有或在心理上更健康,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个动力,这个动力使他们对对方的积极看法和情绪不会被消极的想法和情绪压倒。这就是我所谓的'婚姻情商’。”
在杨绛先生的著作《我们仨》一书中,就看到钱钟书与杨绛就是这样的夫妻。钱钟书曾评价杨绛:“最才的女,最贤的妻。”这不仅是对杨绛才华的认可,也是对她作为伴侣的支持和欣赏的体现。杨绛也经常在公开场合赞扬钱钟书的才华,两人之间的相互赞美和支持(互换情绪价值)成为了他们亲密关系中的重要支柱。
在亲密关系中,夫妻之间的情绪有着极强的相互影响作用。因此,营造积极乐观的氛围,以及互相欣赏和支持的心态,是维持亲密关系幸福的关键。当一方感到疲惫或沮丧时,另一半能够给与温暖的拥抱、鼓励的话语,让对方重新振作起来。当一方取得成就时,另一半能够真诚地赞美和分享喜悦。
但如果伴侣经常对你说一些消极的话,也不用担心。因为消极的话你可以选择忽略不听,可积极的话要选择认真对待。
因此,当你在亲密关系中沟通时,应该先放下自己的防御心理。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一样去看待伴侣,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另一半的需求,才能建立更好的亲密关系。只要先听懂伴侣的情绪,才能真正地了解伴侣的需求。
总之,亲密关系伴侣之间的沟通,其本质并非是为了争论对错,而是为了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亲密感。每当你与伴侣交流时,你实际上是在打开一扇通往对方内心的窗户,试图更深入地了解对方的想法、感受和需求。
记住,避免陷入争论的漩涡。因为在亲密关系伴侣之间的沟通过程中,你很容易陷入争论的漩涡,尤其是在意见不合时。这时就需要提醒自己,争论的胜负并不是沟通的目的。与其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而争论不休,不如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问题。

那我们如何才能通过沟通提升亲密关系呢?
美国心理学教授梅拉宾在1971年提出一个观点:在人际沟通中,一个人对他人的印象只有7%取决于谈话的内容,而听觉信息如语气、音量等则占了38%,视觉信息如表情、态度等则高达55%。
也就是说,人与人沟通交谈中,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什么语气和态度。而在亲密关系伴侣中,是否开口说话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表情、眼神和身体语言有没有真正的交互。
正如罗兰·米勒教授在其著作《亲密关系》一书中所说:“伴侣们运用非言语沟通的敏感性和准确度能预测他们亲密关系的幸福程度。非言语沟通不良的夫妻往往对婚姻不太满意。”
简而言之,夫妻用表情、眼神和身体的互动代替语言沟通,能让两个人重新找回恋爱时的神秘感,就像诗里写得那样:“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所以,非言语交流就是在尝试灵魂互换后再进行沟通,对增进亲密关系具有极强的作用。因为,亲密关系伴侣之间若想形成默契的沟通,最好的办法就是花些时间走进另一半的灵魂,饰演另一半。如果非言语交流失败了,很可能是编码或解码出现了错误。即信息的表达方传递了让另一半难以解读的混淆信息,或者另一半没能正确解读对方表达的信息。如何解决呢?

1. 积极倾听:在沟通的过程中,首先,伴侣要做的是认真倾听,认真听另一半的诉求;其次,如果伴侣在说话时,另一半可以做出适当回应,让伴侣感受到被尊重;最后,当伴侣讲完之后,另一半要适时的给出反馈。
2. 同理心:在沟通过程中,要学会换位思考。
3. 有效表达:在沟通过程中,要学会用自己的话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同时也要让另一半清楚地理解你所表达出来的意思。
4. 理解:在沟通的过程中,伴侣要学会站在另一半的立场上看问题;同时也要理解另一半所表达出来的感受。这样才能让两个人都舒服。


那亲密关系伴侣之间,在沟通的过程中如何将表达的信息准确地传达呢?
1
诉求维度
亲密关系的质量,关键在于伴侣之间的沟通是否良好。在和伴侣沟通的过程中,你需要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需求。
比如另一半想要你送礼物,而你并没有送。那么你就要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诉求,可以说:“我知道你是因为我没有送你礼物,所以觉得我不重视你......”这样说是不是就比较清晰了,因为你表达出了自己的诉求,所以另一半才会回应你。
也就是说,在亲密关系伴侣之间沟通的过程中,如果另一半没有满足你的需求,那么你就可以直接表达出来。不要害怕拒绝另一半而感到内疚或者尴尬。因为只有当你们明确地说出自己的需求时,才能让另一半更好地理解你的想法。且当你们知道自己的诉求时,才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2
自我暴露维度
自我暴露是把自己的想法、感受和需要向对方表达出来。而在亲密关系中,你可以把自我暴露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也是最基本的自我暴露,即是简单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可以使你感到安全(比如当你面对另一半时,可以告诉另一半你的感受和想法)。当然这一点,有些伴侣可能会觉得很尴尬,因为很多时候,你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第二个层次,是比较深入的自我暴露。这一层次涉及到你对自己的认识以及你对另一半的看法(比如你无意识的告诉另一半你有多讨厌自己。当另一半告诉你这个信息时,其实另一半已经对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你也会因此而得到安全感和信任感。所以说自我暴露是亲密关系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3
关系维度
在《亲密关系》一书中,罗兰·米勒教授将亲密关系定义为“两个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就是在亲密关系伴侣之间发生问题时,他们就会产生想法和感受。
而这些想法和感受就是关系的维度。只有当你和伴侣产生了连接,你才有可能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彼此有了互动,才能更好的去理解伴侣的感受和需求。且当你把自己的需求表达出来后,伴侣也才能了解到你的需求。这样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所以在亲密关系中,沟通就是将你的需求和伴侣的需求进行匹配。当两个人之间能够彼此被看见、被倾听、被理解、被关注、被爱,亲密关系就会被提升。

写在最后
婚姻之路或许崎岖不易,但只要你用心去经营,掌握有效的沟通方式,就能让爱持续升温。愿你们携手在婚姻的旅程中,共同书写属于你们的幸福篇章,让每一个日子都充满温暖与爱意,让婚姻成为你们一生的避风港和幸福的源泉。

网址:心理学视角下的亲密关系沟通障碍:冷淡回应 https://mxgxt.com/news/view/1342464
相关内容
沟通心理障碍如何克服亲子沟通障碍,重建和谐关系
亲密关系障碍症
两性关系中的沟通障碍,如何克服?
沟通无障碍:夫妻间的沟通技巧大揭秘!
什么是社交沟通障碍?
人际关系中出现的5种心理障碍
与孩子沟通存在障碍,教你三招打破紧张的亲子关系
如何应对对象性冷淡(从沟通技巧到个人成长)
挽回冷淡的亲密关系:建立更强大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