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传统婚礼习俗详解:从三书六礼到拜堂仪式

发布时间:2025-05-21 11:22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深深植根于数千年的文化底蕴之中。在中国人眼中,红色象征着吉祥与喜庆,因此在中式传统婚礼中,红色被广泛运用,营造出热烈而喜庆的氛围。孝敬、祝福与吉祥,这些美好的寓意贯穿于婚礼的每一个环节,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寻中国传统婚礼习俗中的那些关键词。

01中式传统婚礼关键词

◇ 三书六礼

三书六礼是中国传统婚礼的重要部分,其中“三书”指聘书、礼书、迎书;“六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共同构成婚礼过程。其中,“三书”指的是在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它们分别是:聘书,作为订亲之书,在订婚时由男方家通过媒人交换给女方家;礼书,即礼物清单,详细列明了礼物的种类和数量,在过大礼时交换;迎书,则是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由男方家亲自携带,用于迎接新娘过门。

而“六礼”则是指从求亲、说媒到迎娶、完婚的整个过程。它包括纳采,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同意后,男方家再备礼求婚;问名,即通过媒人询问女方的出生年月日和姓名,以便进行合婚仪式;纳吉,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初步议定婚事;纳征,又称过大礼,是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的订婚大礼;请期,即择吉日完婚,旧时一般选择双月双日,避免选择三、六、十一月等不吉利的月份;最后是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这些传统习俗和文书往来,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婚礼的独特风貌。

◇ 安床和嫁妆准备

安床在吉日布置新床,铺以象征吉祥的物品,选择“好命人”参与。在婚前的吉日,新床会被精心布置,包括铺上崭新的被褥、床单,以及象征吉祥的龙凤被。被褥上还会撒上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喜果,寓意着新人能早日迎来贵子。安床的人选都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好命人”,他们父母健在、家庭和睦,目的是希望他们能带给新人好运。而嫁妆则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的象征,通常在婚前一天送至夫家。备有寓意美好的物品,如剪刀寓意蝴蝶双飞,痰盂(子孙桶)寓意子孙繁荣,花瓶寓意花开富贵,鞋寓意白头偕老,尺寓意良田万顷等。不同地区的风俗和讲究可能有所不同。

◇ 上头与传统仪式

上头是男女双方重要仪式,由经验丰富的梳头婆梳理头发并祝愿未来美好。这是男女双方都要进行的一个重要婚前仪式。在选定的吉日,男女双方分别在家中由经验丰富的梳头婆梳理头发,同时说着吉祥的言语,如“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寓意着新人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传统婚俗如红盖头、撑红伞与哭嫁,各具寓意。红盖头是新娘在婚礼上佩戴的,象征着传统和文化的传承。而撑红伞则是迎亲仪式中的一部分,寓意“开枝散叶”。哭嫁这一习俗在古代更为盛行,女儿出嫁后往往难以再见到娘家亲人,因此哭嫁不仅是对离别的不舍,更是对古代婚姻制度的一种控诉。

◇ 拜堂与三朝回门

拜堂即拜天地,意义重大但不在三书六礼中。这一传统婚礼仪式,又被称作“拜天地”。在庄严的婚礼场合,司仪会高声引领:“新人先拜天地,再拜高堂,随后夫妻交拜,共同步入洞房。”这一连串的仪式动作,分别承载着对天地神明的敬仰、对男方父母的孝道表达,以及夫妻间相敬如宾的承诺。尤其是“夫妻交拜”这一环节,在古代社会中,它更是少数能让女性与男性站在同一地位的象征。三朝回门,这一古老的传统仪式,意为“归宁”,即新娘在婚后的第三天,由丈夫陪同,携带礼品回娘家祭祖,随后再随丈夫返回夫家。这一习俗在古代社会,由于女子出嫁后难得回娘家,因此这一回门仪式往往成为了她们踏足娘家的最后一次机会。

网址:中式传统婚礼习俗详解:从三书六礼到拜堂仪式 https://mxgxt.com/news/view/1338826

相关内容

中式婚礼的魅力与传统仪式详解
传统婚礼习俗全方位详解:从离别到洞房的全程仪式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中国传统婚礼之婚后七礼
中国传统结婚仪式习俗 细看华夏特有婚礼文化
古代婚礼的习俗与时间安排详解
中国婚礼的传统有哪些 传统婚礼习俗介绍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有哪些
中泰传统婚礼习俗文化差异.docx
中国传统婚礼仪式与风俗概述
中美婚礼习俗对比课件.ppt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