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主播陷入内卷,平台流量越来越贵
直播带货在疫情中爆发,如今却陷入到了内卷之中。
近段时间,超级主播辛巴自爆为了买流量花费2500万元,但是一个小时之后观看人数只有80多万人。顶流辛巴尚且如此,众多中小主播的流量焦虑可想而知。
纵观整个直播行业,人人都在卖货,试图分一杯羹。而另一方面,整个移动互联网红利消退,流量增速都在放缓。有专业人士指出,“现在买流量的问题在于,性价比变得很差。大主播很难受,不买流量没那么多人看,买了却收不回成本。”
围绕流量这项核心资源,平台与主播之间不断博弈,但双方也相互依存。当行业增速减缓,双方如何合作,打破内卷,挖掘增量市场,是摆在主播与平台面前的长远问题。
直播带货风头已过,流量增速放缓
直播带货刚刚兴起的时候,主播是淘宝、抖音、快手等平台争抢的稀缺品,各种流量扶持为主播涨粉。当风口逐渐过去的时候,流量又成为了稀缺资源。有业内人士指出,主播太多,但是买货的人还是那么一些人,这是流量稀缺的根本原因。大众对直播带货这件事早已经见怪不怪,新鲜感正在逐渐消失。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9610亿元,同比增加121.5%,预计2021年直播电商整体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同比增速为25%,规模将接近12012亿元,迈向万亿市场。这意味着,直播带货有发展空间,但行业增速却明显下降的趋势。
“流量红利消退时,流量焦虑是普遍存在的。”业内人士表示,现在直播带货逐步进入成熟期,大主播几乎垄断市场,小主播除非特别有特色及产品供应链过硬,否则很难突围。演员徐申东就曾爆料:“其实你们现在看见很多明星网红突然来带货,单场能八九百万元、上千万元的,买流量就需要投入一两百万元甚至三四百万元,不投就没有流量。”
需要重视的是,不仅是直播电商,眼下整个互联网红利都在消退,流量增速放缓,公域流量接近天花板。2020年以来,薇娅、李佳琦、罗永浩均参与了多档综艺节目头部。对于超级主播而言,平台流量已远远不够,必须花大价钱站外引流。
“玩票”的直播艺人退场,明星转型成立MCN机构
电商直播内卷,受影响的不仅是网红和头部主播,艺人也受到较大的影响。
2020年上半年是明星直播带货的第一个爆发期,不少明星放下偏见,开始试水直播带货,例如刘晓庆、舒畅、潘长江等等。然而。从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多位明星直播带货的次数逐步下滑,以王祖蓝、薛之谦、陈志朋、王耀庆、曾志伟、杨坤六位为例,大多数明星没能坚持到今年2月,累计直播次数从巅峰时期的10多次降到4月份的2次。
此外,在一些明星直播间,明星已经不再出现。例如汪涵的直播间已经由新人主播代替,汪涵等明星本人很少出现在直播间了。更有一些明星直播间将明星本人的照片或视频置于直播画面顶部,实则由工作人员主播,比如“蔡少芬专属店”等。
不少明星们已经将直播带货发展成了自己的主业。据小葫芦大数据显示,曹颖、陈赫、胡海泉、胡可、华少、吉杰、林依轮、唐笑、叶一茜、朱梓骁、戚薇等明星带货频率和销售额相对稳定。
据观察,这些能持续直播带货的明星们都有一个特点,与MCN机构形成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如谦寻旗下的林依轮,从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开播频次稳定在15场左右,带货销售额稳每月都稳定在1亿-2亿之间;愿景娱乐的朱梓骁每月保持10-20场直播的频次,每月GMV平均在一个亿左右;交个朋友的戚薇、罗永浩,每场直播的销售额都能达到大几千万的量级。
明星直播带货也出现了内卷,在交个朋友联合创始人童伟看来,“关键还是看明星对这个行业怎么看,是把自己定义为明星还是主播。来找公司聊合作的明星经纪人不少,但只要明星经纪人提出要保底或者自己不想好好研究产品的要求,我们都不会签约。”
而有些明星转型的更为彻底,甚至成立了自己的MCN机构,胡海泉就是其中之一。2020年6月,曾投资过美ONE等MCN机构的胡海泉创办了一家基于新零售的MCN运营服务平台聚匠星辰。据官方资料显示,公司通过整合明星达人流量、供应链和内容营销资源,形成明星矩阵式直播带货生态,赋能品牌营销。2020年11 月,聚匠星辰获得小米独家投资。2021年5月,聚匠星辰完成 A 轮融资,由高榕资本独家投资。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聚匠星辰已经合作了包括于震、李乃文、佘诗曼、林生斌、杨童舒、姜珊、李小萌、任重和胡海泉本人在内的 10 位单场 GMV 超千万的主播。
此外,艺人朱梓骁也在2021年5月注册了自己的公司。据企查查显示,杭州烁坤法定代表人为朱梓骁,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专业设计服务、个人互联网直播服务(需备案)、计算机系统服务、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等。股东信息显示,朱梓骁为该公司大股东,持股比例99.99%。
如今的市场,有专业人士指出,“这就像一个折叠的空间,抱有玩票心态的明星在直播首秀后退场,而直播带货成绩稳定的明星已经掌握了这个直播带货生态的规则。但真正厉害的明星们,他们不会满足于遵循规则,还要创造及主宰规则。”
平台、主播、商家互相忌惮
直播带货之间的内卷,不止停留于主播之间,电商平台和主播也在明争暗斗。
在电商内卷之下,平台的利润越来越集中,而商家和主播的利润越来越低。根源就在于,平台掌握了流量的分配权。所有商家和主播想要获得流量,都必须向平台缴纳流量税。
但李佳琦这样的超级主播的出现,打破了平台对流量得绝对控制权。像淘宝,李佳琦和薇娅一开播,就能吸走整个淘宝平台上千万的流量。这些流量本应该由阿里巴巴卖给商家,可现在,这些流量被李佳琦和薇娅掌握了,商家可以不再找平台买流量,而可以找超级主播带货。
因为淘宝用10亿级别的活跃用户培育出一两个超级主播,再以此促进整个淘宝系的交易活跃度,总体还是利大于弊的。
可快手平台就不同了,几乎走进了超级主播的死胡同之中。快手电商呈现出明显的家族化特征,其中散打哥家族、二驴家族以及辛巴家族,在快手平台上呼风唤雨,对整个快手电商生态形成巨大的号召力。尤其是辛巴家族,一再和快手平台产生激烈矛盾。快手想要扶持更多的素人主播,来削弱平台的家族化现象,但这些家族电商树大根深,让快手平台短期内难以切割,几乎形成了一颗毒瘤。但当平台下定决心要“削藩”时,留给主播的好日子也就不多了。
辛巴更是被逼得在直播间中大骂快手“忘恩负义”。自己花了20亿帮快手买流量,可现在,却遭到快手平台的恶意限流打压。在这场平台和主播之间的内卷战争中,主播想要反攻,几乎没有翻盘希望。
总的来说,电商直播内卷下,主播近乎被逼上梁山。未来可以破除这种直播流量焦虑,还是要回到内容本身,因为大量内容的同质化和直播带货产品的同质化,让大家对直播内容渐渐失去了新鲜感和兴趣,所以再次激发消费者的真正兴趣,就需要新的内容形式。相信随着5G时代的到来、内容技术革新,VR等新的增量内容,会给直播产业带来更多想像空间。
部分采访资料整理源于网络文章照片整理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网址:电商主播陷入内卷,平台流量越来越贵 https://mxgxt.com/news/view/1336684
相关内容
平台自招商屡创纪录,剧内植入陷入“低迷”:Q1剧集招商暗流涌动主播与流量,直播电商的两大焦虑
抖音电商为何成为越来越多主播的选择? 视频
上半年直播电商平台,六大类型直播电商主播
年入百万的美妆博主陷入焦虑:工作越来越忙,收入却在跳水
为什么明星代言的商品越来越贵?
直播电商进入规范化发展时代,“品质主播”成为未来趋势
直播带货越火,工厂电商的春天越近?
各大网红带货平台收益分成模式:目前国内的电商直播带货以 CPS(按交易额收费)模式为主,MCN 与主播、流量平台、电商平...
明星主播主导用户流量争夺战,内容构建直播平台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