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作品是文明互鉴的心弦,多部丛书亮相图博会
6月19日至23日,第3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博览会以“深化文明互鉴,合作共赢未来”为主题,22万种中外图书亮相,多部大部头的丛书举办了新书发布会。
播撒科学种子,弘扬科学家精神——“中外科学家传记丛书”新书出版
书博会期间,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旗下大象出版社“中外科学家传记丛书”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
据了解,“中外科学家传记丛书”由权威杂志《自然辩证法通讯》编辑部与大象出版社策划,历时五年完成出版,凝聚了两三代专业研究者的心血。丛书精选《自然辩证法通讯》40年来《人物评传》专栏刊载的200多位中外著名科学家的传记,涵盖数理化、天地生、信息、工程等多个科学领域,兼具专业性、原创性、思想性和可读性。其中所传达的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等科学家精神,有助于读者感受科学家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激情与执着。丛书以杰出科学家的成长故事为线索,用翔实的资料、严谨的文字讲述科学家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兼具知识性和文学性。
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家范岱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等专家对该丛书给予了高度评价。范岱年认为:“要了解科学的方方面面,学习科学家的传记是一条重要途径。这套科学家丛书是在《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四十年积累基础上完成的,凝聚了两三代专业研究者的心血。”朱清时院士认为,该丛书“弘扬科学家精神,非常有意义”。韩启德认为,“科学精神就是优秀科学家的精神,阅读杰出科学家的传记是理解科学精神的有效途径”。
而科学家传记承载着科学家精神最核心的内涵,是科技发展历程的见证和载体,更是对青少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大象出版社介绍,未来将在各界专家的帮助下,挖掘更多像“中外科学家传记丛书”这样的优秀科普选题,探索科学知识新的呈现方式和传播途径,引导和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活动现场合影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阐释丛书”首发式暨专家座谈会举办
书博会期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室、浙江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华文明突出特性阐释丛书”首发式暨专家座谈会在京举行。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阐释丛书”从基本内涵、历史发展、内在逻辑,以及党对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继承与创新等方面对五个突出特性进行了系统考察、全面论述,既注重纵向的勾勒,又注重横向的对比,通过回望回溯历史场景,深入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和内在机理,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浙江力量。
发布会中,中宣部出版局原局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志强,浙江出版联合集团董事、总经理、总编辑、党委副书记芮宏,中宣部出版局古籍处干部边远,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陈赟,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孙伟,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赵金刚等专家学者出席。
张志强介绍,丛书在编写过程中9次集中统稿,团队成员利用各自研究专长,短时期激发研究潜能,不仅增进了感情,战斗力也得到了焕发,深刻体会到个人创造性研究和有组织科研间的有机关系。通过本套丛书的编写,哲学研究所不仅在有组织科研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更带出了一支学术素养好、学术积累强,有担当有闯劲有战斗力的科研队伍。
郭义强表示,“中华文明突出特性阐释丛书”面向大众,论述全面,文字质朴。学术通俗化,就是要做到专业而不枯燥,学术而不艰涩,权威而不居高临下,生动而不随意。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孙伟认为,丛书采取世界的视野和中西比较的方式,凸显中华文明特性和其他文明的共同价值。丛书不仅发掘了中国和西方存在的共同问题,还在共同问题上以条分缕析的形式给出了中国独特的答案,并为世界问题的解决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经典,作为文明互鉴的心弦——《新编新译世界文学经典文库》阶段成果发布会举办
书博会期间,《新编新译世界文学经典文库》阶段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中国作家馆举行。
作家出版社社长、董事长鲍坚在致辞中表示,《新编新译世界文学经典文库》是作家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共同策划打造的一套大型的、世界文学经典翻译出版项目。该项目计划用10至15年的时间,重新翻译、编辑、出版一套品类丰富、主张鲜明、选题权威的世界文学经典图书,2021年10月上市以来,作家出版社已分两批陆续出版了该系列17本图书。第二批图书2023年增补进入“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此项图书品类丰富,其中不乏首次翻译成中文的“失落的经典”。
丛书编委、《世界文学》杂志常务副主编叶丽贤在发言中说到,随着时代环境的更新、语言的革新、感受力的翻新、学术解读的刷新,对作品的翻译更是呈现丰富多彩、“今时不同往日”的面貌,尤其文学经典更是常读而常新,常新而常译,又因常译而有了被更多读者赏读的可能。真正的经典经得起一读再读,一译再译,《新编新译世界文学经典文库》向读者展示的就是这样一本本可待成追“译”的作品。
丛书编委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戴潍娜发言说,“新编新译”的“新”不是简单的对过去译文的一种校订,而是一种“再生”,经典之所以是经典而没有成为“标本”,是因为它可以在不同的年代,进行不同的生长和不断再生,以使得它跟我们所处的新世界发生对应的关系,希望该系列丛书通过文学经典去唤醒人类内心深处那种坚固的情感连接,帮助深处这个世界中的我们建立更加亲密联结。
据悉,《新编新译世界文学经典文库》项目自2019年9月立项以来,组成了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外文所所长陈众议,曾担任《世界文学》和《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杂志主编的高兴、苏玲,以及青年学者叶丽贤、戴潍娜为核心的编委会,同作家出版社的编辑团队齐心协力,多次进行书目研讨、译者遴选、质量评审工作。
英文版《嘭嘭嘭》亮相图博会
《嘭嘭嘭》是一部儿童文学读物,出版二十多年来畅销不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畅销百万册纪念版”受到中外读者好评,并在2023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上举行了英文版权输出签约仪式,2024年2月由马来西亚有品出版社出版了《嘭嘭嘭》英文版。
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新孩子”公益基金主办的英文版《嘭嘭嘭》发布捐赠会暨“爱有回声”全民阅读公益行(围场三小站)活动在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第三小学举行。
英文版《嘭嘭嘭》亮相第3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经理吴良柱表示,如活动主题“爱有回声”所标示的,这本书不但能陪伴少年儿童的心灵成长,还可以为父母提供深入理解儿童心灵的桥梁,增进两代人的互动与沟通。希望通过不同语种版权的输出,进一步扩大该作品的影响力,让更多的海内外读者了解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魅力。
人民文学出版社教材出版中心主任陈建宾表示,《嘭嘭嘭》之所以能在日益变化的图书市场中拥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离不开作品对于中国当代少年儿童心理和生活现状的体察与思考,《嘭嘭嘭》所关注的少年儿童“精神孤独”问题,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也具有世界性,能引发当代人的持久关注。
弘扬教育家精神 “四有好老师”系列丛书创作分享会举办
以“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为主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在2024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举办了一场“四有好老师”系列丛书创作分享会。
本次创作分享会吸引了众多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及媒体代表参加。
“四有好老师”系列丛书由顾明远教授主编,共13册,分为“四有好老师”丛书和“四有好老师”成长丛书两大系列。丛书从理论构建到实践指导,全面展现了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精神风貌和实践成果。丛书邀请了石中英、班建武、张东娇、滕珺等多位知名学者担任主编或副主编,确保了丛书内容的权威性和前沿性。“四有好老师”成长丛书则从“明远教育奖”获奖人物中遴选了10位一线教师,通过他们的教育追求与育人故事,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典范事迹。
丛书不仅记录了这些优秀教师的成长历程和心路历程,还深入剖析了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实践和经验智慧,为广大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借鉴。
在嘉宾分享环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滕珺教授介绍了丛书的策划理念与思路。她指出,丛书在内容结构上分为三个部分:理论篇、实践篇和调查篇。理论篇邀请了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等方面有深入研究的学者撰写;实践篇通过“明远教育奖”获奖教师的教育实践和育人故事,展现了“四有好老师”在一线教育中的风采;调查篇通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国情调查中心的全国性调查,全面反映了中国教师对“四有好老师”的理解程度和实践状况。
在对谈环节中,滕珺教授和任欢老师围绕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理念与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认为,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不仅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学识功底和仁爱之心,还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能。滕珺教授还强调了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性,认为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的培养。
责任编辑:
网址:经典作品是文明互鉴的心弦,多部丛书亮相图博会 https://mxgxt.com/news/view/13335
相关内容
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文明的互学互鉴深圳出版社法语文学精品亮相文博会
著名文学品牌“午夜文丛”发布新书,25年来出版作品127部
“中印经典和当代作品互译出版项目”成果首发
馆藏级作品!工艺美术大师伍炳亮携新作第14次亮相文博会
北京出版集团亮相2024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 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网上网下融合发展典型范式《阿来讲杜甫成都诗》亮相图博会
北京出版集团携60余种精品图书 亮相2024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
北京图博会上,传统文化图书“走出去”呈现新趋势
东西问·汉学家丨魏明德:“互见”的可能与“互鉴”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