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及配偶创伤后成长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21 07:18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 言

1.1 研究背景

1.2 理论基础

1.2.1创伤后成长模型(A Modelof Posttraumatic Growth)

1.2.2系统相互作用模型(Systemic Transactional Model, STM)

1.2.3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1.3 主要概念的操作性定义

1.3.1 妇科恶性肿瘤

1.3.2 创伤事件

1.3.3 创伤后成长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妇科恶性肿瘤

2.1.1 妇科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

2.1.2 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

2.1.3 妇科恶性肿瘤对患者及其家庭的影响

2.2 创伤后成长

2.2.1 创伤后成长的概念

2.2.2 创伤后成长的理论

2.2.3 创伤后成长的评估工具

2.2.4 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

2.3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和配偶创伤后成长的研究现状

2.3.1 文献检索

2.3.2 结果分析

2.4 癌症患者和配偶创伤后成长发展轨迹的研究现状

2.4.1 文献检索

2.4.2 结果分析

2.5 文献回顾小结

第三章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及配偶创伤后成长发展轨迹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问题

3.3 研究假设

3.4 研究方法

3.4.1 研究设计

3.4.2 研究对象

3.4.3 研究工具

3.4.4 预试验

3.4.5 资料收集

3.4.6 资料分析

3.4.7 质量控制

3.4.8 研究伦理

3.5 研究结果

3.5.1 资料收集情况

3.5.2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特征

3.5.3 研究对象创伤后成长得分情况

3.5.4 夫妻创伤后成长的共存特征

3.5.5 研究对象创伤后成长的发展轨迹分析结果

3.5.6 不同创伤后成长发展轨迹研究对象的亚群特征

3.6 讨论

3.6.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3.6.2 研究对象创伤后成长总体特征

3.6.3 夫妻创伤后成长的共存特征

3.6.4 研究对象创伤后成长的发展轨迹

3.6.5 不同创伤后成长发展轨迹研究对象的亚群特征

第四章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及配偶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问题

4.3 研究假设

4.4 研究方法

4.4.1 研究设计

4.4.2 研究对象

4.4.3 研究工具

4.4.4 预试验

4.4.5 资料收集

4.4.6 资料分析

4.4.7 质量控制

4.4.8 研究伦理

4.5 研究结果

4.5.1 资料收集情况

4.5.2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特征

4.5.3 研究对象创伤后成长及各社会心理学变量现状及差异性分析

4.5.4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4.5.5 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变量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

4.5.6 多因素分析

4.5.7 基于自动机器学习的不同研究对象亚群创伤后成长影响因素分析

4.5.8 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的夫妻水平创伤后成长影响因素分析

4.6 讨论

4.6.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4.6.2 研究对象创伤后成长水平

4.6.3 个体水平研究对象创伤后成长影响因素

4.6.4 个体水平不同研究对象亚群创伤后成长影响因素

4.6.5 夫妻水平创伤后成长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本研究创新点

5.3 本研究局限性及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癌症患者配偶创伤后成长研究进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在读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 谢

网址: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及配偶创伤后成长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研究 https://mxgxt.com/news/view/1333222

相关内容

肿瘤患者如何打好“营养攻坚战”
盘点因妇科肿瘤谢世的耀眼明星
环境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及健康的不良影响
【曙光·专题】肿瘤防治宣传周
肿瘤功能基因研究套路,就五步!
让“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倒下的肿瘤 每五个女性里就有一人中招
远大医药(00512)治疗脓毒症创新产品国内II期临床完成全部患者入组,科技创新铸稳长效发展之路
好多明星走了,恶性肿瘤=癌?当然不是
讲述晚期淋巴瘤患者康复的感人故事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首部原创微电影 《初心》首映
杨志雄导师简介(肿瘤学)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