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综艺《这!就是歌唱·对唱季》?

发布时间:2025-05-21 07:16

说到“对唱”,人们脑海中或许很容易联想到的一个人就是“刘三姐”,她不仅会对唱山歌,更能够即兴创作,例如“不种芝麻他吃油,不种桑田他穿绸,穷人血汗他喝尽,他是人间强盗头。”

当然,除了这样针锋相对的battle,刘三姐面对爱人,也是通过“对歌”浪漫表白,最终收获了爱情。因此,可以说对唱是最能包含丰富情感表达的一种歌唱表演形式,而这一次,优酷继两档小众题材综艺爆款《这就是街舞》《这就是铁甲》之后,再次推出“这就是”系列,《这就是歌唱·对唱季》旨在通过对唱的形式提升音乐综艺的叙事结构,给粉丝提供全新的观感。

而从节目制作上来说,“对唱季”也期待能够打破音乐综艺的固有“技巧比拼模式”,进而进行音乐综艺的范式创新。

回望过去,音乐综艺的关键词解读

爬梳中国音乐综艺的主流范式,不难发现无论是《超级女声》《中国新歌声》《歌手》《中国有嘻哈》《明日之子》,它们的核心都是“竞技”,这似乎成为音乐综艺的固有模式,一方面是因为“竞技”所带来的悬念感与刺激感,足以让人热血沸腾;另一方面,这也让中国的音乐综艺陷入固有僵局,审美疲劳在所难免。

如果要用几个关键词总结过去十几年中国音乐综艺的发展,关键词一就是:“同质化”。

早期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选秀节目开启了音乐类综艺的1.0时代,低门槛的参与与观看,让这类“音乐+选秀”模式的音乐综艺拥有庞大的粉丝基础,而随后出现的《我型我秀》《绝对唱响》《快乐男声》等同类综艺,也是“换汤不换药”,其节目模式上其实是大同小异的。

而中国音乐综艺第二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则是2012年《中国好声音》以超高收视率成为“现象级”音乐综艺,而在2013年则迎来了音乐综艺集中爆发的关键时刻:《我是歌手》《中国梦之声》《中国最强音》等等。

一时间,“音乐+明星导师”“音乐+明星卡司”的2.0模式成为焦点,2016年随着《蒙面唱将猜猜猜》的出现,则又出现了“音乐+竞猜”模式。

但总的来说,音乐综艺持续高数量的爆发,也让音乐综艺的短板暴露的明显,模式的同质化、节目主体的快速消耗、明星资源“告急”等等问题,都不免让观众审美疲劳。

可喜的是,在“同质化”消耗掉了用户大多数热情的时候,节目制作者们并没有因此放弃“音乐综艺”这块极易实现大众化的节目类型,于是他们开始积极寻求创新,由此也出现了第二个关键词“多元化”。

多元化,首先是随着网综的强势加入,以《中国有嘻哈》为代表,开启了音乐综艺垂直细分的成功先例。

其次,则是以今年的《幻乐之城》《这就是歌唱·对唱季》为代表的剧情式音乐综艺的突围,表征着音乐综艺市场开始接受多元的音乐审美,这意味着音乐综艺需要创新,也正在创新。

“音乐+剧情”的底层创新,音乐综艺3.0时代的制胜之道是什么?

无论音乐综艺如何变,其核心“音乐”始终处于不可替代的位置。

首先,《这就是歌唱·对唱季》以“音乐”作为男女之间沟通交流的载体,通过“对唱”他们互相认识彼此,而“拆CP”的操作又让男女之间呈现出“相爱相杀”的故事感与戏剧性。

例如第二期节目中的张婉清,首先是自己心仪的男选手遭遇淘汰让她后悔自己当时没能站出去选择;而被王矜霖选择“复活”后,风格上的差异又让张婉清坚持拆局,再次组合,这种通过赛制设计推动节目情节发展的模式,无疑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

包括第二期节目中,围绕男选手田庚骏,流局女选手孙楚雯和李明烨纷纷选择“拆CP”,这意味着男选手田庚骏首先要在初始队友和李明烨之间进行一次选择,随后又需要在李明烨与孙楚雯之间进行第二次选择。

这种设定一方面为节目增设了不少悬念,另一方面也把选手处于选择和被选择两难境地中的心路历程赤裸裸的剖开在粉丝面前。设身处地的去思考,面临这种人性选择,粉丝是否能做出比选手更加理想的选择,这就是节目的强代入感。

而这样的设置,显然《这就是歌唱·对唱季》有了以往音乐综艺不曾有的对生活哲学的探讨,在组队和拆队的过程中“相爱相杀”,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节目本身故事线的连贯,这无疑不是一大创新。

让选手在人性选择中“相爱相杀”,再通过对唱的形式让这种感情变化附着在现场表演中,歌曲和表演组合之间必定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所以杨腾飞和孟慧圆默契十足的《你怎么不上天呢》能成为第二期节目中印象最深刻的表演。

《这就是歌唱·对唱季》讲故事的高明之处大概在于,通过赛制设计升级叙事结构,把讲故事的权利交给选手,而并非依靠后期剪辑。

另一档剧情式音乐综艺《幻乐之城》作为音乐综艺表现方式上创新的代表,其在叙事结构与情感表达上,也与《这就是歌唱·对唱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将音乐电影与现场直播的手法结合,《幻乐之城》中每位唱演人在表演过程中必须和灯光、音乐、特效一气呵成,没有剪辑、没有NG重来的机会。而将音乐、表演结合在一起,也早已让《幻乐之城》贴上了剧情式音乐真人秀的标签。

演员要会唱歌,歌手要会演戏,表演与音乐的结合,让用户能够对歌曲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譬如首期表演嘉宾中,易烊千玺的单元剧《对不起》将易烊千玺本人未发布的新歌《舒适圈》情景化的展现在粉丝面前,“追梦”与“亲情”同时幻化在这8分钟的唱演中,颇有代入感。

而昨晚,窦靖童在《幻乐之城》中表演的《幻月》,仿佛一个《恐怖游轮》式的循环往复的故事,用《猴子捞月》的典故展开幻觉般的叙述,她在寓言、梦境、音乐与空间的交织里,战胜着恐惧、探索着虚妄与真实、体验起点与终点的循环,寻找着无数可能性的自己,而这也赋予了音乐更强的感染力。

由此,试图总结出3.0时代音乐综艺的制胜之道:

首先是叙事结构的创新。不论是《这就是歌唱·对唱季》让选手“相爱相杀”的赛制设计,还是《幻乐之城》的情景式表演,都在节目构思之初对叙事结构的全新升级做了考量。

其次,则是呈现方式创新。正如《幻乐之城》的“音乐+故事”的模式,用音乐电影+现场直播的方式,创新了音乐综艺的符号呈现一样,其实音乐综艺的视觉呈现也可以“大片级”。尤其是在户外综艺降温,棚内综艺回暖的当下,如何在有限的物理空间打造奇观化的视觉效果,这是很重要的。

因此,如果说《这就是歌唱·对唱季》《幻乐之城》在2018年的暑期档让人看到了音乐综艺一丝亮色,那就是它们抓准了“音乐+剧情”的模式创新和 “大片级”的呈现方式的创新,而当这一切又都紧紧围绕着“音乐”和“情感”的时候,或许音乐综艺在表达音乐性的同时,也满足了用户更多的共情需求。

网址:如何评价综艺《这!就是歌唱·对唱季》? https://mxgxt.com/news/view/1333162

相关内容

《这就是歌唱·对唱季》对唱搭档互选状况不断
《这!就是歌唱·对唱季》震撼来袭 对唱“情歌”
这!就是歌唱·对唱季
罗志祥加盟《这!就是歌唱·对唱季》再现超强音乐实力
那英对自己演唱表现如何评价
这!就是歌唱·对唱季:罗志祥凤梨计划,最终拿下罗西贝
歌唱综艺节目推荐
歌唱类真人秀不扎堆!看综艺如何出新招?
如何评价陈百强唱功?
如何评价张云雷的唱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