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疯狂打call”:儿砸,看看妈妈吧!

发布时间:2025-05-21 03:51

十多年前,“超女”带动了粉丝消费的大规模涌现。粉丝们在大街上帮喜欢的选手抢路人手机投票、在贴吧里彻夜灌水、刷榜,在很多人眼中俨然是一群“被洗脑的疯子”。

2005届超级女声

然而,过了12年,这种粉丝文化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不仅在金钱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甚至规模也越来越庞大,粉丝经济产业链正在逐步进化完全 。如今,粉丝应援已然成为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

“打call”=打电话?

所谓“应援”,最早来源于日本体育比赛。“应援团”是日本校园体育赛事中为运动员们加油的组织。团员们围着头带,手持扇子,用整齐的呐喊和统一的动作为场上运动员加油助威。后来“应援”这个词扩散到娱乐圈,演变成粉丝在看live时,跟随音乐的节奏,按一定的规律,用呼喊、挥动荧光棒等方式,为台上的偶像助威鼓劲。

演唱会应援

如今应援的含义不断延展,基本上一切支持偶像,表达一种尊重和认可的行为,都可以称之为应援。如今粉丝常挂在嘴边的“打call”,就是当下主流应援方式之一。“call”本来指的是台下的呼喊和简单的口号,可以将“打call”简单理解为“口号+应援棒”,在各种ACG live和中日韩idol的演唱会上都能见到。所以不要再对着某个喜欢的明星喊,我要为你疯狂打电话,这样只会显露你的无知。

应援=用爱发电?

应援文化虽然起源于日本,但兴盛于韩国。

几乎每个韩国明星都有自己专属的应援方式。比如韩国组合刚出道的时候,所属经纪公司就会给它制定官方“站子”(应援站)、官方会员服、官方粉丝名、官方应援色……几乎每个韩国明星在网络上都有无数个“站子”,除官方“站子”外,其他“站子”都是粉丝们自发组成的。粉丝们通过集体的力量为偶像“提供援助”。比如团购演唱会门票、明星周边产品、去机场接机、参加明星活动等。

应援文化让粉丝追星的方式与过去截然不同,单纯购买演出门票和周边产品已是最为基础的操作。很多粉丝把爱豆当自家孩子般关爱,应援物从日常吃穿、电子用品到大牌奢侈品应有尽有。另外在每年爱豆生日时,粉丝都会举行声势浩大的应援盛宴。

经济能力有限的粉丝,大多采用线上应援的方式支持偶像。他们会帮助偶像在网上发帖刷人气,上传偶像在各个场合的高清大图,在微博上加话题刷热度,在宣传期帮偶像宣传作品,遇上投票活动会熬夜刷榜投票……当然,偶像遇到负面新闻时粉丝也必须挺身而出,为捍卫偶像名誉而“战”。

直译就是有钱的出钱,买周边、应援物、代言产品,没钱的出力,切几十个小号疯狂为偶像当水军,打榜、轮博、与对家粉丝battle,大多真爱粉都是又出钱又出力,然后对着偶像的照片进行爱的发电。

追星=自我满足?

鹿晗微博靠粉丝评论创吉尼斯世界纪录;吴亦凡粉丝包下报纸整版为其庆生;张艺兴电影定档粉丝奉上“花海”,王俊凯粉丝买卫星送其成人礼,生日在这些动辄创纪录、拼热门的粉丝应援行动中,粉丝们操着一颗老母亲的心,在所有能见到idol的机会下对着idol狂喊:儿砸,看看妈妈。在不追星、不迷恋偶像的人眼中,应援似乎成了一种怪力乱神,一种近乎“宗教式的狂热”。

鹿晗微博评论数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对品牌和商家来说,明星光环背后价值的衡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带货能力和粉丝的购买力,因此以销量的暴涨来为偶像影响力加持成了粉丝应援的一大目标。TFBOYS刚出道时稚嫩朴素,知名度和影响力十分有限,很多“阿姨粉”“姐姐粉”为了帮他们形成商业吸引力,不断地刷话题、投地铁投广告,重金轰炸加上经济公司运作,TFBOYS迅速以阳光少年形象蹿红,粉丝数量也极具攀升。对偶像成功背后的粉丝们来说,应援中是对偶像成长的期许和陪伴,获得的是一种类似养成的喜悦和得到回馈的满足感,并乐此不疲。

脑残粉=?

在置身于圈外的路人看来,应援文化完全是背离主流的文化,是一座狂热人群的孤岛,岛中的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隔岸的人只觉得麻木和堪忧。在读高中生为了追星而放弃学业,日日苦追爱豆的行程只为亲眼见其一面;在职白领将自己所有的私人时间用于追星,前后花几十万为偶像应援或蹲点拍照;私生饭不顾法律的界限窥探偶像的私生活,即使被人唾骂也乐此不疲……

此外,粉丝经济的背后,还存在多方势力的利益争夺,以站子名义售卖的周边虽然财务基本透明,但也避免不了官方后援会会长、贴吧吧主等高层在其中“捞油水”。新时代的黄牛摒弃了传统的路子,披上新媒体的“面纱”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开疆拓土,业务范围从售卖演唱会门票拓展到了售卖偶像行程、私密信息等等。专业应援公司的加入更是搅动了这池“浑水”,作为粉丝和经纪公司、商家之间的中间商,他们包揽了粉丝应援活动的策划、沟通、媒体公关等环节,成功换取了粉丝的信任和钱包。甚至粉丝们“以爱的名义”倒逼经纪公司,为偶像创造“特权”,此应援虽为珍贵,但在市场的淘洗中却早已变味。

粉丝们“以爱的名义”倒逼经纪公司

这样的粉丝群像已经成了路人抨击应援文化的有力佐证,即使在粉丝圈内 “真爱粉”和“脑残粉”的纷争不断,但在路人眼中标签已然形成,任何的辩解都难以撼动其成为舆论负面的影响力。

这种看似失去理智的应援行为不仅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也让很多人感到荒唐可笑,并“赐予”这些应援人群“脑残粉”的称号。但这些是否就是应援粉丝们的真实写照?应援文化真的只是“乌合之众”的一头脑热吗?

有能力爱idol,也有余力爱自己

抛去经济利益滋扰后的市场乱象来看,支撑起应援文化的其实是粉丝对偶像纯粹的热爱。粉丝们有着极强的共情能力,能与偶像共喜悲,陪偶像共成长,这是循环往复的利益链中最为清流的存在。这种对偶像的爱意和对父母、情侣的感情截然不同,无关乎血缘和情感的对等,付出远远多于回馈。互联网给予了粉丝爱意宣泄的最佳渠道,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焦虑在此得到缓解。

这些路人口中的“脑残粉”其实在生活中并非理智全无、丧失自我,若能尝试与之交谈,会发现他们同样有涵养、知分寸,具有鲜明的个体追求和认知能力。只是有的人追求宇宙空间奥秘、收藏艺术珍品时,他们执着追求的目标是一个被塑造的个体,其实,言语的压迫和挤兑中形成的智力的优越感并不比“追星”更高明。

经济利益滋扰的背后,应援文化并非毫无价值可言,这是社会万象中特定人群心理的映射,是人们排解压力和宣泄焦虑的渠道,在纷乱嘈杂的乱象背后,我们作为从未涉足的看客,尚需以客观角度看待。同时,希望追星Girl们在追星时,也能以客观角度看待追星这件事,在自己的承受能力范围内,最理性的追星,有能力爱idol,也有余力爱自己,不要丧失自己对生活的追求!

我也喜欢我自己

网址:为你“疯狂打call”:儿砸,看看妈妈吧! https://mxgxt.com/news/view/1328878

相关内容

毛不易是周震南的妈妈粉吧!微博上给周震南打call原来是冰山一角
这些从藏地走出来的明星,哪一个值得疯狂打CALL
疯狂打Call是什么意思 喊明星打Call系列表情包图片
林依轮为儿子打call,成话剧演员,儿子更像妈妈
那些为世界杯疯狂打call的大明星们:鹿晗当解说 苏醒铁杆阿迷
妈妈的宝贝为妈妈的宝贝打call:淘宝让孩子成为妈妈事业的最暖代言人
今年你的爱豆是红了还是糊了?快来看趣味分析疯狂打call榜!
万万没想到,她也是詹姆斯的球迷,社交平台疯狂为其打call!
毛晓彤自曝童年生活,自称没有童年,妈妈为了她很“疯狂”
代哥,出事儿了,大勇和大飞在燕京酒吧打起来了,你快去看看吧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