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犀利点评多次惹争议?其原因或揭开如今综艺节目尴尬现状

发布时间:2025-05-21 03:27

曾几何时我们会去看一档综艺节目图的就是一个乐呵,参与人员用心,节目情节有趣就可以获得观众的好评,节目也可以一直做下去。

但是现在大部分综艺屡次受到关注的却并不是它的情节设计有多巧妙,综艺氛围有多浓厚。

取而代之的是一次又一次参与成员之间的矛盾互掐,评委对选手的犀利“毒舌”点评,甚至是点评者和参赛选手之间的“精彩”骂战。

《演员请就位》李成儒批评郭敬明的作品《悲伤逆流成河》没有什么营养,只是在简单的诉说一些情情爱爱,没有办法让如今的年轻一辈受到教育。

播出以后很多观众都开始炮轰李成儒,说他装高深,李成儒出了名,《我就是演员》的收视热度也是因为被推上了一个顶峰。

无独有偶,丁太升在《天赐的声音》痛批萨顶顶唱歌不生动,太僵硬,黄韵玲,王力宏,张韶涵和张大大都积极维护也依旧无法改变他的想法。

播出后又是迎来了观众的一番骂战,丁太升和当时的李成儒一样,或者说他成为了第二个李成儒,硬生生把自己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与此同时更多的人也开始关注到了这档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音乐综艺。

一次又一次的痛批,一次又一次的骂战,一波又一波的热度,难道都是巧合?

怎么这几年这些“刚正不阿”,“说话不留情面”。“痛批这,痛批那”的人一下子就全冒出来了?

其实这一切的一切真的都不是偶然,这种行为已经成为了现如今很多综艺节目的一种“特殊”宣传和营销手段。

与此同时它也暴露出了如今综艺节目的尴尬现状:

现在综艺节目相互之间的竞争非常大,再加上同质化问题严重等问题,观众分流,甚至流失严重。

导致节目的收视率一年不如一年,所以他们只能另辟蹊径,依靠别的方面来为自己增加流量,增加收视率。

从最初的花大价钱邀请最当红的一些流量明星,娱乐圈的老牌大碗到如今的靠着各种成员矛盾来吸引观众都是一个又一个的“套路”。

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就会有一种想要参与其中的渴望,看热闹和大众趋从心理一直都是很多人的本性。

在一档节目中参赛选手,评委,主持人,综艺情节处理各方面之间的矛盾可以很好地吸引观众的眼球,被抓住看热闹心理的我们一直都非常“听话”。

就宣传手段来说这种方法是没有对错之分,也没有好坏之分的,毕竟是观众选择去主动关注,同时我们也无法猜测这些看似直接,不给自己留后路的犀利点评究竟是被动还是主动。

只是作为观众的我们千万不要一直蒙在鼓里,“被别人当枪使”,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成为了别人营销手段中的好帮手。

我们看一档综艺节目是为了让自己放松,让自己开心的,而不是想因为其中某个人的“毒舌”点评就被气得不行。

甚至还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抒发一下自己内心的愤怒情绪,理智看待一件事情对我们任何人来说都是很有益的。

既然是看综艺节目那就把心情放在第一位,图一个乐呵开心就好,这个是初心,不能忘,不要太认真,更不要太较真,否则属实得不偿失。

当然我们也都知道像这样拯救综艺节目收视下滑的方法并不可取,因为它并不能改变整体综艺大环境的本质,问题根本就出不在这上面。

综艺节目相互之间的竞争力大,同质化严重就应该不停的推陈出新,去制作出更多题材富有创新,节目情节新颖的优质节目,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我怀念过去那些我们看着综艺节目哈哈大笑的日子,那个时候的节目有趣,可乐,很有看点。

我不用担心是不是其中会有哪个人又突然冒出来一句毫不留情面的话搞的整个节目鸦雀无声,满屏尴尬,更不用担心我会因为他的言行而愤慨不已,甚至是去恶语相向……

既然是综艺节目那就简单一点,单纯一点,少一点套路,多一些真诚

网址:评委犀利点评多次惹争议?其原因或揭开如今综艺节目尴尬现状 https://mxgxt.com/news/view/1328395

相关内容

金星犀利点评选秀明星,称其演技堪忧,直言这类节目就是浪费钱
盘点综艺节目上那些比较尴尬的事
综艺评委的“实力派”与“花瓶派”之争
明星开说脱口秀:犀利点评一针见血
综艺评委席上的“非专业”现象:无代表作,却能高高在上的当评委
“流量”之下的演技争议:汪海林犀利点评年轻女演员演技现状
娱乐圈怪象:无代表作明星却爱当评委,点评常引争议
林志玲变化大惹争议,尼姑犀利点评:以前是樱桃,现在像黑枣
《演员》再迎犀利点评,尔冬升指斥小鲜肉:你演得吃力我看得辛苦
音乐综艺节目转向幕后,词曲作者的现状会改变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