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六代”导演.doc

发布时间:2025-05-20 20:45

资料:中国“第六代”导演(转) 加入收藏 已经被8位会员收藏 2008-2-17 13:56:00 ?关于中国新电影最普遍的是“第六代”这样一个广而概之的说法。在中国电影艺术史上,从一、二十年代第一代的郑正秋、孙瑜、吴永刚到以张军钊、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为代表的第五代电影导演,可谓“代代相传”。   1983年,北京电影学院78班的一些毕业生在广西电影制片厂成立“青年摄制组”。他们创作了《一个和八个》,这成为他们作为一个可辩识的统一的创作群体的发轫之作。1984年的《黄土地》更为他们带来了世界影坛的注目和赞誉。这前后的一批影片给中国影坛带来巨大的冲击,并引起世界影坛高度关注,“第五代”由此得以开始。   关于第六代最原始的界定就是指北京电影学院85班:张元、王小帅、娄烨、路学长、胡雪杨、刘冰鉴、邬迪(及后面87班的管虎、李欣)等一拨人。在中央戏剧学院的一拨:张扬、施润玖、金琛、孟京辉等人“汇入”之后,在这一拨人自身发生了体制内/体制外拍片的分化之后,在晚于87班六年的电影学院93班贾樟柯的崛起之后,甚而至于一批处女作导演也加入了这一新生代的行列的今天。“代”的概念仅仅作为一个时间上的延续、特征是不客观的和笼统的。所谓的“第六代”导演肯定已经无法涵盖这么庞杂的导演队伍了。许多“第六代”之外的电影导演如朱文、崔子恩、吴文光、杜海滨、程裕苏、孟奇、王超等,他们的电影制作与传统电影相比有太多的文化意义分裂。DV、BEAT的出现和运用,任何一个人只要他有电影理想和电影追求他都可以拿起他的摄影(像)机,溶入这一奇特的影像之旅。各种思想的表达和情感的流露都使得中国呈现一个作为艺术的新电影运动!   新电影运动早已开始,却远远没有那么快结束......         一,【学院派(第六代)】            ——新电影运动的主力军      关于中国新电影学院派(第六代),在这里就无须多言语(在这里使用“学院派”这个词汇,没有任何附加的社会意义和艺术意义,它所表达的仅仅是这一部分人“出身”的背景,别无其他)。他们大多具有“学院”背景,早期拍的电影大多深深烙下了诸如“违规”、“地下”、“晦涩”、“反叛”、“边缘”、“探索”等标签。张元、张扬、王小帅、何建军、管虎、阿年、娄烨、章明、路学长、贾樟柯、胡雪杨、王全安、施润玖等第六代导演的作品大都是通过小规模放映、刻录VCD、盗版DVD以及极少数正规出版物来流通的。   对于第六代导演我们太过于熟悉,这些名字频繁的出现在不同的杂志、报纸、电视上,在国际电影节频频参赛屡获大奖小奖,系列大明星加入出演造势,在电视上、电影院开始获得公映权,这一系列表象似乎让我们看到一个新电影的春天正姗姗向我们走来。   然而,对于第六代导演我们又太过于陌生,陌生是因为他们的作品我们大多是无缘观看,即使通过极少量的正版、盗版光盘,那也还是冰山一角,更甚的是我们被剥削了在电影院大屏幕观赏真正电影的权利,这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是的极大羞辱!我们除了张艺谋、陈凯歌和好莱坞的商业大片,就看不到更多人文艺术关怀,这是何等的悲哀!   中国电影的检查制度、商业影院的“艺术单元”、艺术院线的建立、国内电影基金会的设立等这些外在客观的因素都极大的影响、阻碍着中国艺术电影的发展和前进。   关于目前中国电检制度的诟病已被民间广为笑传。中国电影检查制度最大的改革就是学习、通过国际上通行的分级制度,既要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也要顾全成年人的艺术欣赏的选择机会和权利,同时也不能忽视电影创作者表达的自由和艺术形式的多面追求,而不是让“百花齐放”成为百花一起被放倒。电检制度不是中国电影的救命稻草,也不要让它成为电影艺术发展路上的绊脚绳。   商业院线应当开放一些“艺术单元”,或者成立一条独立的艺术院线,让那些电影走进观众,让观众有机会原汁原味的欣赏艺术电影。这是对中国电影工作者和中国公民的一种起码的尊重。   国内电影基金会的设立有助于中国电影的正常发展和进步,而不是靠“外国口粮”艰难跋涉。 张元   1990:《妈妈》 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1993年获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影评人奖   1993:《北京杂种》1993年瑞士卢卡诺电影节评审委员会奖   1994:《广场》(和段锦川合导,纪录片)1995年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   1995:《儿子》荷兰鹿特丹电影节的金虎奖   1996:《东宫西宫》阿根廷马格帕罗塔电影节的最佳编剧奖   1997:《钉子户》日本HBF第3届“今日亚洲”录像纪录片大赛头奖   1999:《过年回家》1999年第56届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00:《疯狂英语》(纪录片)意大利米兰电影制作人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2000:《金星小

网址:中国“第六代”导演.doc https://mxgxt.com/news/view/1319645

相关内容

第六代导演十大代表人物 中国第六代导演人物盘点
百年六代影像中国解析.doc
导演、编导、剪辑的关联.doc
第六代导演开始掘金正当时
第六代导演章明推出新作《冥王星时刻》
演员合同范本doc
演员协议.doc
2025年影视演员聘用合同范本(完整版).doc
让娜·莫罗的去世能跟《冈仁波齐》扯上关系吗?——从法国新浪潮到中国第六代导演
中国近现代十大画家的关系.docx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