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10年,B站如何影响口碑传播?
风没有停,只是小了些,可能方向变了变。做视频内容的平台有很多,无非是在争夺两个点,年轻人以及年轻人的时间。有了用户,才有了变现的前提。
下一个十年,B站正在“破圈”崛起,对于汽车行业营销与口碑传播会有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很多人都在研究B站。
这个缘起于二次元文化,跌跌撞撞走来的小破站,开始走出世外桃源,朝着中国版YouTube的大方向前进。
B站的“二次元”烙印有多深?
2007年,Acfun(A站)成立,这是一家以二次元内容为主的视频网站。但由于早期服务器不稳定,A站经常出现崩溃的情况。
2009年7月至8月,A站连续崩溃两个月。当时,作为A站的临时替代品,Mikufans站点诞生,而Mikufans也就成为了B站的前身。
2010年1月,Mikufans更名为bilibili,B站自此诞生。有趣的是,Mikufans这一站名取自于初音未来,bilibili则源自《某科学的超电磁炮》的女主御坂美琴,其“二次元”基因是刻在骨子里的。
二次元作为最初的蓄水池,首先黏住了一批动漫发烧友,就连B站的CEO陈睿也是一个动漫爱好者。
B站定义了一个词,叫做“Z时代”,特指1990-2009年出生的年轻人。
这一年龄段的人口规模有多大?据数据显示,目前有3.28亿,占人口总数的23%。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在少年时代或学生时代,多少都是动漫文化的覆盖受众,而目前正一步步走向社会,开始工作,进行财富积累,是未来消费的主力军。
B站在2019年做了一次数据统计,会员用户的平均年龄是21岁,且新注册用户的平均年龄不到20岁,日均活跃用户达到3800万,平均每人每天使用时长是77分钟。
一系列的数字摆出来,足以让同行眼红。互联网争夺的,正是用户数,以及用户的使用时间。一个21岁的年轻人,在B站上每天花费70多分钟,还会有多余的时间分给其他平台吗?
B站可预见的未来,像极了曾经的QQ。
当年,QQ用户也是极度年轻化(当然现在也是)。腾讯正是基于这批黏性极强的互联网原住民,并陪伴着他们共同成长,一步步构建了自己的企鹅帝国,而源源不断加入的新年轻用户,还会推动着腾讯走向更远。
2020年4月9日,索尼通过旗下一家全资子公司对B站进行了战略投资,投资额达4亿美元。此交易完成后,索尼将持有B站已发行股份总额的4.98%。
除了被索尼青睐,B站其实早已引入过腾讯、阿里巴巴的战略投资。
2015年,腾讯在B站的C轮融资时已经入场,随后在D轮继续跟进。2018年3月,B站上市。而在此之前,腾讯已持有B站约5.2%的股权以及1.2%的投票权。直到2020年2月,腾讯持股上升到13.3%,拥有4%的投票权。
阿里巴巴“虽迟但到”。2019年2月,通过全资子公司淘宝中国入股B站,约持有8%的股份。后续,B站在电商领域也有了扶持者。
集齐“三巨头”,小破站终究是要“破圈”的。
破圈之路,道阻且长
B站CEO陈睿在一次采访中曾提到,“B站增长的动力基本来自于我希望B站很好地活下去。小国寡民是开心,但你是世外桃源也会被坚船利炮干掉”。
时至今日,B站早已不是二次元的自留地,7000万会员的冲浪需求,是多元、多层次,也是极度开放和充满想象空间的。
值得注意的是,B站在会员增长这一问题上,一度保持着相对审慎的态度,“主动筛选”的开关并没有完全放开,这也成为B站的一大特色。
比如,要想成为B站会员,需要先回答100道包含亚文化梗和弹幕礼仪的题目。只有考试分数及格,才能够被纳为B站会员。门槛设置,阻挡了一部分用户,但也筛选出了与B站调性匹配的有效用户,强化了社区属性。
在B站,还有一笔虚拟资产,随着用户使用时间的增加而不断积累,那就是可以投放给UP主的“硬币”。这不是用金钱可以直接获取的,需要用户真正付出时间,而引发投币的,一定是对内容足够认可。这也说明B站的用户黏性极高,愿意互动,也会更挑剔。
《童济仁汽车评论》认为,目前媒体资讯平台可以分为两类,用户下沉类和用户上移类。B站就属于用户上移类,它们筛选用户,而且是对用户进行了相对较高的门槛筛选,主动形成牢固的平台文化。
这就是B站的核心关键词——用户自主权。因为用户自主权,互联网经济的基本价值衡量标准及尺度被改变:从关注用户总量转为关注互动总量和用户自主交易总量,从以价格衡量的市场价值转为以需求衡量的社会价值,从“点对面”的单向传播转为“点对点”的双向传播,估值思路也从“单位用户价值×活跃用户总数”转为“平台人均估值×用户总量”。
只有给了用户高度的网络自主权,才有可能实现点对点的原子式网络自治。这是互联网诞生的初心,也是互联网进化的必由之路。
不过,B站要成长,还是要“破圈”。只是,筛选用户和破圈之间未必冲突。
2019年,B站高调签下前“斗鱼一姐”冯提莫,要将直播的触手探向更多的站外年轻人。
同年,B站花费8亿元签下《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中国地区三年独家直播版权,要在新生代最集中的游戏直播领域继续挖矿。成立bilibili品牌战队,出征各大主流竞技游戏,也是同样的出发点。
2019年底,bilibili酝酿了一场口碑炸裂的跨年晚会,名为“最美的夜”。有数据显示,当晚在线直播观看人数超8000万,视频回看播放量也超过了9000万。
更为关键的是,跨年晚会原本是各家卫视争奇斗艳的主舞台,忽然杀出一只异次元的队伍,“破圈”效果拉满。无论情怀,还是质量,这场跨年晚会击中了新生代年轻人的真实内心,在审美疲劳的大环境下眼前一亮。
B站发布的2019年财报,也能反映破圈趋势。
2019年,B站总营收67.8亿元,同比增长64%,但全年亏损了13亿元,相比2018年亏损的5.5亿元有两倍还多。很显然,这是因为B站的营业费用也在快速增加,也就是说“花出去的钱更多”。毕竟,破圈需要成本,转型带来的财务阵痛不可避免。
但效果也是显著的,从2019年的营收分布来看,主要由游戏、直播、广告、电商四部分组成,分别实现营收35.98亿元、16.41亿元、8.11亿元、7.2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780%、76%、403%。其中,游戏收入份额占比下降到43%,首次低于50%,这说明B站营收更趋多元化。
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以视为佐证。如果将“动画+鬼畜+国创+番剧+数码分区”定义为B站核心二次元内容,由广发证券调研数据显示,从2015年至2019年间,二次元视频点击量占比从最初的50%下降到如今的30%。
其实,B站已经在适当降低会员门槛了。毕竟,曾几何时,只有在特定节假日,B站才会开放会员申请。如今,会员可以随时申请,100道题目的难度也有所降低。
随着新用户的大量涌入,新老用户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尤其在弹幕文化的冲击下,围绕弹幕内容的恶意也在增多。知乎上曾有一个灵魂发问,“你为什么退出B站”,其中一个热门回答是,“把100道题改回来,空气就会清新一些。”
B站在“破圈”奔跑中,免不了荆棘缠路。
用户年轻化,一把双刃剑
B站的生态颇为特殊,视频上传者一般被称为UP主,他们多数是素人。如果粉丝很多了,那就成为了素人明星。当然,关注UP主的,也是普通人,他们可能是因为共同的爱好恰好聚在一起,也可能是被UP主的某种特质所吸引,比如谈吐搞笑,或者视频专业。
总之,围绕着UP主,或者某一个视频区,年轻用户因为某种共性在这里聚集、交流。所以,B站具有非常明显的社区属性,针对某个领域的粉丝黏性也极强。
B站还有一个“大杀器”,那就是弹幕文化。其他视频平台也有模仿,但是弹幕的质量与B站不可同日而语。
B站的特点是鼓励用户发言,但同时也在维护着发言环境。在筛选会员的题目中,还特意提到了弹幕礼仪。正因为加入了会员筛选机制,以及用户的自愿遵守,B站弹幕才成为了一个颇为多彩的小世界。
如果研究B站,一定要去好好看看弹幕。那里隐藏着新生代年轻人的灵光乍现,玩梗共鸣,在意的情感联结点以及来自孤独陌生人的感情依偎。
当你即兴写下了一条弹幕,多年后,这条弹幕可能还在,甚至还有陌生人的暖心回复,或者只是一句“前面的别走,我也是这样想的”,那份蓦然的共鸣与感动,是十分动情的。
到如今,B站也不过走来十年。小破站一年年在成长,而它的用户又何尝不是一年年在长大呢?
这种陪伴就是一种感情投资,当这群用户长大了,有能力消费了,也愿意重新回到B站这个平台。
可以说,这是一群相当优质,具备长期消费潜力和消费意愿的年轻用户,是B站的伙伴,也是品牌广告主最看重的宝贵财富。
为什么说,用户年轻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呢?
年轻,就是最令人羡慕的资本。他们热血,有活力,讲义气,敢爱敢恨,有自己的道德准则。
这是好样的!年轻人,就应该活出这样的自信与闯劲。
但是,很多年轻人的思维方式还是比较直线,思考问题的角度比较单一,认为很多事情非黑即白,容易意气用事,容易情绪化,更容易被有心之人带节奏。
当年轻人扎堆的时候,盲从、爱起哄几乎是天性。看到了曝光视频,看到了引导素材,为了维持正义,执行所谓的网络暴力,但所看到的,就一定是事件全貌吗?当一地碎渣的时候,吃瓜群众可以作鸟兽散,但对当事人的伤害又须用多少时间来修复?
对品牌而言,这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任何一个负面消息,都有可能引发一场裂变式的灾难。帕萨特是一个典型,当愤怒淹过了一切正义,年轻人的情绪化是不是成为了某些人精心推动的流量价值?连罪的却是汽车制造商和他们的品牌。
割裂、对抗,煽动情绪、带动节奏,互联网的语言生态正在恶化。在网络世界里,人们变得易怒,易躁,富有攻击性,情绪可能随时失控。但在现实生活中,那些网络上吵翻天的人,可能温文尔雅,待人和睦,有时候就这么魔幻。
这不只是B站的生态隐忧,而是整个互联网世界的问题。虽然我们说B站属于用户上移类,主动对用户进行了筛选,但只要“破圈”成长,就一定要真正参与到整个互联网生态,势必受到影响。
UP主和广告主的脱坑指南
那么多人在研究B站,因为它很重要,有可能是下一个十年的通行船票。
之前,B站的汽车内容板块相对比较空白,暂时没有成为汽车自媒体的核心竞争领域。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B站的价值,正在加速朝着UP主转型。
B站一向都有鲜明的站内风格,包括一些带梗的暗语。如果想迎合受众的欢心,所投稿的视频也需要B站风格化。而且,B站受众对视频内容颇为挑剔,几乎纯粹是用脚投票,这也倒逼更多的UP主产出更优质的内容。
B站的社区属性,也使得其用户更爱交流,弹幕文化和视频留言是极佳的互动机会。而且,每一条弹幕和留言,几乎都出自于真正的用户。做运营,多回复,毕竟,那都是真切的粉丝,是实实在在的声音。
广告主也需要适应B站的玩法。
在这里,没有贴片广告,直接投放的机会近乎为零。
如果想在B站的年轻人中扩大影响力,最基本的原则是“要和他们做朋友”。真正臭味相投了,才能够渗透用户心智。
B站有很多官方入驻的账号,自制视频玩起来也蛮high,核心词是有梗、有趣、有价值,而且内容方式有很多,可以追热点、或者做知识普及或教程营销,甚至于尝试鬼畜区。
当年,小米雷军的鬼畜视频一时风靡。小米官方并没有无聊到发律师函,而是趁势入驻B站。雷军还曾借助小米官方账号向B站用户发送元宵祝福视频,与他们打成一片,也迅速成为他们的品牌朋友。这就是一个积极的案例。
当然,广告主也可以选择在UP主的视频中进行植入,但自由度可能须放宽一些。因为你可能得允许UP主大喊一声“我要恰饭了”,弹幕中也会发来贺电,或者满屏刷着“让他恰”,这正是年轻人直爽而真诚的爱呀,习惯就好。
做年轻人的朋友,有可能锦上添花,但在逆境的时候也有可能拉你一把,无论是UP主,还是品牌方。
彩蛋:这篇文章算是B站的一篇科普文,后续,我们还将深入挖掘汽车在B站的生态与玩法,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一键三连。
网址:下一个10年,B站如何影响口碑传播? https://mxgxt.com/news/view/1304298
相关内容
网站运营中如何进行口碑传播香奈儿口碑营销案例分析:如何通过口碑传播提升品牌影响力
中国消费者口碑传播影响力调查.DOC
企业如何打造口碑传播
网络口碑营销口碑如何传播与核心价值
网络电影口碑传播
口碑如何影响房地产市场?
口碑传播营销及影响力分析.doc
明星口碑如何影响代言效果?
口碑传播与网站营销:如何让品牌流量最大化,快速吸引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