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形势之下,各家粉丝纷纷把自己偶像与流量明星加以区别,强调自家偶像是演员而并非流量明星,一时之间吵得好不热闹,到底演员与流量明星到底有何区别呢?其实大多数观众心中有数,只不过有些粉丝喜欢自欺欺人,既然如此那么表舅就细细解读一下,演员与流量明星的区别,看一看你家偶像到底符不符合演员的标准。
演员到底该怎么理解?
按照狭义的理解,最起码您要毕业于专业院校吧,众所周知咱们的顶级院校就那么几所,什么中戏、北影、上戏等等,只要是专业学表演,以表演为自己终身奋斗事业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演员。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当年我国港台娱乐文化的发展,很多非专业出身的艺人,也可以成为非常优秀的演员,而港台地区的艺人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表演理论学习,但这也只是相对而言,最起码大名鼎鼎的TVB艺员培训班,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专业化培训机构。
当然不能否认,某些人没经过任何培训,却天生具有表演天赋,说白了就是表演天才,但这样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不具有普遍性,可以说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既然时代发展了,我们就不能太遵循太过狭隘的标准,显然是否是专业出身并不能成为太有说服力的标准,那么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比较形象的标准来衡量。
人设,始终是流量明星们摆脱不了的包袱
众所周知韩国影视剧制作水准非常高,可以说已经是亚洲领先,除了所谓的审核问题,纯粹从艺术性上来说,我们与人家的差距也不小。简单来说人家的偶像演员,一旦到了影视剧里,就可以摆脱开偶像包袱,扮演一些与自身差别比较大的角色,单从这一点来说,我们的年轻演员做得到吗?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家的偶像明星,可以饰演操着满口脏话的小流氓,甚至是猥琐的变态,而我们的明星们大多心中有着人设的太多顾虑,饰演的角色,也都是正面、高大上,没有任何瑕疵的角色。
有时候有的角色特别适合某个演员,导演也认为其可以实现突破,但就因为人设不好,怕得罪粉丝,经纪人就不愿意接。很多流量明星看剧本不是看故事是否精彩,而是专注自己的角色,人设是否够完美,是否会影响粉丝对自己的风评,这样的人怎么配得上演员?
原声,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这个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声音塑造已经成为内地年轻演员最大的软肋,流量明星更不用说。很多资深的剧迷,纷纷感叹王志文、陈道明、陈宝国、唐国强等老一辈艺术家精湛的台词功力,但现实却是年轻演员越来越忽略声音的表演,甚至流量明星因为忙,而不背台词,出现了所谓的数字演员。
而很多人也感叹,自己看外国作品都只看原声,即使是离我们很近的韩国电影,我们也喜欢看原声,为什么?因为人家的声音都是一种表演,为角色增添了无尽的魅力,而我们的剧集还在大量使用配音,尤其是一些流量剧更是如此,用专业配音来弥补表演的不足。
或许有人会说,为什么当年的TVB也是配音,难道那些演员也不够优秀?
这一点或许懂粤语,又或者我国广东、香港地区的观众更有发言权。为什么总是有那些地区的观众表达很喜欢粤语原声,那是因为TVB那些演员,说粤语原声表演得更自然,远比普通话出来的效果更好。
演员与流量明星的区别并非没有例子
说起演员的例子,当属最近热播大剧《扫黑风暴》中“孙兴”的饰演者吴晓亮,吴晓亮是一位出生于1985年的演员,相比那些流量明星或者偶像们,他大不了几岁,但已经是资深演员。
他可以是《扫黑风暴》中穷凶极恶的孙兴,也可以是《长安十二时辰》中丑陋、凶残的曹破廷,更可以是《绣春刀2》中无关重要、造型邋遢的杀手,试问那些粉丝口中自诩演员的流量明星们,哪个敢接、敢演这样的角色?
其实流量明星也好,年轻演员也罢,最终还是要拿作品说话,而不是打嘴仗。演员就是要豁得出去自己,牺牲了很多个人的东西,有时候甚至会因为塑造角色太精彩而被观众骂,这是演员的付出,也是演员这个职业应得的尊重。
至于流量明星,一切还要拿行动说话,你为表演付出了多少?你能否可以抛开粉丝的在乎,诠释那些有深刻内涵,但风评并不好的角色?你是否可以扮丑,可以粗鲁、卑鄙、凶残甚至变态,只遵从内心,不在乎粉丝评价?如果你做到了,你就可以称之为演员,否则,就是对演员的亵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