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达·戈德温
Linda Godwin 国籍 美国性别 女出生日期 1952年07月02日毕业院校 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密苏里大学地位或主要成就 STS-37、STS-59、STS-76、STS-108任务的宇航员载人航天任务时长 38天6小时13分钟49秒舱外任务时长 10小时14分钟

琳达·玛克辛·戈德温(Linda Maxine Godwin)博士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前宇航员。

详细介绍

个人资料

1952年7月2日出生于密苏里州开普吉拉多,但视密苏里州杰克逊为家乡。丈夫为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的史蒂文·R·纳格尔(Steven R. Nagel)。育有二女。

教育背景

1970年毕业于密苏里州杰克逊的杰克逊高中(Jackson High School);1974年获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Southeast Missouri State)数学与物理学理学学士学位;1976年与1980年分别获密苏里大学(University of Missouri)物理学理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所属组织

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国际女飞行员协会(99飞行俱乐部,Ninety-Nines, Inc.)、太空探索者协会(Association of Space Explorers)、飞机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ircraft Owners and Pilots Association)成员。

特殊荣誉

曾获NASA优异绩效评级、持续优异表现奖(Sustained Superior Performance Award)及杰出领导奖章(Outstanding Leadership Medal)、NASA优异服务奖章(NASA Exceptional Service Medal)、NASA杰出服务奖章(NASA Distinguished Service Medal)。

个人经历

琳达·戈德温博士在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完成物理学与数学本科学习后,进入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University of Missouri in Columbia)攻读研究生。期间她教授本科生物理实验课程,并多次获得研究助理奖学金。她专注于低温固态物理领域的研究,包括在液氦温度下对电子隧穿现象以及金属基底上吸附分子物种的振动模式的研究,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多本期刊。

戈德温博士持有仪表飞行等级资格的私人飞行员执照。

NASA经历

戈德温博士于1980年加入NASA,任职于任务操作部(Mission Operations Directorate)有效载荷操作分部(Payload Operations Division),主要负责有效载荷集成(含附着式有效载荷/attached payloads)和太空实验室/Spacelabs)相关工作,并曾担任多次航天飞机任务的飞行控制员及有效载荷专家。

1985年6月被NASA选为宇航员候选人后,戈德温博士于1986年7月正式成为宇航员。其技术任务包括在航天飞机电子集成实验室(SAIL)开展飞行软件验证工作,协调惯性上面级(IUS)、可展开载荷及太空实验室任务的任务开发活动。她还曾担任宇航员公众事务(Astronaut Appearances)主管、宇航员办公室(Astronaut Office)任务开发处处长(Chief of the Mission Development Branch)、教育工作组(Educational Working Group)宇航员联络官、宇航员办公室副主任、飞行乘组操作部(Flight Crew Operations Directorate)副部长、宇航员办公室天地通信分部主管,以及约翰逊航天中心(Johnson Space Center)飞行乘组操作部探索事务主任助理。

戈德温博士是执行过四次太空飞行的资深宇航员,累计太空驻留时间超过38天,其中包括两次太空行走的逾10小时出舱活动(EVA)时长。1991年,她以任务专家身份参与STS-37航天飞机任务;1994年担任STS-59任务的有效载荷指挥官;1996年执行STS-76任务(与和平号空间站(Mir)对接的飞行任务);2001年参与STS-108/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UF-1任务。

戈德温博士于2010年8月从NASA退休。

航天飞行经历

STS-37亚特兰蒂斯号任务(1991年4月5日-11日)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发射升空,返回时降落在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Edwards Air Force Base)。任务期间共完成93圈轨道飞行,乘组成功部署了伽马射线天文台(GRO),用于研究宇宙中的伽马射线源。GRO重达近3.5万磅(约15876 kg),是当时通过航天飞机遥控机械臂系统(RMS)部署的最重有效载荷。乘组还执行了一次计划外的太空行走以释放GRO的高增益天线,并进行了五年半以来首次预定的出舱活动(EVA),测试在大型空间结构移动的操作方案。

在中层甲板实验中,团队完成了多项研究:测试微重力环境下流体传输过程的热管元件实验(SHARE);使用化学处理装置(BIMDA)表征生物材料结构;以及旨在培育比地面环境更大、更完整蛋白质晶体的实验(PCG II)。亚特兰蒂斯号搭载了业余无线电设备,支持语音通信、快速扫描电视、慢扫描电视和分组无线电,与全球业余无线电操作员建立了数百次联系。任务总时长143小时32分44秒。

STS-59奋进号任务(1994年4月9日-20日)是太空雷达实验室(SRL)专项任务。SRL包含三部大型雷达——航天飞机成像雷达C/X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IR-C/X-SAR),以及一台用于深化地球表面与大气层研究的二氧化碳传感器。成像雷达以三种频率和四种极化模式工作,其多频谱观测能力提供了地球表面不同尺度的信息,突破了以往单频段实验的观测局限。二氧化碳传感器MAPS(Measurement of Air Pollution by Satellite,卫星空气污染测量装置)采用气体滤光辐射测量技术,测量对流层中一氧化碳(CO)的全球分布。乘组对地表现象与气候条件的实时观测配合14000余张照片,协助科研人员完成数据解译与校准。任务共绕地球飞行183圈,历时269小时29分钟,最终降落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

STS-76亚特兰蒂斯号任务(1996年3月22日-31日)是第三次与俄罗斯和平号(Mir)对接的飞行任务。在与和平号完成交会对接后,任务成功将一名NASA宇航员转移至和平号驻留5个月,开启了美国宇航员在和平号上持续驻留两年的计划。机组向和平号转运了4800磅(约2177 kg)的科学设备、任务硬件、食物、水和空气,并回收了超过1100磅(约499 kg)的美国、欧洲空间局(ESA)科学样品及俄罗斯设备。

戈德温博士执行了长达6小时的太空行走,这是航天飞机首次在对接空间站状态下开展的舱外活动。她在和平号空间站对接舱(Mir docking module)上安装了实验装置组,用于检测与评估空间站环境中的碎片及污染物,这些装置将由后续航天飞机任务回收。航天飞机货舱搭载的太空实验室模块(Spacehab module)被大量用于物资转运与科学设备存储,其中包含多功能生物实验柜(Biorack)——该小型实验室在本任务中用于研究动植物细胞功能。此次任务还首次启用了儿童卫星项目(Kidsat),该项目通过约翰逊航天中心(JSC)任务控制中心与航天飞机之间的Ku波段链路,由学生远程操控电子相机,利用航天飞机数字化摄影开展科学与教育活动。STS-76任务共绕地球飞行145圈,行程380万英里(约611万公里),历时221小时15分钟。

STS-108奋进号任务(2001年12月5日-17日)是第12次造访国际空间站(ISS)的航天飞机任务。奋进号乘组将远征4乘组送往空间站,并接回远征3乘组。乘组从拉斐尔多用途物流模块(Raffaello Multi-Purpose Logistics Module,MPLM)卸下超过3吨的物资、后勤补给与科学实验设备,同时将空间站不再需要的2吨物品整理后返回地球。

戈德温博士操作航天飞机机械臂将多用途物流模块(MPLM)安装至空间站节点舱,并参与太空行走,在国际空间站太阳电池阵列Beta万向节组件外部包裹隔热毯。STS-108任务共绕地球飞行185圈,行程480万英里(约772万公里),历时283小时36分钟。[1]

↑ Linda Godwin-NASA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