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点评和美团抱团过冬 超八成市场份额仍难言垄断

发布时间:2025-05-19 11:25

  超八成市场份额仍难言垄断

  原题:大众点评和美团抱团过冬

  超八成市场份额仍难言垄断

  法治周末见习记者 平影影

  10月8日,当整个娱乐圈在为黄晓明和杨颖的婚礼震惊时,整个科技互联网圈却在为大众点评和美团网[微博](以下简称美团)的联姻沸腾。当天中午,美团和大众点评联合发布声明,正式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已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靴子正式落地。

  而消息宣布后,市场对其是否涉及垄断的猜疑此起彼伏,多位法律人士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大众点评和美团合并确已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但分析认为申报被批准的机会相当大。

  而互联网业内人士则认为,大众点评和美团合并,将减慢双方烧钱速度,并压制其竞争对手;未来不仅仅是O2O领域,互联网的各个领域都将出现合并潮,寡头局面或将出现。

  大众点评牵手美团

  10月8日中午,美团和大众点评联合发布声明,正式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已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

  根据声明,新公司将实施Co-CEO制度(联合CEO制度,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担任CEO的体制),美团CEO王兴和大众点评CEO张涛将同时担任联席CEO和联席董事长,重大决策将在联席CEO和董事会层面完成。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是对等合并,两家公司5:5换股,且投资人也有不同的换股比例。合并之后,两家公司在新公司的董事会将占据同等席位。

  同时,两家公司在人员架构上保持不变,并将保留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独立运营,包括高频到店业务,同时将加强优势互补和战略协同,推动行业升级。

  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美团以51.9%的团购交易份额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大众点评以29.5%的团购交易份额居于第二位。两者合并后,将占据团购交易份额的81.4%。

  难言是否涉及垄断

  在大众点评和美团宣布合并之后,指其涉及垄断的评论在网上到处可见,其合并是否涉及垄断?法治周末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多位法律人士。

  沪江网法务总监林华博士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我国反垄断法第20条规定,经营者集中包括经营者合并;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第3条规定,经营者集中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一)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二)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

  法治周末记者查询大众点评和美团的公开数据发现,美团在2014年的营业额达到460亿元人民币,而大众点评公布其2014年的业绩情况时,并未详细透露销售额,不过大众点评2015年预期营业额则是700亿元人民币。同时,美团和大众点评在团购领域的市场份额合计超过80%。

  “大众点评和美团的合并完全符合反垄断法规定的申报标准,必须向负责经营者集中审查的商务部申请批准。”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骆彦劼律师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不过骆彦劼表示,反垄断法规定的经营者集中是需要向商务部申报,并非一律禁止。

  “实际上,反垄断法对何种情况应当禁止以及何种情况无需禁止,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标准。具体还是要看行政部门对于行业的判断,以及参与集中的经营者的综合情况。因此可以说,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还是有机会被允许的。”骆彦劼说。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孟雁北对此表示认同。她认为,现在断言大众点评和美团和并是否涉及垄断,为时尚早,“因为还要看商务部对其进行竞争损害评估的结果如何,这其中涉及到多重因素,并不能仅凭营业额和市场份额就作出判断”。

  但孟雁北表示,按照以往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案件最后都是无条件通过审查,大众点评和美团的合并,通过审查的机会是非常大的。

  林华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虽然会增加行业的垄断程度,并且降低普通用户所享受的补贴福利,但合并对于增强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以及推动美团和大众点评两大明星企业的发展有切实裨益,“个人认为经济政策因素很可能为商务部支持合并的理由”。

  烧钱模式难以为继

  大众点评和美团的合并,虽被认为是O2O领域的强强联合,但多位业内人士指出,促使二者合并的根源其实是其烧钱模式难以支撑,产业资本难以为继,大众点评和美团亟需抱团取暖才能度过资本寒冬。

  “众所周知,美团烧钱烧得厉害,此前还频频被曝陷入融资困局,账面上的资金撑不了多久。”产业观察家洪仕斌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美团布局太广,团购、外卖、电影、酒店等战线无一不涉及,为了扩大自己的各条战线,美团奉行的原则就是烧钱补贴,补贴用户补贴商家,“它要不断烧钱融资,融资后再烧钱,一旦融资出现困难,整个模式就撑不下去”。

  记者查询发现,此前网上曾有爆料称,美团各条战线亏损严重,上半年其月均亏损额大约6亿元左右,相当于每进账1元就同步净亏损2.7元;而高交易额之下是低收益低含金量,美团新一轮融资疑似受阻。

  虽然美团对此回应称是竞争对手造谣,但依然无法改变业内对其烧钱模式的担忧。

  “不仅如此,美团还要提起精神去应对愈发强大的竞争对手,如百度[微博]糯米、淘点点、口碑网、饿了么等,可以说是内外忧患。”洪仕斌表示,“此外,大众点评也处于烧钱的状态中,本身也要和美团、百度糯米、淘点点等贴身肉搏,在这种情况下,二者的合并可以说既能打压竞争对手、减缓烧钱速度,又能抱团取暖,更容易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获得融资,可以说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洪仕斌认为,大众点评和美团合并后,新公司握有市场80%以上的份额,毫无疑问将成为O2O行业的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对于游戏规则的制定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届时再面对百度糯米、窝窝团[微博]、饿了么等昔日的竞争对手时,前者能轻松压制。”洪仕斌认为,未来百度糯米、窝窝团等市场份额肯定会被挤压,“摆在其面前的有两条路,或是被市场淘汰,或是抱团取暖,集体对抗龙头企业。”

  洪仕斌认为,未来O2O领域将是“数一数二”的竞争局面,“也就是说经过淘汰、整合等,最后只有一两家能存活下来,形成寡头制,分享市场、把控市场”。

  合并潮或加速出现

  在大众点评和美团合并之前,今年互联网行业合并案已有3起,分别是滴滴和快的、58和赶集、携程和艺龙。各领域的巨头纷纷牵手,让人不禁猜测:互联网行业的各个领域是否将迎来一股合并潮?

  移动互联网咨询机构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移动互联网用户基数相对PC时代发生了数倍的增长,覆盖面也从中心城市到全国城乡,移动互联网企业的经营成本较以前也是数十倍甚至更高的增长,企业发展期烧钱金额巨大,投资人承担巨大的风险,中后期采取合并对于投资人是利益最大化最好的选择,绝对是未来趋势,可以预见,未来类似的合并还会在各领域炮制,寡头平台会出现。”张毅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洪仕斌也认为,未来各领域出现合并潮是必然的,“商业的本质是赚钱,目前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是单纯的烧钱模式,这种模式违反了商业的基本规律,难以为继。未来互联网行业肯定会回归商业本质,各领域巨头合并,停止烧钱,重塑商业模式,将是回归的唯一途径”。

  洪仕斌认为,单从今年的4起互联网合并案来看,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无休止的烧钱补贴中,用户变得“刁钻”,互联网前端环境和用户环境变得愈发恶劣。“企业过度营销,用户习惯了高额的补贴和其他福利,对产品的忠诚度也变了味儿;为了留住用户,企业不得不继续烧钱补贴,形成一个怪圈。”

  不过洪仕斌认为,未来随着互联网各领域合并潮的出现,每个领域都将出现寡头局面,届时用户将无法享受到今日的种种福利,“很难评价是好是坏,因为对企业来说肯定是好事,但对平台上的商家和消费者却不一定是好事儿。”

  骆彦劼认为,互联网行业各领域巨头的合并有好有坏,好的一面是可以整合社会资源,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比如视频行业的重复购买版权等。不好的一面是消费者的选择权会进一步降低,一旦行业巨头出现服务质量瑕疵,消费者往往没有其他选择的余地。

  “这种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只能希望我国行政部门能够起好监督作用,快速执行反垄断法,对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巨头企业进行行政干预。”骆彦劼说。(来源:法治周末)

网址:大众点评和美团抱团过冬 超八成市场份额仍难言垄断 https://mxgxt.com/news/view/1281980

相关内容

大众点评和美团抱团过冬 超八成市场份额仍难言垄断
国货美妆崛起,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外资品牌
更美“碰瓷”明星营销背后:市场份额受挤压,布局AI医美能否更美
美国财团
估值超过7亿,在高度垄断的古风音乐市场,这家公司占据半壁江山
网易市值反超美团,丁磊“闷声发大财”
一场恶性垄断!被Shadow吞噬的LOL冬季转会期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前五占据91%份额 近乎垄断
腾讯音乐垄断被打破后的音乐市场新动向
美国十大顶级财团 美国财团资产排名 美国有哪些大财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