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
在现代社会,由于经济发展、观念变化、思想解放,公平自由民主式的恋爱受到广泛的认同和支持,提倡自由恋爱、平等恋爱、自主恋爱,是一个社会对基本人权充分尊重的体现 [8]。
随着青年人开始步入大学和进入社会,有关恋爱观的问题也逐步浮现而出。比如,以游戏的方式对待校园恋情,弱化甚至忽视恋爱的责任意识,且简单粗暴地将恋爱视为刺激体验,只知一味地追求恋爱过程中的甜蜜、快乐,甚至有极少数学生直言恋爱不需道德规范的指引;还有青年学生未能协调好学业与恋情的关系,虽然认为学习是主要任务,校园恋情不应逾越学业的地位,但在实际恋爱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认知与客观实际存在一定差距,极少有学生能从容应对学业与恋情之间的关系,甚至部分学生在谈恋爱后无法掌握好学业与恋情之间的度,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有些甚至沉溺于恋情,放弃奋斗目标,丧失人生信念与追求 [9]。当下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被“PUA”(全称:“Pick-upArtist”,泛指情感操纵)或其他不良恋爱关系引起的悲剧屡见不鲜。
互联网的普遍使用使得青年人可以多渠道地接触各种信息,其中不乏一些不良信息的存在,这对于青年人爱情观带来负面影响。一些青年人认为恋爱中可随意发生性行为、恋爱不必有诚信,即便是介入他人的感情,也是正常的事情。从自身方面看,青年人对恋爱缺乏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在情感方面的忠诚度、责任感、道德感等方面缺少正确的认知。从家庭教育方面看,父母没有对他们进行恋爱的引导,多采取的是回避的、放任的态度;从学校教育方面看,学校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学业成绩,没有专门的婚恋方面的课程;从社会方面看,由于道德滑坡,以及受不当风气的诱惑导致一些青年人恋爱道德观发生了偏离。
因此,要注重青年人的恋爱道德教育、性别平等教育,这不仅与其心理健康成长息息相关,同时对于构建社会文明、和谐与稳定也会具有重大影响。因此针对青年人的恋爱开展相关的研究、教育和辅导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8]。
类型理论
加拿大社会学家(John Alan Lee) [10]认为社会和文化因素对爱情的模式具有影响,按爱情表现在行为上的不同方式,将爱情分为如下六种形式:
(1)浪漫式爱情(romantic love):将爱情理想化,强调身体外形美,追求灵与肉的融合境界。
(2)游戏式爱情(game-playing love):基于个人喜好的满足来谈情说爱,恋爱对象不稳定,把恋爱作为游戏,不肯担负任何责任。
(3)占有式爱情(possessive love):对所恋所爱的人,具有强烈的控制欲、占有欲和征服欲,毫不在乎所恋之人的感受和想法,即便导致对方感到不适,也要求对方顺应和接受,如果对方有所怠忽,则表达出不满、怀疑。这种占有式的爱情,较为突出的特点是“强制性”的占有欲。
(4)伴侣式爱情(companionate love):是从友情的不断发展、递进而来,有深厚和稳定的良好关系。在伴侣式爱情关系中,有温情、有倾慕、有扶持、有信任,是一种不离不弃,始终如一的爱情。
(5)奉献式爱情(altruistic love):是一种“忘我”和“无我”境界的爱情,坚守爱情就是奉献,爱情就是付出,且不收取任何回报的原则。
(6)现实式爱情(pragmatic love):基于现实生活的考虑来谈恋爱,建立爱情关系。满足彼此的现实需求,无浪漫,也不追求理想,以“过日子”的心态来建立情感关系。
三因素论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杰弗里·斯滕伯格(Robert Jeffrey Sternberg)提出的“爱情三因素论” [11],是关于完整爱情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爱由亲密、 激情和承诺三个元素构成。
(1)亲密(intimacy):一种心灵的默契,与所爱的人非常亲近,可以彼此分享内心深处的“核心数据”,了解彼此的内心世界。凡事可以与对方分享沟通,并从对方身上得到支持与鼓励。
(2)激情(passion):是强烈的彼此吸引力,包括内心的自我直觉、身材和外表的吸引或性需求满足等因素的支配,是那种“触到就电到”的感觉。
(3)承诺(commitment):是一种责任,是爱情关系得以维持和保障的一个基石。承诺,是以一方或双方共同表达长相守、爱彼此的意愿,有一种“为爱走天涯”、为彼此的关系负责、一起面对未来、愿意牺牲奉献的行动。
依附理论
约翰·鲍比(JohnBowlby) [12]提出的依附理论认为,个体婴儿时期与最主要的照顾者建立的依附关系,会使个体形成一个持久、稳定的人格特质,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生存下去。该理论进一步认为,当人们有需求,就会去依赖身边重要的人,我们期望对方在需要时是可得到的、对自己需求是敏感的、对自己是支持的,让人们能够应付压力情境、维持自尊、情绪稳定,建立互相满意的关系。
Hazan和Shaver [13]将成人的爱情关系视为一种依恋的过程,即伴侣间建立爱情连结的过程,就如婴幼儿在幼年时期与双亲建立依恋性情感连结的过程一般。因此,幼时人际亲密关系的型态与后来的爱情亲密关系互动,存在着因果关系。他们提出爱情关系的三种“依恋风格”:
“安全依恋(secure style)”:与伴侣的关系良好、稳定,能彼此信任、互相支持。
“逃避依恋(avoidant style)”:与伴侣在一起会害怕且逃避与伴侣的亲密。
“焦虑-矛盾依恋(anxious-ambivalentstyle)”∶时常具有情绪不稳、极端反应的现象,善于忌妒且希望跟伴侣的关系是互惠的。
英国的性心理学家霭理士(Ellis,H.)认为“恋爱是一种吸引的情绪与自我屈服的感觉之和,其动机出于一种需要,而其目的在于获得可以满足这种需要的一个对象” [1]。
恩格斯对于恋爱的解释是“恋爱是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 [2]。
我国心理学家黄希庭认为“男女双方培养爱情的过程称为恋爱,处于恋爱状态的男女会产生特别强烈的互相倾慕” [3]。
哲学家们大多从恋爱观方面对恋爱一次进行解释。柏拉图的恋爱观是从人性中的理性方面也就是人的精神需求出发,他在《对话录》中指出 [4]:“与其说恋爱是一种精神的迷狂,不如说它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活动。”费尔巴哈的恋爱观更具有普遍性,他明确提出“男女的互爱是婚姻的基础” [5], 也就是说要彼此相爱才会组成婚姻。黑格尔的恋爱观则是全面的统一的,既要有肉体参与又要有精神的享受,同时还要有人文修养。他认为想要获得完满的爱情,就需要双方共同参与。不仅包括动作行为方面也包括思想意识方面,这就需要婚姻的维持,因为婚姻是建立在道德和理性的基础上,是不能任意的解除 [6]。
性社会学研究者李银河在《李银河说爱情》一书中指出,爱情就是两个人情投意合、心心相印的感觉。是二者互相统一的欲望,是人与人情感表达中最为热烈的一种表达方式。这是一种相互平等关系,男女双方需要秉持自由平等恋爱原则,进行情感表达 [7]。
根据以上有关恋爱的释义,可以看到恋爱是源于人的基本欲望,受恋爱双方心理需要的驱使,并在客观环境的影响下产生的相互喜爱之情 。
美好的爱情固然使人感到幸福和满足,但不成熟、不健康的恋爱心理和行为则会影响个体未来婚姻和家庭的稳定幸福。近年来由大学生恋爱引发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不计其数,甚至屡屡出现如自杀、伤人等极端恶性事件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的快速传播,大学生思想观念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导致一部分大学生恋爱观出现了问题。有调查表明,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有高达50.49%的人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这种恋爱态度很容易出现快餐式的恋爱模式,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需求,而不是出于责任意识 [8]。大学生谈恋爱出现片面性,只是单纯考虑恋爱的浪漫性,对于社会工作以及家庭责任的思考是少之又少。此外,竞争激烈使得生活压力加大,就业是不可逃避的现实问题,使得大学生恋爱的功利化倾向较为明显。而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伴随西方外来思想的入侵,使得大学生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转变,道德观念弱化,在面对性行为以及婚姻观时出现了困惑。如下是常见的恋爱迷思:
1. 恋爱就是找到一个能黏在一起的伴侣吗?
恋爱的本质意义在于,当爱一个人的时候,并不只是因为对方,也因为和对方在一起时的自己。由此可见,恋爱的双方要真正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伴侣是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样独立、一样重要的人,而只有两个相互独立的人,既不迷失自我,又能无比亲密地相处,才是美好的恋爱关系。
2. 我是深深爱着对方的,可对方为什么并不顺着我呢?
为何要求对方顺从你、迎合你呢?检视一下自己是否有很强的控制欲、征服欲,如果是这样,对方可能就会有一种受制于他人的不舒服感觉,如此下去,很难和你相处了。平等和尊重是恋爱关系保持的基本原则,而一种具有“绑架”色彩的关系,自然很难持久。另外,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在这其中应不断提升自己,以尊重和理解来接纳对方,而不是要把对方改变成自己所期待的状态,如此才能体会到彼此适应的幸福感。
3. 恋人有些坏毛病,自己不改,还要求我接纳。我这样的容忍是爱吗?
爱,不是宠。你可以接受恋人的不足之处,但也要告知对方改掉坏毛病。也要让对方知晓,自己并非斤斤计较,而是自己对某些事情的容忍度是有限的。否则,一再忍让的结果会助长对方更加自我,而变得对你也不在乎了。恋爱是双方进一步了解彼此的一个过程,一方若能为另一方做出改变,岂不是良好关系的体现吗?
4.恋和爱有什么不同吗?
简而言之,“恋”指向的是对方,是单向的,多以内心眷恋和认同感表现而出,比如渴望他人对自己负责,喜欢对方,或是和对方在一起有舒适感和安全感等。而“爱”更多是一种体现责任的行为,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更有彼此携手,相互扶持。当两人从相识、相知到相恋、相爱,就是一个完整“谈、恋、爱”的美好过程。
5.如何区分迷恋和真爱呢?
迷恋多是单方向的恋情,盲目美化对方,看不到对方不足或缺点;存在是非不分,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两人的恋情发展,经不起考验,生活步调紊乱等。相反,真爱则是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培养,彼此有所了解,时时顾及对方,也时时自我肯定;双方彼此都有爱意,而且恋情能经得起考验,对日常的生活、学习或工作具有建设性的作用。因此,恋爱过程就是一个彼此了解的过程,这包括对方的生活习惯、学习工作表现、精神生活、人际关系、家庭状况还有休闲方式等等,从中可进一步了解一个人的个性、品行和人生价值观等。
针对青年人面临学业、就业、情感等方面的压力和困惑,学校、家庭及社会应协助大学生在情感方面建立正确的观念和良好的品行,从校园文化环境、家庭教育、婚恋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寻找有效解决恋爱的心理困境,促进青年人的生活更加健康、幸福和美好。
网址:恋爱 https://mxgxt.com/news/view/127537
相关内容
适国有了恋爱综艺?! 恋爱适乘像小鹿 花间令 谈恋爱先破案 花间令 恋爱
董宇辉总结从恋爱到结婚董宇辉恋爱结婚
明星恋爱绯闻
恋爱心理学
大学生恋爱心理
恋爱循环:一年近20档恋爱综艺,体验“嗑学家”的快乐
潘樾因爱一夜白头,两人彼此误会 花间令 谈恋爱先破案 恋爱
潘樾因爱一夜白头,两人彼此误会 花间令 谈恋爱前先破案 恋爱
娱乐圈恋爱法则:明星为何偏爱大叔萝莉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