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学霸”、“明星私教”,“马甲线导师”,带着这些标签,李浩轩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走路就能走出马甲线”、 “靠站姿就能提高颜值”,他的理念带给健身行业冲击,也给爱好者带来新的启迪。面对外界的赞美,业内的争论,李浩轩想做的,只是不跟风的传播自己的健身理念。
环球网体育为此专访李浩轩,大尺度还原这位健身先锋大V的内心独白。
采写:环球网时尚中心、体育事业部总监 张驰
受访人:X-fitness bodybuilding studio创始人 李浩轩
主图摄影:环球网体育事业部编辑 高鑫戈
“走路走出马甲线”并非危言耸听
日常生活比健身更重要
环球网记者:作为健身教练,您的一些观点非常独特,甚至危言耸听,例如“走路就能走出马甲线,靠站姿就能提高颜值”等等,也引起了一些争议,我想请问您是认真的吗?
李浩轩:我觉得危言耸听这个词不恰当,其实我的观点都并没有夸张的成分,很多时候,有些人不通过健身也能达到好身材。
很多人没有去过健身房,也没有进行系统性训练,甚至都不太爱运动。但是一些女性可能就是有马甲线,身材处于很协调的状态。你会发现她很多时候是赏心悦目的。这来自日常的发力感,带给她的好身材。对很多人来说,是没有这个先天条件的。那当我们把他们训练成从一个不好看的走路姿势变成一个好看的走路姿势,他就会有一个整体气质甚至面貌上的改善。
这是我的一个理论的方向,尽量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达到一个好的状态,形成好的身材。
环球网记者:您的这些理论和观点,是否在实际中得到了验证?能否举一些例子?
李浩轩:实例是有很多,每一个学员其实都是一个范例。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马甲线,这个是靠走路和一些体态的训练去练出来的。我会在微博上教一些健身方法,一部分是我现实中的学员的训练实例,微博上也发过一些他们的对比照,然后包括学员自己的反馈,微信聊天记录,反馈说马甲线出来了。
还有一些人是跟着我微博上的教学,自己进行运动,这部分领悟能力比较高的健身爱好者,他们在评论当中也会反馈说有一个非常好的效果。所以实例是非常多的,其实可以说接触到这个理论的人,每一个人都会受益。
环球网记者:如果通过基础体态的改变,练出马甲线,那是否说明这个人本身的身体状态还不错,只是由于自己错误的体态,没有展示出来?
李浩轩:对,我们刚才说的就是这部分人,比如身高1米65,体重一百斤左右的女生,这种体重下的女生本来就不胖,如果她们本来没有马甲线,大部分是可以通过体态训练,收获更好的身材,如果找对了腹部的发力感,甚至能一天之内就看到马甲线。
环球网记者:也就是说,“走路就能走出马甲线,靠站姿就能提高颜值”主要针对的是通过体态的调整,获得更好的身材,而不是通过减脂减肥来完成。
李浩轩:嗯,减脂减肥就是另外一套理论,每个人胖的原因不一样,有人是因为吃的多运动少,有的人激素分泌的问题,还有一些是遗传。
我重点想说的是,有一类人的肥胖是不当的行为习惯和体态造成的。比如肚子大的人,他的腹部不习惯发力,通常腰椎超过了生理曲度的正常范围,腹肌完全没有力量,导致肚子往外坠,进而引发全身的不协调,比如大腿会变粗,整体就更容易慢慢变胖。
环球网记者:那么这类人改变了体态后,会有怎样的效果?
李浩轩:当这些人有了收腹的习惯后其实会很快的瘦下去一些,因为全身的发力协调了。日常很多生活习惯用的都是全身的力量,人体的全身是连贯的,腹部不发力的体态对四肢的负担会更大,对单体肌肉要求多,比如大腿或者小腿容易粗,也容易囤积更多的脂肪。而在改善后,这些囤积的脂肪和不连贯发力导致的局部肌肉肥大就都会得到改善,人也就相应瘦且协调了。
环球网记者:就是说保持正确的体态,无时无刻全身的肌肉都在锻炼,对身材的影响很重要。
李浩轩:是的。
健身更要讲逻辑思维
生活中细节改变身材和气质
环球网记者:您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并不像一些健身教练,是专业运动员或者体育专业出身,您认为您比专业的还专业吗?您是怎么走上健身这条道路的?
李浩轩:我做的行业是教大众改善身材,能让大家变成一个健康且符合大众审美的身体状态。这既有别于健美运动员,也有别于竞技运动员。大部分的健身教练来源于专业的健身健美运动员和专业竞技类运动员。专业健身健美运动员的教学是往专业比赛的方向上走,他们的目标身材其实和很多普通大众的目标好身材是不同的。专业的健身运动员和大众相比,对好身材的理解有很大区别,尤其是对女性来说。国人女性普遍都希望手臂越细越好,这对于健身健美的要求来说,肯定是有偏差的。
对于竞技运动员来说,他们提高的往往是一个单项运动的成绩,而不是让学员达到更健康的综合状态。
所以其实大众健身看似是体育,但跟传统的体育行业是有千差万别的。我是学数学的,数学讲究逻辑思维能力,做事要讲道理,从上一步推到下一步,而不是从上一步想象出下一步。很多人都会觉得,我的职业和教育经历比,专业跨度很大,但我觉得这是我能想到最适合做教练的专业。我的工作算是一个私人定制,需要有针对每个人的具体分析,也就需要有数学的逻辑思维。
环球网记者:也就是说,逻辑思维能力对健身教练来讲是不容忽视的。
李浩轩:我觉得逻辑思维对任何事来说都很重要,俗称就是讲道理嘛。对于健身教练,自身一定要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通过客户的体型和问题分析出来原因并尝试解决。
环球网记者:那在未来,会不会在健身领域,会慢慢出现不同风格的细分?比如一部分健身爱好者不要夸张的肌肉,保持气质和体态就可以,另一部分是追求竞技性的健身爱好者。
李浩轩:是的,这两类其实在国外已经有所区别了,有一种健身房叫gym,另一种叫fitness club,我们大致可以这么理解,GYM更偏向于追求muscle、bodybuilding健身健美运动,Fitness club更重视的是fit,保持身材。
“老外”有一点很有意思,他们在追求fitness的情况下,并不很要求外形好看。这个理念跟中国人就有一些出入了。外国人觉得力量和耐力是首位,甚至皮肤肤质差,他们也觉得也还好,更崇尚功能性。
中国人在追求功能性的同时,也对外形有更多的要求。但是我们并没有符合国内现状的、区别于西方健身体系的细分的健身培训机制。现行的培训机制还是沿用的西方健身健美机制亦或是西方体适能机制,这也造成了国内健身领域内的空白。
环球网记者:现在有很多人都是通过网络上的健身教程进行健身,您多次表达了“不要通过GIF动图学习健身”的观点,请问原因是什么?
李浩轩:这个其实很简单,健身是讲连贯动作的,我们不只需要知道动作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也需要知道中间的过程。好比有人打拳用手发力,有人用腰发力。但看一般的GIF图,是无法呈现这些细节的。如果一定要通过GIF图学习健身,我建议是起码要看每秒30帧以上的GIF图,才能学习到这个动作的细节和精华。
环球网记者:您一直着重强调要有正确的发力方式,才能有好的身材。请问健身爱好者如何判断自己发力方式正确与否?如果正确发力,具备一定基础,是不是都能达到您说的“十分钟练出马甲线”?如果发力方式不正确,有没有矫正的方法?
李浩轩: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有些人自身的皮脂不高,本应该有马甲线,但是由于体态和发力方式的原因,腹部肌肉群并没有参与日常生活发力,所以并没有马甲线。通过最快10到15分钟的训练,使她的腹直肌学会发力,然后就能清晰的出现马甲线。我之前在北京台接受过一次视频访谈,当时的主持人正好就是符合上述条件的女生,所以一次采访过后,那位女主持就从没有马甲线直接变出了马甲线。而且如果能记住这种发力感,马甲线还能维持住。而对于体脂稍微高一点的女生,需要先改发力的习惯和方式,慢慢训练并且减脂才能见效。
很多时候,一个微小的改变可能会直接改变一个人的身材或者气质。比如握杯就是一件重要的事。
我们有两种握杯的姿势,大家手边如果有杯子可以跟着尝试一下。我演示两种不同的握杯姿势,左图,杯子如果是这么握,整个斜方肌就会发力,就是颈部和肩部中间的肌肉群,这样的握杯姿势也直接就会显得比较man。肩背纤薄,柔美身材的女性一般不这么握杯子,他们会像右图一样握杯。而这样握杯,斜方肌是自然不发力的。相信大家通过改握杯的姿势,就会发现不同的握姿,发力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当我们用不同的握杯发力感,就会应用不同的肌肉群,而有的时候我们甚至会端个保温杯聊天很久,这些时间的日常发力就足以影响我们的肩颈形态。
发力方式可以通过这种小细节作为引子,尤其融到日常生活中的正确发力感,这样能更快的领悟到如何正确发力。所以一个杯子有不同的握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种清晰的感觉,那同样怎么握杠铃,怎么握哑铃,也能借鉴这种发力的方法。
我们就要从这些非常细致的情况来分析发力方式,尤其对女性来说,她们更需要的是综合的协调性。这个时候我们不是要给她们增长肌肉,而是要发现她某一块或者某几块肌肉不够的情况下,怎么把这几块肌肉弥补上来,而这只有通过非常细致发力感才能分析。
环球网记者:您之前也说过,每个人在健身房的上课时间一般只有一两个小时,一天中其他十多个小时的动作和习惯其实更能决定一个人的身材和体态,所以如果说生活中所有细节都很注意发力方式和习惯,那其实比上课可能达到效果会更好?
李浩轩:对,是这个意思。当健身健美选手或者肌肉男停止健身训练之后,身体肯定会掉肌肉,但不同的人都会有某几部分肌肉群哪怕不运动也保持的还不错,相对于其他肌肉减小的速度,会慢很多,每个人的这些肌肉群都不相同,这些肌肉群就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最习惯用的那块肌肉。同样一个举手的动作,有的人用肩膀,有的人用斜方肌,有人用后背,习惯用的那块肌肉还会一直在承担日常生活中的发力感。
比如我平时习惯收腹,所以我的腰一直维持比较细的状态,哪怕我不练,腹部上也很难囤积脂肪,腹肌也在,这就是我的习惯。有的人挺着肚子,可能他的腰部力量很好,但是他的腹部很快就会放松,只要一不练,腹部就会产生赘肉。
健身审美东西方差异大
东方人不够“挺”西方人被迫“直”
环球网记者:刚才说到东西方差异化的问题,更适合亚洲人健身的方式有哪些?
李浩轩:比如”亚洲蹲”,西方人真的蹲不了,而且对瘦身有效果。当你完全蹲下”亚洲蹲”的时候,其实是腰椎的弯曲和背部肌肉的拉伸,腰部呈拉开之后,腹部就有一个收缩的幅度,腹肌也很容易自然发力收缩。
西方人蹲不下去的原因是什么?他们的腰椎一直是处于比较直的状态,无法做到这种程度的弯曲。”亚洲蹲”可以改变人的柔韧性。瑜伽跟普拉提的一些动作就有相似的作用。当然,”亚洲蹲”也有坏处,它会减少人的挺拔程度,但会让人瘦,增加柔韧性。
环球网记者:挺拔和柔韧,您能具体讲讲吗?
李浩轩:通常西方人的背部肌肉比较紧,不发力的情况下,也能做到挺直,但是弯曲就会受限。比如左图的动作,就是胸椎位置的背部抻拉,躯干弯曲。而右图就是背部挺直,拉伸的位置在大腿后侧。
对西方人来说这个动作就没法完成。他站着的时候背埋不下去,坐着的时候也挺得很直。中国人能站直,但是疲劳的时候就会瘫软,看起来就不够“挺”。西方人是“被迫”直,所以他们就会增强支撑的力量,所以他们会壮,力量也会强。
环球网记者:除了”亚洲蹲”以外,之前还有一个特别火的动作叫反手摸肚脐。
李浩轩:首先确定的是,能做到反手摸肚脐,那么证明这个人够瘦。但是如果有一定健身基础的人,背阔肌、大圆肌、小圆肌比较好,那肯定够不到肚脐。所以说反手能摸到肚脐,人要限定在两个条件下,一个是够瘦,没有什么肌肉,另外一点,就是肩关节的灵活度过好。
环球网记者:刚刚谈到东西方人体的一些差异,那么在健身理念上,东西方的区别是什么?
李浩轩:首先,东西方审美的差异,导致了一些健身理念上的区别。比如斯嘉丽-约翰逊,她身材其实并不纤细,反而有曲线,微微有一点小肚子,这就符合他们的审美观,但在国内健身教练看来,这种身材还需要锻炼。
按照西方传统健身观点,做深蹲的主要目的是练腿,而不是练臀。对西方来说腿更重要。但在中国,观念就过于超前了。大部分中国的女生,还是希望腿更细一点会更好,而这个完全背道而驰的审美观点也决定了我们的训练方法势必也要完全不同于西方人的训练方法
我们的培训工作者做的是健身健美培训,也有健身教练的行业资质认证,但行业资质认证的体系归根结底依旧还是健身健美运动,但并没有涉及到审美体系。大众健身不是为了竞技,而是为了形体的健康、美观。我们对“健康美”的专业研究和培训暂时是空白的。
明星健身讲亮点和平衡
坚持自己的理论不跟风
环球网记者:在您的学员中,包含一些明星,例如吴秀波等等,明星相对于普通大众,他们在健身上的需求有哪些不同?
李浩轩:刚才我们说就像好莱坞的演员一样,明星健身不是越壮就越好。所以对演员来说,他们身材上首先要有亮点,胸肌、腹肌、翘臀,这都是亮点。要是过于追求强壮,男性可能连衬衫都穿不了,穿个西服显得跟熊一样。所以明星健身要的其实就是一个平衡。让大众觉得赏心悦目,整体感和细节都得有。
环球网记者:对于普通的健身爱好者,他们怎么去鉴别和选择好的健身教练?
李浩轩:如果一个教练教学水平高,他肯定会有很多的学员口口相传的去推荐,因此一个良好的健身教练,不会缺少学员。我从入行也在健身房工作过,到现在,我没有向学员推销过我的私教课,我教好了我的第一个学员,之后他给我推荐了十几个学员,我就教不过来了。试想如果一个人被教练把身材打造的变了个身,她周围的朋友看到后自然会蜂拥而至。所以当一个健身教练不停的推销他的课的时候,大家就要多想一想效果的问题了
所以这其实是衡量一个教练最好的标准,简单来说,好教练你得求。你不求他不会主动找到你。
环球网记者:您的健身课非常火爆,也非常不好预约,那么请问您是否有选择标准,会优先挑选什么样的学员进行培训?
李浩轩:我其实并没有挑学员。除了口碑相传,朋友介绍之外,我选学员比较随意、随机。
不过我会首先确定,上我的课不会给他造成经济压力,我希望健身不要对他的生活增加负担。
至于学员基础如何,身体情况怎样,我并不是很挑,因为对我来说,教课是一个成长经历和过程,要能面对不同的人,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所以一定要说“挑”的话,我会找不同的学员类型。相同类型的学员有一两个之后,再遇到这样类型的我可能就再往后排。
环球网记者:相对于传统健身领域您的理论是比较特别的,您对您事业的发展有什么规划?
李浩轩:这是是一个全方位的事情。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拿外卖举例,比如说订一份餐,这份餐的价格的高低,主要还是取决于有没有肉。西方发达国家的话已经不是考量这个了,他们关注的是厨艺、食材等等更高的一个层面,所以发展中国家其实跟发达国家有很大的鸿沟。我们小时候没有正确的体态,言谈举止,包括如何正确的呼吸,如何正确的咬合,等等都没有。
我不喜欢急功近利。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有其过程。在我做健身工作室的时候,2010年,国内甚至几乎没有“健身工作室”这个名词。之后随着大家更关注健康和身材管理,各种健身工作室都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我的一些开工作室的朋友,连锁店已经开到了将近十家了,我还只有这一家工作室。在这种不跟风的前提下,如果我的健身理论能够传播给大家,这会让我非常开心。
所以我的事业规划就是努力能给更多的人带来实际的帮助,就很好。
环球网记者:好的,也祝您的事业更加顺利,以上全部问题,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
李浩轩:谢谢。
(文章来自:环球网体育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