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祥子的故事倒着讲

发布时间:2025-05-18 10:25

◎赵晨

2024年是老舍先生诞辰125周年,祥子的故事从北京来到了上海。8月17日至25日,何念导演的《骆驼祥子》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演。这是何念继《原野》之后再次操刀将现代文学经典搬上舞台。

将悲苦与无奈平摊

这次祥子的故事要倒着讲。

《骆驼祥子》原著二十四章的内容,要压缩到舞台表演的110分钟内并不容易,需要割舍太多细节。何念版《骆驼祥子》以“序曲-暴雪-骤雨-疾风-烈日”五幕戏来呈现主体内容,提炼话剧的筋骨。祥子生命的最后关头不是一个瞬间,而是过去种种的总和。与此同时,每一幕戏中穿插刘四、虎妞、曹先生、孙侦探、小福子等主要人物,安排人物与祥子对话,借助对话放大人物特质并呈现戏剧矛盾。

小说文本的“三起三落”以“车”为主要线索,而话剧则将悲苦与无奈平摊进每一场戏中,借助人物对话与关系发展推动情节。对外部环境的提炼与强化也是此版改编的着力点所在,突出外部环境对微小个体的无情碾压。每一场戏的糟糕天气环境映射的是生存之苦,从舞台上降下的茫茫雪片无法为寻常人申冤,只增添无奈的悲愁。活着便是悲哀,无人不悲,有情皆孽。

圆环装置的象征

老舍先生在小说中分析车夫的职业时,曾以“就像说一盘机器上的某种钉子那么准确”来表现人物身份和地位。何念版话剧以立体圆环这一装置为舞台中心,在舞台上塑造角色,推动人物关系发展。立体圆环装置是无法挣脱的秩序,是无法反抗的权力关系,是可以倒流与回环的时间。

首先,立体圆环如同一个巨大的金属囚笼,话剧中人纷纷被囚困其中,这层秩序难以挣脱。所有人都身处这一系统中,系统若要维持正常运转,此中人就势必要沦为工具,人性与工具性的抗衡早在舞台露出装置的那一刻就以人性的落败而告终。

其次,圆环的三层结构展现出“上中下”的等级结构,阶级秩序分明。战争、阶层固化,这些北平城中的问题被挪移到立体圆环中,借由人物的上下站位进一步强化社会问题对人的影响。无论是曹先生还是刘四,作为社会中的有产者一派,他们的出场都居于圆环高层,向下与祥子等人展开对话。也正是借助这一阶层设置,在刘四生日宴这一场戏中,祥子在虎妞的带领下从圆环底部走到圆环上层。

此外,立体圆环共有三层,中间是转台,围绕转台设有环形楼梯。甫一开场,演员们从三层往下挪步,整齐有序,如同时钟的指针倒转,戏剧的时间也由此开始倒流。落魄颓废是祥子初登场时的模样,而时间倒流则展现出导演何念对这一结果的反思与探索。

倒叙嵌套倒叙

这版《骆驼祥子》采取的倒叙手法,带来了时空交错的舞台美感,当下所演之事既属于现在又发生于过去。时间的调换也影响着叙事的进程,话剧中绝大部分的台词都直接“取材”于原著文本,但因出现位置的调换而组合出了新的意义,为这一家喻户晓的文本带来“陌生化”效果。

祥子的结局早在序幕中呈现,此后的剧情成为对前置结尾的补充说明。倒叙这一叙事方式的采用展现出从结局回看的省思之意,探索祥子从人变成鬼的堕落细节。与此同时,倒叙也是一种反证,无论秩序是正还是逆,都没有出路可言。在正与逆的重现与呼应中,首尾相同的情节与台词联结成一个宿命的圆环,循环往复,喋喋不休地控诉人世间的苦难磋磨。

除却整体的倒叙大结构,在序幕之后的四幕戏中也采取了先呈现结局再回讲过程的小倒叙结构,倒叙层层嵌套,使得虎妞、小福子等人跳出了“死亡”的规划,产生了“还魂”之美,强化了情节的悲剧性。

这并不是导演何念首次启用“倒叙”与“还魂”之法。他在《浪潮》中就曾让时间逆转,五位烈士在枪响之后再回溯一生,究竟为何而死?又是否值得?

柔石、胡也频、李求实、冯铿、殷夫,在1931年2月7日被秘密杀害于龙华警备司令部。《浪潮》所关注的便是他们牺牲前后的事件与细节。年轻的他们提起了手中的笔,为革命事业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向死而生的精神在“还魂”中展现出生之可贵与死之伟大,革命意志的感召与舞台上随着演员脚步飞扬起的浪花一同将舞台剧的理想主义色彩推至高潮。

《浪潮》虽在刻画死亡,但整体基调是向上飞扬的,《骆驼祥子》虽在描摹生的过程,但调性颓废。《浪潮》是用死亡来讲述活着,而《骆驼祥子》用活的悲苦来兑换死亡的加速。《浪潮》中有这样一句台词:“顺从或是不顺从,只是殊途同归,即使庸碌一生,死生亦不能幸免。”匆匆一世只看如何选择,事在人为只需坚定前行,这是《浪潮》给出的积极回答。到了《骆驼祥子》,所有人置身于无可选择的绝境中,希望正与虚妄同。

机械骆驼的隐喻

何念在《骆驼祥子》中呈现的创作思路与《原野》相近,同样是从当代折返现代,以今人视角重塑经典。《原野》中“好黑的世界”延续到了《骆驼祥子》中。舞台布景色调昏暗,偶有光亮也会快速熄灭,正是老舍写道的:“四外什么也看不见,就好像全世界的黑暗都在等着他似的,由黑暗中迈步,再走入黑暗中;身后跟着那不声不响的骆驼。”

机械身的骆驼,是舞台上最炫目的道具,也承载着本版改编的特殊意义。所有观众都知道骆驼的命运也就是祥子的命运,而何念版话剧中的骆驼始终静默,抽离于主线情节之外,冷眼旁观。机械身的形式表达,实际上早早预告了祥子失去人性的结局。

话剧的服装设计并未流于表面图解,而是借助浓烈的赛博气质与机械骆驼形成呼应。黑白主色调、带有编号的戏服、金属与塑料材质,这些服装元素在舞台背景霓虹灯光的映射下展现出未来感。

在黑暗的世界中,反抗是保留希望的最后火种,而剧目所着力描绘的是祥子的热望逐渐熄灭的过程,也是所有人无力、无法反抗的彻底黑暗。人人都在立体圆环装置中不断向上挣扎,最终沉下去,一同沉到无底的绝望之境。

110分钟话剧所呈现的并非是偶然的个人际遇,而是时代悲歌。而何念版的话剧为这些黑暗中的人留下了一抹暗夜中的霓虹。摄影/尹雪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这一次,祥子的故事倒着讲 https://mxgxt.com/news/view/1260010

相关内容

又是一个春天,还记得这个年轻人的故事吗:陈祥榕(2001
罗志祥的故事,这次没人信了
“达摩不倒翁”一个和招财猫齐名的吉祥物,有着怎样的历史价值?
给儿子讲讲中国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
上一世是宋祥云倒在陆长空的怀里,这一世却轮到师傅倒在了杨小祥的怀中…
罗志祥的成名励志故事
关于亲情故事的演讲(精选3篇)
赵忠祥饶颖事件披露幕后故事
香港娱乐圈谭咏麟陈百祥数十年兄弟情及背后故事
叶倩文林子祥24年婚姻背后的故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