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昆为青年演员量身打造大戏
由浙江京昆艺术中心出品,浙江京昆艺术中心(昆剧团)演出的昆剧《盛世红妆》,5月17日至18日在杭州蝴蝶剧场进行首演。《盛世红妆》是浙昆为第六代传承人“代”字辈青年演员精心打造的新编大戏。现场,浙昆“代”字辈青年演员集体亮相。
17日晚,帷幕初启处,2013年出土的墓志铭残片在纱幕投下斑驳光影,“千年万岁,椒花颂声”八字篆文如楔子切入时空,开启这场传奇女子大戏。当《牡丹亭》的婉转水磨腔在江南烟雨中低回,台下人仿佛听见大明宫檐角风铃的千年回响。
台下一位00后观众王同学跟着曲调轻哼,她专程从宁波赶来观看今晚的演出。“我在网络直播中初遇昆曲,渐渐地越来越爱听。”王同学说。
作为昆剧市场化的尝试,《盛世红妆》虽以唐朝为时代背景,却在多方面与当下接轨。人物性格按照现在00后观众的性格画像编写,以引发共鸣。主演之一的浙昆“代”字辈青年演员方莛玉认为:“这出戏的表演更加贴近生活,唱段也更紧凑、具有节奏感。”
在整体呈现上,《盛世红妆》大胆调整传统昆曲的叙事节奏,在保留程式化表演的同时,删减冗长铺垫,强化戏剧冲突。该剧导演、编剧李卓群说:“在排演一场打马球的戏时,我们并没有直接沿用传统戏曲里的‘二龙出水’或是‘趟马’表演形式,而是深入挖掘历史资料,融入现代艺术元素,在现有程式上进行合理的创新。”
《盛世红妆》联合编剧孙钰熙说:“这种‘古典题材、现代表达’的创作思路,正是‘青春戏曲’倡导的‘传统IP年轻化’路径。”
首演现场,浙昆“代”字辈青年演员集体亮相,“万”字辈中坚力量为其保驾护航,剧团前后辈演员“传帮带”的托举与成就,成为《盛世红妆》践行“青春戏曲”的另一亮点。从1956年浙昆“传字辈”艺术家创作的《十五贯》享誉全国,到如今00后演员以数字时代审美重构古典程式,浙昆用六代演员传承完成了对传统文化基因的现代转译。
今年以来,浙江戏曲动作不断:陈丽君、李云霄、楼胜、吴心怡等优秀青年演员在央视春晚、元宵晚会精彩亮相;首部越剧题材微短剧《化蝶》在Z视介、抖音等平台火热上线;婺剧《白蛇传》在维也纳穆特剧院上演,反响热烈……浙江戏曲引领的“青春风暴”正赢得广泛关注和市场认可,浙江“青春戏曲”定会迸发出更为蓬勃的生命力。(记者 李娇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网址:浙昆为青年演员量身打造大戏 https://mxgxt.com/news/view/1259856
相关内容
被台湾昆剧迷追逐的明星 ——记江苏省昆剧院著名青年昆剧演员施夏明浙江音乐学院:构建“四新模式”助力打造新时代戏曲文化新高地
杭州组建最大艺人经纪公司 影视浙军打造梦工厂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20周年纪念全国巡演将启
青年演员直播间“PK斗戏”,“打开”戏曲传承新方式
青年演员直播间“PK斗戏”,“打开”戏曲传承新方式
戏曲出身的男演员,个个颜值与演技并存,打戏更是一绝
浙江金华:“礼堂搭台、婺剧唱戏”,打造婺剧传承新高地
这些戏曲出身的女演员,每一个都那么惊艳
湖广会馆重张一周年,将打造“戏楼版京剧核心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