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盛:剧集创作领域的多个发展趋势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5-05-17 22:30


4月19日上午,在京召开了2023首都电视节目春推会剧集发展高峰论坛。论坛上,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创作规划指导委员会主任李京盛,围绕“当下剧集创作的几个趋势”这一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以下是演讲内容的完整呈现。
在当下这个大视听时代,中国电视剧与网络剧的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这一主题不仅激发了影视从业者的深入思考,更引领了行业的前进方向。通过观察近期涌现的优秀电视剧作品及其在观众中的反响,结合对影视创作生产播出现象的深入剖析,再考虑到管理部门近年来对行业的方针政策以及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我试图从八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分享我对“创新发展”的一些初步理解和见解。

一、主题性创作向常规化和精品化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电视剧和网络剧领域涌现出众多主题性创作佳作,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还兼具高度的艺术性,赢得了广泛的传播和赞誉。随着国家大事、喜事增多,以及重要的宣传和纪念活动密集,主题性创作呈现出繁荣景象。然而,随着国家重大纪念日和节庆日的逐渐稀疏,创作思路需要转向如何将主题创作与常态化创作相结合。

在常态化创作中融入主题创作的经验,将成为未来创作的关键。新时代的发展带来了新人、新事、新观念,以及新的生活方式、思想发现和艺术发现,这些都是主题性创作向常态化创作转型时需要关注的重点。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反映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是文艺创作的核心任务。

同时,精品化意识在主题性创作中仍需持续。要实现“主题性抵达率与正能量大流量”的双重目标。主题性创作若缺乏抵达率,便无法实现其价值;而正能量若没有大流量支撑,其影响力也将大打折扣。这是对过去几年主题性和精品化创作成果的肯定,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古装剧与历史剧的发展趋势

当前,古装剧与历史剧在剧集市场上已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格局,两者各自独具特色,又有所不同。而古装剧所倡导的“脱虚向实”理念,正逐渐成为一种新趋势。这意味着,随着近年来多部备受瞩目的古装剧的涌现,该类型剧正逐渐摆脱过去对历史时空的虚化处理,以及与真实历史之间的疏离感,转而更加注重对真实历史时空、人物和事件的呈现,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
例如,《梦华录》以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为蓝本,展现了向中国历史文化靠拢的决心,摒弃了古装剧以往对历史游离和架空的陈旧模式。再如,《风起陇西》以三国时代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为基石,构建了一个谍战故事。尽管其中情节纯属虚构,却彰显了创作者从真实历史中汲取灵感和依据的积极尝试。
《天下长河》同样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在历史想象与史实之间找到了微妙的平衡,进一步强化了史实的呈现。该剧不仅力求贴近真实的历史人物、事件及其背景,更致力于挖掘历史发展中所积淀的精神价值,这种努力无疑展现了古装剧从虚构走向真实的积极转变。
例如,近期推出的《大宋少年志2》便巧妙地融合了虚构与历史,通过一个虚构的历史故事,深刻挖掘了国家大义、社稷前途以及朋友间的团结御敌等历史正义感和价值力。这种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养分来丰富古装剧内涵的做法,无疑是一种脱虚向实的有益尝试。

再来看《唐朝诡事录》,尽管其中融入了奇异的元素,但它依然承袭了古代笔记志怪小说的精髓,从中汲取创作灵感,呈现出一种生动活泼的创作风貌。这种对历史的尊重与创造性转化,正是古装剧发展中所应倡导的积极态度。

此外,历史剧在历经多年的沉寂之后,似乎正酝酿着一种新的崛起。从当前众多实力雄厚的制作机构和制作人正在着手筹备的历史剧项目中,不难窥见历史剧即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

《大汉赋》与《大唐赋》聚焦于大汉、大唐这两个充满生机的历史王朝,以全新的视角展现了这两个时代的风采。同时,还有《阳明传》与《张居正》等历史名人传记作品,深入挖掘了这些伟人的内心世界与历史贡献。此外,《铁马冰河入梦来》以陆游的一生为线索,展现了这位文学巨匠的非凡人生。而《纳土归宋》与《太平年》则分别讲述了结束五代十国动乱、倡导和平的历史事件。更有计划以新颖的历史视角来诠释楚汉相争的故事,令人期待。这一大批即将面世的历史剧,无疑将开启历史剧创作的新篇章,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视听盛宴。

三、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趋势:探索新内容、新类型与新表达

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背景下,《觉醒年代》成为了革命历史题材的杰出代表。然而,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已经广泛影视化的中国革命史进行再创作,成为了该题材面临的新挑战。这要求创作者们对中国革命史进行深入的学习与梳理,以期发现并提炼出新颖的题材与故事,满足观众的新期待。
例如,广西目前正在筹备一部以桂林文化抗战为主题的电视剧,这一选题颇具新意。抗战时期,桂林汇聚了众多文化名人,他们共同构成了文化抗战的强大力量。相较于以往抗战题材作品主要聚焦于战争本身,“文化抗战”无疑是一种全新的探索。此外,对于那些已经被影视化的革命历史事件、人物及故事,我们同样需要从新的历史视角和思想高度进行发掘,并借助新的技术和艺术表现手法进行重新呈现。例如,长征这一经典题材目前已被纳入再摄制的计划之中。另外,我们还要致力于运用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段来再现中国革命的历程,确保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在风格、样式和手法上都能与时代同步,尤其要能够借助当下年轻人喜爱的审美趣味来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在这方面,《觉醒年代》已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

四、现实题材电视剧通过交织的当下性与年代性叙事,成功实现了与历史的对话。

近期涌现出众多现实题材佳作,它们虽然聚焦于我们日常的生活场景,展现的是我们所熟悉的年代风貌,却散发出浓郁的年代气息。这些作品不仅充满了对岁月流转的深情回顾,对人生百态的细腻感慨,更表达了对一个时代的无尽留恋与深刻思考,因而深受观众喜爱。
自《人世间》起,这类涵盖广阔历史时空的现实题材家庭剧,便以亲情与成长为脉络,同时承载着改革开放年代的历史变迁。它们不仅将改革初期的故事娓娓道来,更延伸至当下,既弥漫着浓郁的年代气息,又不失现实的深刻洞察。继《人世间》之后,近期备受好评的《我们的日子》、《风吹半夏》以及《人生之路》等佳作,均是此类风格的典范。
通过细腻描绘家庭、亲情、成长与奋斗的交织故事,这些现实题材作品为观众呈现了更加厚重的人生岁月感。在留恋与回顾过往时代的同时,它们也唤起了人们对当下生活的珍视。这种将年代感与现实性相融合的创作风格,赋予了现实题材作品一种独特的时光穿越能力,让观众在品味故事的同时,也能深刻感悟到过往与当下的交织情怀。

五、悬疑、涉案剧在坚守类型化特征的同时,正致力于挖掘更深层次的社会内涵与人性深度。

悬疑、涉案剧一直是电视剧创作中的经典题材,近年来更是备受瞩目。以今年备受瞩目的《狂飙》为例,该剧为悬疑、涉案剧的创作带来了全新的认知。它超越了传统上对案件、推理和情节烧脑的单纯追求,致力于为观众呈现更深层次的社会、生活和人性内涵。通过将故事和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人性背景中,该剧展现出了巨大的张力,成功吸引并打动了众多观众。
《狂飙》这部作品具有三个显著特点,它在电视剧领域独树一帜。首先,它对于记录真实的社会事件具有重要意义,如扫黑除恶斗争,这样的重大行动若没有文艺作品加以记载,似乎说不过去。因此,《狂飙》在这一层面上显得尤为不可或缺。
其次,《狂飙》的创作素材丰富,创作能力出众。它不仅真实地再现了扫黑除恶的场景,更在艺术创作上展现了深刻的人性洞察和细腻的人物刻画。这种对真实事件的深刻挖掘和艺术表现,使得该剧在常规意义上的表现尺度上有了显著的突破。

最后,《狂飙》的成功难以复制。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知,使得任何试图模仿其模式的创作尝试都显得苍白无力。但更重要的是,它为悬疑、涉案剧的创作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不仅突破了技术层面的限制,更在价值层面传递了正能量。尽管剧中不乏对坏人成长史的深入描绘,但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得到的却是关于公平、正义和扫黑除恶的深刻启示。这种正向价值贯穿整部作品,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至于具体的情节、事件和场面处理,或许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灵感,但更重要的是把握住作品的主旨和立意。

六、题材与表现手法的创新探索

近年来,随着《狂飙》等作品的热播,新的题材类型和表现手法不断被尝试和探索,呈现出多元化的创作趋势。一些创新的电视剧类型,如悬疑、涉案剧等,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好评。同时,一些小众的创作手法也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为电视剧的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例如,《三体》在题材创新方面展现出显著的开拓性,它引领了中国科幻剧的潮流。而《开端》和《天才基本法》等现实题材作品,通过运用非现实主义的时间循环和平行时空等表现手法,深入探讨了现实问题,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因此,不断以新颖手法和内容来丰富中国电视剧的风格和类型,无疑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七、电视剧与网络剧的交融、差异与互动趋势

如今,网络剧与电视剧的界限已逐渐模糊,统称为剧集。不少作品已实现台网同步播出。在内容标准和管理规范上,两者的融合推动了更多创新内容和形式的涌现。然而,为了保持各自的独特魅力,网络剧与电视剧在类型、题材和表现形式上仍需保持一定的区分。例如,网络剧特有的“网感”属性、平台属性、用户属性、技术属性以及与观众的实时互动性,使其在播出时段上更加灵活,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这是传统电视剧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些不同属性,以塑造出风格各异的影视作品,共同营造一个百花齐放、多元风格的影视创作环境。

八、文学与影视的紧密结合与协同发展

当下,越来越多的当代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涌现出众多优质作品。这种影视改编不仅扩大了文学的社会影响力,更激发了中国作家的创作热情,为中国的电视剧注入了丰富的文学底蕴。同时,影视、戏剧与文学的相互交融、互动发展,为各个艺术门类带来了创新的源泉,拓展了其艺术表现空间,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趋势在未来的剧集创作中,有望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最近,中国作协召开了作家与影视剧编剧的会议,共同探讨文学与影视的深入交流与合作,预示着双方的合作将迈出更大的步伐。

以上是我对当前剧集创作创新发展的一些初步看法与理解,期待与更多业内人士共同交流、探讨。
来源: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

媒意见编辑:杨春雨
媒意见美编:许琳莎

推荐阅读:

九、文学与影视的紧密结合与协同发展

在当下文化环境中,文学与影视的交融愈发紧密,呈现出一种协同发展的态势。众多当代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不仅扩大了文学的社会影响力,更激发了中国作家的创作热情。这种互动不仅为电视剧注入了丰富的文学底蕴,同时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灵感与源泉。展望未来,这种趋势有望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文学与影视的交流与合作将更加深入。最近,中国作协召开了相关会议,进一步推动了双方的合作与发展。



南方电视学刊微信公众号

媒意见编辑:杨春雨
媒意见美编:许琳莎

推荐阅读:

十、文学与影视的紧密结合与协同发展

在当下文化环境中,文学与影视的交融愈发紧密,二者呈现出一种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众多优秀的当代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这不仅极大地扩大了文学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也激发了中国作家的创作热情。这种良性的互动为电视剧注入了深厚的文学底蕴,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灵感与源泉。展望未来,文学与影视的交流与合作有望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双方的合作与发展将更加深入。最近,中国作协召开了相关会议,旨在进一步推动文学与影视的交流与合作,这无疑为双方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网址:李京盛:剧集创作领域的多个发展趋势与展望 https://mxgxt.com/news/view/1249846

相关内容

东华能源的发展趋势如何?关注该趋势对能源领域有何启示?
国货美妆发展的现状分析与趋势展望
海外KOL推广:行业趋势洞察与未来发展展望
2021影视剧市场发展十大趋势
2024年网络娱乐细分领域市场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2024年KOL营销展望:引领未来的关键趋势
演艺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doc
北京中鼎经纬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网红行业的发展阶段与趋势分析
章剑华:“集群与集合”彰显艺术新趋势——“亦步亦新:紫砂九隽创新作品展”在宁开幕
新瑞鹏集团应邀出席东西部大会,剖析发展趋势推动行业向好发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