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每月超1000场演唱会 一场演出“激活”一座城

发布时间:2025-05-17 20:38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张晓慧 深圳报道

4月下旬,谢霆锋在香港启德体育园举办演唱会,门票曾在二手平台上被炒到17万元一张。在香港上学的李文(化名)帮内地朋友抢到了一张门票,并很快将多抢到的一张票转手以溢价1000元卖了出去。

5月,孙燕姿北京演唱会门票一经开售便“秒空”。在二手平台上询价得知,孙燕姿演唱会票面480元的门票,北京站已涨到1600元,深圳站则溢价近6倍,涨到2800元。大麦售票平台上,未开票的重庆和南京站分别有超过60万人标记“想看”。

演唱会常被称为“行走的GDP”,业界常用“1:4.8”形容其对消费增长的强大带动力,即门票花费1元,即可带来同期周边消费4.8元。以演唱会为契机,通过大型演唱会来拉动当地的消费,正成为不少城市的主动行为。

歌迷和粉丝们疯狂,不少城市也对演唱会“情有独钟”。

最典型的案例是,2024年新加坡不惜斥资上千万美元,夺得泰勒·斯威夫特在东南亚六场演出的独家举办权,外界预测这将为新加坡吸金3.5亿~5亿新加坡元。

“霉霉经济学”很好地解释了为何大小城市争相举办演唱会,毕竟,一场“明星”演唱会为城市带来泼天流量和富贵的“经济神话”依然讲得通。

大麦网数据显示,仅今年“五一”假期,就有63场演唱会在北上广深及其他主流二线城市上演。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今年已经举办超过5700场次演唱会,平均每个月有超过1000场在各地上演。

演唱会痴狂

在现场听许嵩唱完最后一首《如约而至》,王晴(化名)和身边的朋友不约而同陷入恍惚,“很多都是我们小学时候经常听的歌,一下子想到很多以前和同学们发生的故事。”

作为一位演唱会深度爱好者,王晴经常动员身边的朋友一起帮忙抢票,同学、同事、朋友的朋友,都是她“抢票小分队”的成员。在朋友们的帮忙下,王晴在即将到来的周末得以连着去看王心凌和孙燕姿的演唱会

像王晴一样的歌迷并非少数。为了买到喜欢的韩国男团的演唱会门票,千千(化名)找了好几个在日韩的朋友帮忙,她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要买到一张门票首先要先排队获得买票资格,但有了购票资格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买到票。

为什么去看演唱会?“去现场听一听学生时代耳机里的声音”“在家门口看看巨星”“来演唱会补充能量”……社交媒体上,网友们给出不同的答案。人们在演唱会现场流泪、欢呼、合唱、蹦迪,从繁忙的生活中抽离,享受沉浸的快乐。

有意思的是,不仅是年轻人爱看,很多演唱会同样得到中老年观众的青睐。

3月,王晴邀请远在家乡的爸妈来到深圳看周华健的演唱会,顺便带他们逛了逛这座自己生活工作了几年的城市。

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网友晒出自己带爸妈看他们“人生第一场”演唱会的照片,中老年观众在刀郎、凤凰传奇、张学友、周华健等歌手的演唱会上挥舞荧光棒,乐在其中。

不过,相比于年轻观众热衷于跨越城市为爱发电,中老年观众明显对“花钱看演唱会”这件事更为谨慎。多位50岁以上的受访者都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没有兴趣去看演唱会,理由不限于“现在很少有经典歌曲的演唱会”、“我不追星”、“票价超过500元就没必要去看”等等。

“歌迷”蜂拥之下,演唱会正在成为“吸金”利器。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5月13日,我国今年举办了5665场次演唱会,观演人数达781.7万人次,票房达到54.51亿元,占全部演出票房(含音乐、戏剧、综艺、舞蹈、旅游演艺等)的74.9%。

而与音乐节相比,演唱会的场均观演人次和票房都更高。据灯塔专业版数据,今年我国演唱会的场均观演人次为781.7万人次,为音乐节的两倍有余;场均票房为96.2万元,力压音乐节的场均20.5万元。

演唱会扎堆密集举办,不仅是歌手、歌迷和主办方们狂欢,场馆方、城市也在竞相承办“明星”演唱会,没有谁想要放过演唱会所附带的泼天“流量”。

据南方财经全媒体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深圳已举办21场大型演唱会,其中不乏许嵩、毛不易、刀郎等门票“难抢”的歌手,还有三场为外国歌手及乐队演唱会

根据各平台目前公布的信息,7月初前,还有10位歌手、乐队将来到深圳举办大型演唱会,孙燕姿、萧敬腾、薛凯琪等高人气歌手在列。

 

演唱会唤醒体育场馆“赛后价值”

即将到来的这个周末,王心凌将在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馆连开两场演唱会,目前所有票档门票已显示全部售空。

这场演唱会的举办地同时也是深圳马可波罗男篮的CBA主场比赛场馆,其隔壁的体育场则是深圳新鹏城足球俱乐部的中超联赛主场。

场馆运营方深圳市体育产业集团赛演培训部门负责人刘彤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场和体育馆日常以举办体育赛事为主,今年下半年还将承办女篮亚洲杯、中国羽毛球大师赛、十五届全运会赛事等一系列比赛,在这些体育比赛之外,则会穿插举办多场演唱会

大型体育赛事和演唱会在场馆需求上体现出一定的共性,比如舞台大小、座位数量、转播需求等,因此绝大多数大型演唱会都会放在体育场馆举办。

香港启德体育园,北京鸟巢、工体、五棵松等体育场馆均是体育、演艺两手抓,演唱会很好地解决了大赛场馆的赛后延续使用问题,也为体育场馆填上了不举办体育比赛时的空闲窗口期。

深圳也不例外,大运中心、深圳湾体育中心、深圳市体育中心的体育场馆均是为体育赛事而建,也都将在今年的十五运会中作为比赛场馆使用。据南方财经全媒体梳理,目前深圳的大型演唱会基本集中在这六个场馆举办。

“我们一方面要考虑把场馆的档期排满,更要考虑项目的质量,实际上一些高质量的赛事和演唱会IP不仅能为体育场馆带来大流量的人群,也会显著提高场馆的无形资产价值。”刘彤表示。

演唱会成为城市流量密码

歌手们在全球巡演,中国粉丝们也在满世界巡游,泰勒·斯威夫特、Coldpaly等都是中国粉丝们热烈追捧的对象,新加坡、韩国、日本等都布满中国粉丝的足迹,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演唱会观众热烈的消费热情和强劲的消费力。

“看演出顺便去旅行”成为不少年轻人的选择,对很多音乐爱好者来说,当他们决定节假日去哪里旅行时,演唱会或音乐节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也因此,很多观众会选择“异地”观看演唱会

今年“五一”假期,李林(化名)和朋友一起去武汉连看了两天音乐节,同时多拿出了一天时间专门在武汉逛逛吃吃。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委托第三方机构调研的数据显示,2024年,跨城观看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的观众中,有41.5%在演出地停留2天,37%在演出地停留3天及以上,30.2%的跨城观众在演出地进行旅游消费。

很明显的是,这波演唱会红利,深圳也吃到了。

凭借着数量繁多的演唱会,深圳对外地游客的城市吸引力正在提升。据知情人士透露,刀郎深圳站的演唱会上,有约四分之三为深圳以外的观众,其中又有四分之三来自广东省外。

刘彤介绍,接下来有10场演唱会已经确定在深圳市体育中心举办,考虑到很多演唱会本地与外地观众占比“五五开”的情况,一般会放在周六举办,方便外地观众出行。

而当演唱会、体育比赛的观众们产生消费需求时,其周边消费的便利性与可得性显得尤为重要。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在深圳的大型演唱会举办地--深圳市体育中心、大运中心、深圳湾体育中心周边,均已有或正在建设配套商业设施。

其中,深圳湾体育中心与深圳湾万象城仅一街之隔;大运中心的配套商业设施——大运天地于2024年7月开业。

每逢演唱会,比邻演唱会场馆的深圳大运天地的很多餐馆都要排队几十桌以上。吴晗(化名)向记者回忆,她和朋友去大运中心看莫文蔚的演唱会那天,想吃的餐厅都排了长队,好不容易排到一家,也因为客人多上菜速度很慢,最后草率吃了几口就匆匆进场。

今年“五一”期间,许嵩在大运中心举办两场演唱会,带动大运天地以78.94万人次的客流量位居“五一”假期龙岗商圈榜首。

深圳市体育中心则在地下一层规划了近3.8万平方米、包含100多个铺位的商业综合体。南方财经全媒体从深圳市体产集团了解到,这一商业体还规划有国际比赛标准真冰场、体育博物馆、集聚骑行驿站等高端运动专业设备设施等业态,预计将在十五运会前全面投入开放;深圳市体育中心配套酒店也预计在国庆前建成开放。

网址:全国每月超1000场演唱会 一场演出“激活”一座城 https://mxgxt.com/news/view/1248568

相关内容

全国每月超1000场演唱会 一场演出“激活”一座城
一场演唱会“激活”一座城
激活“演唱会经济”,汕头每月举办一场以上演唱会
一场演唱会带火一座城 演出经济“吸金”秘诀“热思考”
太原:演唱会一场接一场 “歌迷之城”星光闪耀
跨城赶场 追演唱会游北京
沈阳成为“演唱会之城”,20场大型演出即将上演
今年上半年全国演唱会共1182场,广东190场居省级第一
一场演唱会,莆田赢三次!
演唱会热潮激发城市文旅活力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