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联合体制各有利弊 军事联盟注重政治效果

发布时间:2025-05-17 04:09

  在阿富汗坎大哈机场公厕的墙壁上有这样一些涂鸦:“在你开火之前先找准目标”,这是加拿大士兵写给美国大兵的。“加拿大人,先学会怎样打战,不要在每次出战时都被人踢屁股”,这是美国大兵的回应。军队中的这种紧张关系很正常,尤其是在战争时期的高压环境中。然而,在实施战争前,联军和盟军的内在政治关系却往往被忽视,也未能在战争进行过程对各国的政治行为进行了解。这很成问题,因为军事联盟的体制结构对作战效率会产生重要影响。

  军事联盟对于国际政治背景的形成极为重要。寻求军事联盟的国家是为了在威胁面前保护自己或扩大自己的实力。军事联盟一旦形成,就会通过其体系生产影响,在成员国之间形成互动模式并可能改变成员国的政治特性。由于一个军事联盟的形成会增加非成员国的威胁感,因此它也可能改变未来结盟的模式或导致军事对抗。多边行动更多地表现为军事行动,即便是某个国家在决策方面起主导作用,它也是联合行动而非单边行动,而任何多国行动都需要在指挥与控制方面加强合作,在理论和行动上相互协调。联合和联盟中的动态关系与成员国追求的目标一样重要。

  在战争时期,盟军行动(Alliance operation)与多国联合行动(coalition operation)有着很大的区别。下面将对这些区别加以分析,包括其形成、凝聚力和经费分担问题。在很多方面,多国联军所注重的是作战效率,而盟军更关注的是政治影响力。下面对第一次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这两个案例进行分析,最后对当前战争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战时联盟与战时联合

  并非所有的战时军事合作都是相同的。在某些情况下,需要使用在和平时期建立起来的军事联盟来实施战争;在另一些情况下,在战争临近或暴发时,一些国家为了共同的目的而联合起来。战前建立军事联盟的优点是具备了现成的决策机构和联合作战计划;而后期联合的好处是可根据作战需要来制定相应的联合作战计划。在作战效率方面,军事联盟的优势在于能更好地制定联合作战计划;盟国间合作关系稳定;能建立有效的指挥、控制和情报机构;具备统一的决策机制。所有这些在战时都比临时联合部队更容易实施联合行动。但是,由于军事联盟是在和平时期建立起来的,要过渡到战争状态也不并非易事。其原因是:首先,在和平时期为保持凝聚力而建立起来的平等的决策机构具有繁杂的程序,这种程序难以适应战时所必需的快速决策节奏。对政治效果而不是军事效果的关注妨碍了联盟的战时职能。第二,并非所有盟国都面临着同等的威胁,它们在战争中所希望采取的行动也不尽相同。换言之,在战时它们对陷入战争的担心可能远大于被联盟抛弃的担心。第三,和平时期的威胁也不一定就等同于战争时期的威胁。

  多国联军与军事联盟同属于多边联合行动,它也可以包括其它形式的多边行动,如维和任务。多中联军行动是为实施特定任务而临时组成的多国部队联合行动,这种联合将随着任务的完成而解散。但它并非与军事联盟完全不同,尽管后者在很大程度更制度化并先于战争而存在。军事联盟是两个以上国家为在军事上加强其国家安全而达成的正式或非正式协议,通常以联合咨询和联合行动的形式来对付共同的敌人。这种联盟通常建立于和平时期,目的是为了防止或赢得战争,但总是在战争条件下采取行动。成员国不断加强其联合计划和协商机制,并随着他们的战争计划的展开而整合军力和实施计划。成员国通常希望军事联盟能应对任何战争或危机。

  军事联盟可以有多种承诺,其中包括:(1)在战争中保持中立;(2)在敌对军事行动发生时进行相互援助和磋商;(3)在战争暴发时相互提供军事援助和其它援助,这种援助可能是单边的和没有预先准备的或无明确条件的;(4)在具体情况下对盟国提供积极支援;(5)在没有联合计划的条件下无条件相互提供军队支援;(6)在受到攻击时根据预定的指挥、控制和军队联合和战略计划无条件相互提供支援。

  为应对具体威胁而形成的多国联合行动可以有多种形式。在第一次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由美国率领的多国联合行动具有许多共性,也有不少区别。建立这类联合部队的优点在于,可根据具体的任务需求来进行联合。某些联合行动,如第一次海湾战争,是出于国际社会的意愿而采取的集体行动。另一些情况,如当前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联合行动是为了维护某个国家的利益,即使联合行动最终并不符合主要发起国家的利益。事实上,当前的联合行动并不总是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首先,当前大规模的联合行动实际上由于决策、互通和经费分担的复杂性而降低了作战效率。第二,当前的多国行动注重的是国际行动的合法性而不是作战效率(少数情况例外)。不过,由于多国联合行动有着具体的军事目标,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强调作战效率。

  多国部队的作战效率需要具备明确的指挥和决策链、互通性、公平地分担经费、技术、人力和资源。在这方面,大规模联合行动具有更大的困难。此外,随着作战部队规模的加大,把握交战规则差异的难度也会增加。例如,2003年3月进攻伊拉克期间,澳大利亚的十四名F/A-18“大黄蜂”战斗机飞行员就违抗了美军指挥官的命令。这些飞行员在最后一分钟擅自取消了40个轰炸任务,原因是他们认为所要攻击目标不是合法的军事目标,或投放炸弹会造成许多平民伤亡。这些飞行员最终都未受到起诉,因为他们遵循的是澳大利亚的交战规则。

  与过去的多国联合作战不同,冷战后和“9 11”事件后由美国率领的多国部队包含有许多美国的盟国。在前南斯拉夫争战中,与北约的联合行动暴露出了许多决策机制上的缺陷,难以适应快速的作战节奏,因此美国在以后的任务中选择了建立多国联军,但即使是美国的长期盟国,美国也与之签订双边协议,而不是沿用北约现成的多边框架。这样做的优点是既能与有着共同作战经验和训练水平的盟国军队联合作战,又能在决策方面保持灵活性。这种由部分盟国和部分非盟国组成的混合军队模糊了盟国与非盟国之间的区别。这种安排能对作战效率产生不同的效果。由于长期的、高制度化的盟国关系通常是在和平时期建立起来的,因此在战争时期这种机制可能不实用。由于他们注重的是和平时期的政治和协,因此这些盟国古板的机构难以适应战争的高效率。此外,联盟组织对成员国部队联合的要求很高,这与他们想要控制自己军队的愿望形成了冲突。因此,在战争时期,长期的军事联盟的凝聚力不如临时合成的多国联军。下面通过两个案例对这一观点进行分析。

网址:专家:联合体制各有利弊 军事联盟注重政治效果 https://mxgxt.com/news/view/1239801

相关内容

专利联盟经济效率与反垄断政策启示
专利联盟的反垄断规制研究
专利联盟论文文献
韩国政府与财阀“发展联合体”的结成与解构
德国执政联盟:不可能
吴蜀联盟的破裂:盟友终究抵不过利益
重提80多年前旧事,俄专家暗示中国,苏联的“恩情”不能忘
安东尼补位全明星,有人却不服:都是联盟政治考量
东晋的门阀政治:谢安因姻亲和各大权贵建立联系
军人与国家:军政关系的理论与政治

随便看看